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及性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3 00:45
二氧化碳作為主要的溫室氣體,如何將其轉化為具有經濟價值的化合物是科學工作者們一直以來的研究熱點。由二氧化碳和環(huán)氧烷烴交替共聚制備可生物降解性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是一類重要的綠色反應。經過近五十年的努力,在催化劑活性、產物選擇性、聚合反應機理以及聚合立體結構調控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其中,聚合物的立體化學微結構與其生物降解性能和機械性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聚合物微結構調控是立體選擇性催化聚合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2013年,本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基于聯(lián)苯橋的手性雙金屬salenCo(III)配合物催化體系,可以在溫和條件下,高活性、高立體選擇性催化二氧化碳分別與順式-2,3-環(huán)氧丁烷和環(huán)氧環(huán)己烷的不對稱交替共聚,制備出具有全同結構的聚碳酸酯(ee>99%)。通過分析高立構規(guī)整度的全同聚碳酸酯的13C NMR譜圖,可以歸屬全同立構序列的羰基碳信息;但由于目前關于便利實現完美間同立構聚碳酸酯的催化劑的報道較少,因此,通過制備間同立構模型化合物來推測聚碳酸酯間同立構序列的歸屬是采用較多的方法之一。本文以(R,R)/(S,S)-2,3-丁二醇和(R,R)/(S,S)-環(huán)己...
【文章來源】: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CO_2的綠色化學利用
1.2 CO_2與環(huán)氧烷烴共聚制備聚碳酸酯
1.2.1 CO_2與環(huán)氧烷烴共聚反應的過程和機理
1.2.2 CO_2與環(huán)氧烷烴共聚反應涉及的化學問題
1.2.3 CO_2與環(huán)氧烷烴共聚制備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研究進展
1.3 聚碳酸酯微結構研究方法及進展
1.3.1 探究聚合物微結構的方法
1.3.2 聚碳酸酯微結構的研究進展
1.4 選題依據及論文構思
2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及性質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測試儀器
2.2.2 原料、試劑及純化
2.2.3 手性二醇的制備
2.2.4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制備
2.3 結果與討論
2.3.1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質譜表征
2.3.2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13)CNMR表征
2.3.3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WAXD表征
2.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譜圖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512772
【文章來源】: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CO_2的綠色化學利用
1.2 CO_2與環(huán)氧烷烴共聚制備聚碳酸酯
1.2.1 CO_2與環(huán)氧烷烴共聚反應的過程和機理
1.2.2 CO_2與環(huán)氧烷烴共聚反應涉及的化學問題
1.2.3 CO_2與環(huán)氧烷烴共聚制備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研究進展
1.3 聚碳酸酯微結構研究方法及進展
1.3.1 探究聚合物微結構的方法
1.3.2 聚碳酸酯微結構的研究進展
1.4 選題依據及論文構思
2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及性質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測試儀器
2.2.2 原料、試劑及純化
2.2.3 手性二醇的制備
2.2.4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制備
2.3 結果與討論
2.3.1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質譜表征
2.3.2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13)CNMR表征
2.3.3 兩種間同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WAXD表征
2.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譜圖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512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5127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