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結核菌藥物耐藥數(shù)據(jù)庫的構建及其體外活性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22:28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傳染病,和艾滋病、瘧疾并列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傳染病。結核病流行趨勢日益嚴峻的原因之一是耐藥結核病的誕生。耐藥結核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控制耐藥現(xiàn)象的關鍵途徑。系統(tǒng)了解抗生素的耐藥產(chǎn)生機制,了解各類型突變在耐藥性產(chǎn)生中的比重,對改進分子診斷,指導醫(yī)生改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系統(tǒng)的包含不同耐藥水平和耐藥機制的菌株組合在藥物篩選及藥效評價各階段都必不可少。本研究主要歸納了一線抗結核藥物中的異煙肼和鏈霉素的耐藥作用基因及靶點,整理了耐藥位點的分布及頻率,建立了一個較完整的抗結核藥物的耐藥位點數(shù)據(jù)庫,一套系統(tǒng)的包含不同耐藥水平和耐藥機制的菌株組合已初步形成,并對106種化合物進行了抗結核菌活性評價。環(huán)絲氨酸是一種有效的C組抗結核藥。其體外藥敏試驗的可靠性和可重復性無法保證,對臨床療效的預測價值不佳。但在實際應用中,環(huán)絲氨酸的體外藥敏試驗可以用于粗略估計分枝桿菌的耐藥性,因此有必要闡明環(huán)絲氨酸體外藥敏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本研究使用Alamar Blue法測定了在37℃下環(huán)絲氨酸溶液系列孵育1至29天后的有效性,并通過UPLC-MS分析培養(yǎng)基中的環(huán)絲氨酸...
【文章來源】: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結核流行現(xiàn)狀
1.2 結核分枝桿菌概述
1.3 耐藥結核分枝桿菌
1.3.1 利福平耐藥機制
1.3.2 異煙肼耐藥機制
1.3.3 鏈霉素耐藥機制
1.3.4 乙胺丁醇耐藥機制
1.4 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的檢測和治療
1.5 環(huán)絲氨酸
1.6 本論文主要研究的意義及內(nèi)容
1.6.1 本論文研究的意義
1.6.2 本論文研究的內(nèi)容
第二章 一線抗結核菌藥物耐藥位點數(shù)據(jù)庫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數(shù)據(jù)檢索
2.2.2 文獻選擇標準
2.2.3 數(shù)據(jù)提取
2.2.4 測序位點范圍
2.2.5 突變頻率的計算
2.3 實驗結果及討論
2.3.1 異煙肼突變頻率
2.3.2 鏈霉素突變頻率
2.3.3 菌庫耐藥位點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一線抗結核菌藥物體外評價體系的構建
3.1 引言
3.2 實驗材料
3.2.1 菌株來源
3.2.2 實驗試劑
3.2.3 主要溶液配制
3.2.4 主要儀器設備
3.3 實驗方法
3.3.1 改良羅氏培養(yǎng)基制備
3.3.2 單克隆培養(yǎng)
3.3.3 DNA模板制備
3.3.4 PCR擴增和測序
3.3.5 藥物敏感性測試
3.4 實驗結果及討論
3.4.1 菌庫構建——異煙肼
3.4.2 菌庫構建——鏈霉素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新藥篩選
4.1 引言
4.2 實驗材料
4.2.1 菌株來源
4.2.2 實驗試劑
4.2.3 主要溶液配制
4.2.4 主要儀器設備
4.3 實驗方法
4.3.1 改良羅氏培養(yǎng)基制備
4.3.2 單克隆培養(yǎng)
4.3.3 藥物敏感性測試
4.4 實驗結果及討論
4.4.1 藥物篩選
4.4.2 藥物評價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環(huán)絲氨酸在藥敏實驗中降解性的研究
5.1 引言
5.2 實驗材料
5.2.1 菌株來源
5.2.2 實驗試劑
5.2.3 主要溶液配制
5.2.4 主要儀器設備
5.3 實驗方法
5.3.1 環(huán)絲氨酸溶液制備
5.3.2 藥物敏感性測試
5.3.3 超高效液相色譜和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
5.4 實驗結果及討論
5.4.1 MIC隨藥敏時間變化
5.4.2 環(huán)絲氨酸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論文
作者簡介
導師簡介
北京化工大學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
本文編號:3476524
【文章來源】: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結核流行現(xiàn)狀
1.2 結核分枝桿菌概述
1.3 耐藥結核分枝桿菌
1.3.1 利福平耐藥機制
1.3.2 異煙肼耐藥機制
1.3.3 鏈霉素耐藥機制
1.3.4 乙胺丁醇耐藥機制
1.4 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的檢測和治療
1.5 環(huán)絲氨酸
1.6 本論文主要研究的意義及內(nèi)容
1.6.1 本論文研究的意義
1.6.2 本論文研究的內(nèi)容
第二章 一線抗結核菌藥物耐藥位點數(shù)據(jù)庫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數(shù)據(jù)檢索
2.2.2 文獻選擇標準
2.2.3 數(shù)據(jù)提取
2.2.4 測序位點范圍
2.2.5 突變頻率的計算
2.3 實驗結果及討論
2.3.1 異煙肼突變頻率
2.3.2 鏈霉素突變頻率
2.3.3 菌庫耐藥位點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一線抗結核菌藥物體外評價體系的構建
3.1 引言
3.2 實驗材料
3.2.1 菌株來源
3.2.2 實驗試劑
3.2.3 主要溶液配制
3.2.4 主要儀器設備
3.3 實驗方法
3.3.1 改良羅氏培養(yǎng)基制備
3.3.2 單克隆培養(yǎng)
3.3.3 DNA模板制備
3.3.4 PCR擴增和測序
3.3.5 藥物敏感性測試
3.4 實驗結果及討論
3.4.1 菌庫構建——異煙肼
3.4.2 菌庫構建——鏈霉素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新藥篩選
4.1 引言
4.2 實驗材料
4.2.1 菌株來源
4.2.2 實驗試劑
4.2.3 主要溶液配制
4.2.4 主要儀器設備
4.3 實驗方法
4.3.1 改良羅氏培養(yǎng)基制備
4.3.2 單克隆培養(yǎng)
4.3.3 藥物敏感性測試
4.4 實驗結果及討論
4.4.1 藥物篩選
4.4.2 藥物評價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環(huán)絲氨酸在藥敏實驗中降解性的研究
5.1 引言
5.2 實驗材料
5.2.1 菌株來源
5.2.2 實驗試劑
5.2.3 主要溶液配制
5.2.4 主要儀器設備
5.3 實驗方法
5.3.1 環(huán)絲氨酸溶液制備
5.3.2 藥物敏感性測試
5.3.3 超高效液相色譜和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
5.4 實驗結果及討論
5.4.1 MIC隨藥敏時間變化
5.4.2 環(huán)絲氨酸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論文
作者簡介
導師簡介
北京化工大學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
本文編號:34765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4765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