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復合床的電去離子及其防垢技術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1 14:28
電去離子(Electrodeionization簡稱EDI)是一種將離子交換和電滲析相結合以實現(xiàn)連續(xù)去離子的復合脫鹽工藝。目前該技術在電子、電力、醫(yī)藥、脫鹽、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現(xiàn)有EDI裝置工藝存在對進水水質要求較高,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效率低,能耗高的問題,且在實際工業(yè)應用中膜堆易結垢,裝置長期運行穩(wěn)定性較差。因此,本文構建一種新型的復合床結構,實現(xiàn)了離子交換樹脂高效再生,并通過循環(huán)濃縮室水來改變工藝流程使其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防垢性能。其一,EDI裝置的床層結構與工藝優(yōu)化。首先,設計一種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左右平行分層填充的新型復合床結構,使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分別靠近陰、陽離子交換膜,通過構造與電場遷移方向一致的離子快速傳輸通道,提高了離子的傳輸效率,降低了裝置能耗,提高了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效率。然后,探究了不同操作條件對復合床EDI裝置脫鹽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復合床EDI裝置最佳膜間距為10 mm,在電流密度為9×10-33 A/cm2,反應時間3 h條件下,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率能達到67%,相較于傳統(tǒng)EDI工藝,再生率提高了2...
【文章來源】: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電去離子技術概述
1.1.1 EDI技術基本原理
1.1.2 EDI技術研究進展
1.1.3 EDI技術應用
1.2 EDI裝置床層類型
1.2.1 離子交換樹脂
1.2.2 混合床
1.2.3 分置床
1.2.4 分層床
1.3 EDI防垢技術研究進展
1.3.1 添加化學酸/堿試劑
1.3.2 電去離子化反轉技術
1.3.3 濃縮室填充樹脂技術
1.3.4 其他防垢技術/特殊保護腔室
1.4 選題目的及研究內容
2 基于復合床的EDI脫鹽性能研究
2.1 實驗部分
2.1.1 實驗裝置
2.1.2 材料及儀器
2.1.3 實驗方法
2.2 結果與討論
2.2.1 極限電流密度的測定
2.2.2 不同床層性能對比
2.2.3 電流密度的影響
2.2.4 再生時間的影響
2.2.5 膜間距的影響
2.3 本章小結
3 EDI防垢技術研究
3.1 實驗部分
3.1.1 材料及儀器
3.1.2 實驗裝置
3.1.3 實驗方法
3.2 結果與討論
3.2.1 防垢性能分析
3.2.2 防垢機理分析
3.2.3 防垢工藝優(yōu)化
3.3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離子交換樹脂的電再生機理研究[J]. 金欣荻,李天均,顏亦磊,陳雪明. 工業(yè)水處理. 2019(02)
[2]雙極膜法混床離子交換樹脂電再生技術[J]. 王方,王明亞,王明太. 水處理技術. 2018(08)
[3]電去離子(EDI)技術處理低濃度重金屬廢水的研究進展[J]. 馮云華,王建友,李帥,張中敏. 水處理技術. 2017(05)
[4]“UF+RO+EDI”污水處理復合工藝的應用及數(shù)據(jù)分析[J]. 羅振中. 安裝. 2015(02)
[5]離子交換樹脂制備超純水工藝的影響因素研究[J]. 于志勇,宋小寧,方振鰲,許金剛,駱奇君. 化學與黏合. 2014(04)
[6]濃水室充填樹脂濃淡水逆流電去離子試驗研究[J]. 李瑾,劉彥華,李士琦,劉雪冬. 濕法冶金. 2010(03)
[7]EDI模塊濃室填充樹脂的試驗研究[J]. 李福勤,陳靖,趙美英,王錦. 中國給水排水. 2009(11)
[8]EDI應用于電廠水處理系統(tǒng)的可行性分析[J]. 王平,曹輝,馬迪東,侯文龍. 河北電力技術. 2007(06)
[9]特種分離EDI過程處理模擬電鍍鎳漂洗水的研究[J]. 盧會霞,王建友,傅學起,卜紹峰.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
[10]電去離子(EDI)過程的水解離動力學分析[J]. 王建友,王世昌. 膜科學與技術. 2006(02)
碩士論文
[1]復合網(wǎng)狀陰極增強電化學除垢性能研究[D]. 欒謹鑫.大連理工大學 2019
[2]金屬離子在H+型732樹脂中吸附行為的研究[D]. 劉藝文.華東理工大學 2017
[3]無膜EDI樹脂層結構改進研究[D]. 陳玉潔.浙江大學 2017
[4]MFEDI工藝參數(shù)影響及再生機理研究[D]. 李天均.浙江大學 2015
[5]RO/MFEDI制備高純水研究[D]. 潘若云.浙江大學 2014
[6]EDI膜堆填充材料及其填充方式的研究[D]. 劉國昌.天津工業(yè)大學 2008
[7]電去離子過程膜和樹脂污染特性及其控制研究[D]. 田甜.河北工程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93169
【文章來源】: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電去離子技術概述
1.1.1 EDI技術基本原理
1.1.2 EDI技術研究進展
1.1.3 EDI技術應用
1.2 EDI裝置床層類型
1.2.1 離子交換樹脂
1.2.2 混合床
1.2.3 分置床
1.2.4 分層床
1.3 EDI防垢技術研究進展
1.3.1 添加化學酸/堿試劑
1.3.2 電去離子化反轉技術
1.3.3 濃縮室填充樹脂技術
1.3.4 其他防垢技術/特殊保護腔室
1.4 選題目的及研究內容
2 基于復合床的EDI脫鹽性能研究
2.1 實驗部分
2.1.1 實驗裝置
2.1.2 材料及儀器
2.1.3 實驗方法
2.2 結果與討論
2.2.1 極限電流密度的測定
2.2.2 不同床層性能對比
2.2.3 電流密度的影響
2.2.4 再生時間的影響
2.2.5 膜間距的影響
2.3 本章小結
3 EDI防垢技術研究
3.1 實驗部分
3.1.1 材料及儀器
3.1.2 實驗裝置
3.1.3 實驗方法
3.2 結果與討論
3.2.1 防垢性能分析
3.2.2 防垢機理分析
3.2.3 防垢工藝優(yōu)化
3.3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離子交換樹脂的電再生機理研究[J]. 金欣荻,李天均,顏亦磊,陳雪明. 工業(yè)水處理. 2019(02)
[2]雙極膜法混床離子交換樹脂電再生技術[J]. 王方,王明亞,王明太. 水處理技術. 2018(08)
[3]電去離子(EDI)技術處理低濃度重金屬廢水的研究進展[J]. 馮云華,王建友,李帥,張中敏. 水處理技術. 2017(05)
[4]“UF+RO+EDI”污水處理復合工藝的應用及數(shù)據(jù)分析[J]. 羅振中. 安裝. 2015(02)
[5]離子交換樹脂制備超純水工藝的影響因素研究[J]. 于志勇,宋小寧,方振鰲,許金剛,駱奇君. 化學與黏合. 2014(04)
[6]濃水室充填樹脂濃淡水逆流電去離子試驗研究[J]. 李瑾,劉彥華,李士琦,劉雪冬. 濕法冶金. 2010(03)
[7]EDI模塊濃室填充樹脂的試驗研究[J]. 李福勤,陳靖,趙美英,王錦. 中國給水排水. 2009(11)
[8]EDI應用于電廠水處理系統(tǒng)的可行性分析[J]. 王平,曹輝,馬迪東,侯文龍. 河北電力技術. 2007(06)
[9]特種分離EDI過程處理模擬電鍍鎳漂洗水的研究[J]. 盧會霞,王建友,傅學起,卜紹峰.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
[10]電去離子(EDI)過程的水解離動力學分析[J]. 王建友,王世昌. 膜科學與技術. 2006(02)
碩士論文
[1]復合網(wǎng)狀陰極增強電化學除垢性能研究[D]. 欒謹鑫.大連理工大學 2019
[2]金屬離子在H+型732樹脂中吸附行為的研究[D]. 劉藝文.華東理工大學 2017
[3]無膜EDI樹脂層結構改進研究[D]. 陳玉潔.浙江大學 2017
[4]MFEDI工藝參數(shù)影響及再生機理研究[D]. 李天均.浙江大學 2015
[5]RO/MFEDI制備高純水研究[D]. 潘若云.浙江大學 2014
[6]EDI膜堆填充材料及其填充方式的研究[D]. 劉國昌.天津工業(yè)大學 2008
[7]電去離子過程膜和樹脂污染特性及其控制研究[D]. 田甜.河北工程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931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3931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