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屎內生真菌DS37次生代謝產(chǎn)物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6 08:06
本文以貓兒屎(Decaisnea insignis)莖部分離到活性較好的菌株DS37為研究對象,通過形態(tài)學結合分子生物學手段,最終將DS37鑒定為塔賓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用大米培養(yǎng)基對DS37進行發(fā)酵,陰干的發(fā)酵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及甲醇浸泡提取,減壓濃縮提取液得到粗浸膏。通過硅膠、凝膠柱色譜結合薄層色譜、重結晶手段對粗浸膏進行分離純化得到16個化合物,并根據(jù)純品化合物的理化性質結合各種波譜和X-單晶衍射數(shù)據(jù),最終將16個化合物鑒定為:麥角甾-7,22-二烯-3β-棕櫚酸酯(1)、二十四烷酸(2)、1,3-二辛;-2-亞油酸甘油酯(3)、交鏈孢酚甲醚(4)、交鏈孢酚(5)、asperpyrone C(6)、asperpyrone D(7)、2,4,6a,10,12-Pentahydroxy-6,6a-dihydr-odinaphtho[2,1-b:1’,2’-d]furan-5,9-dione(8)、leptosphaepi(9)、胡蘿卜苷(10)、5,5’-二甲基-7-羥基-4,4’,7’-三甲氧基-6,8’-雙香豆素(11)、3-(5-oxo-...
【文章來源】:陜西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11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貓兒屎植物Fig.1-1TheplantofDecaisneainsignis
生有顆粒狀孢子,且孢子易散落,因此初步確定 DS37 為曲霉屬真菌(圖2-2)。目標菌株 DS37 經(jīng) PCR 擴增后,共得到 576 個基因序列,將該基因序列同 GenBank數(shù)據(jù)庫中的基因序列對比,結果 DS37 與塔賓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的同源率達到 98%(DS37 的 GenBank 序列號為 MG 495096),系統(tǒng)發(fā)育樹如下:2.2 結果與討論
陜西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2.1 菌株 DS37 的鑒定形態(tài)學鑒定發(fā)現(xiàn)菌株 DS37 菌落外觀初期為白色,隨后變成黑色;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圓形孢子囊,生有顆粒狀孢子,且孢子易散落,因此初步確定 DS37 為曲霉屬真菌(圖2-2)。2.2 結果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香豆素類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 張宇,劉進兵. 山東化工. 2019(07)
[2]淺述香豆素類化合物的抗菌活性[J]. 彭莘媚,潘旭玲,聞軒,王鐵闖,趙云峰,賀銀菊,曹茂啟,王江河. 化學試劑. 2019(04)
[3]抗姜青枯菌銀杏內生真菌的分離及抑菌特性[J]. 張祖姣,袁志輝,趙子豪,徐歡,向軍,蒲興錨,何福林,劉小文.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8(06)
[4]地楓皮內生真菌DFP-G-7的分離鑒定、生物學特性及抑菌活性[J]. 孫文斌,黃小京,馮蓓蓓,湯夏安,駱海玉,鄧志勇,鄧業(yè)成.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8(20)
[5]內生菌發(fā)酵工藝的研究進展[J]. 史毅,陳文彬,張博文,鄭紅梅,柴華文,葉耀輝. 江西中醫(yī)藥. 2018(09)
[6]寧前胡內生真菌的培養(yǎng)分離與鑒定[J]. 劉海濤,邵杰,王剛,梁益敏,楊陵,王國凱.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8(04)
[7]3-香豆素甲酸乙酯類化合物的制備與抗真菌活性[J]. 史晨燕,李浩鵬,劉睿媛,耿會玲.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8(03)
[8]毛脈蓼化學成分的研究[J]. 曹曉暉,馬養(yǎng)民,吳妍,薛靈愛. 中成藥. 2018(04)
[9]藥用植物內生真菌活性物質研究進展[J]. 呂婉婉,趙明,龍光強,張廣輝,楊生超,陳軍文.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8(03)
[10]大紅袍花椒化學成分的研究[J]. 吳妍,楊秀芳,曹曉暉,龍園園. 中成藥. 2018(02)
博士論文
[1]越南槐內生真菌多樣性、抑菌活性及其次生代謝產(chǎn)物研究[D]. 姚裕群.廣西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紅樹植物角果木及兩株紅樹內生真菌的代謝產(chǎn)物研究[D]. 陳儀.暨南大學 2016
[2]貓兒屎內生真菌DL06次生代謝產(chǎn)物的研究[D]. 許倩.陜西科技大學 2016
[3]貓兒屎內生真菌DS58次生代謝產(chǎn)物的研究[D]. 張影珍.陜西科技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63872
【文章來源】:陜西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11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貓兒屎植物Fig.1-1TheplantofDecaisneainsignis
生有顆粒狀孢子,且孢子易散落,因此初步確定 DS37 為曲霉屬真菌(圖2-2)。目標菌株 DS37 經(jīng) PCR 擴增后,共得到 576 個基因序列,將該基因序列同 GenBank數(shù)據(jù)庫中的基因序列對比,結果 DS37 與塔賓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的同源率達到 98%(DS37 的 GenBank 序列號為 MG 495096),系統(tǒng)發(fā)育樹如下:2.2 結果與討論
陜西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2.1 菌株 DS37 的鑒定形態(tài)學鑒定發(fā)現(xiàn)菌株 DS37 菌落外觀初期為白色,隨后變成黑色;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圓形孢子囊,生有顆粒狀孢子,且孢子易散落,因此初步確定 DS37 為曲霉屬真菌(圖2-2)。2.2 結果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香豆素類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 張宇,劉進兵. 山東化工. 2019(07)
[2]淺述香豆素類化合物的抗菌活性[J]. 彭莘媚,潘旭玲,聞軒,王鐵闖,趙云峰,賀銀菊,曹茂啟,王江河. 化學試劑. 2019(04)
[3]抗姜青枯菌銀杏內生真菌的分離及抑菌特性[J]. 張祖姣,袁志輝,趙子豪,徐歡,向軍,蒲興錨,何福林,劉小文.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8(06)
[4]地楓皮內生真菌DFP-G-7的分離鑒定、生物學特性及抑菌活性[J]. 孫文斌,黃小京,馮蓓蓓,湯夏安,駱海玉,鄧志勇,鄧業(yè)成.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8(20)
[5]內生菌發(fā)酵工藝的研究進展[J]. 史毅,陳文彬,張博文,鄭紅梅,柴華文,葉耀輝. 江西中醫(yī)藥. 2018(09)
[6]寧前胡內生真菌的培養(yǎng)分離與鑒定[J]. 劉海濤,邵杰,王剛,梁益敏,楊陵,王國凱.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8(04)
[7]3-香豆素甲酸乙酯類化合物的制備與抗真菌活性[J]. 史晨燕,李浩鵬,劉睿媛,耿會玲.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8(03)
[8]毛脈蓼化學成分的研究[J]. 曹曉暉,馬養(yǎng)民,吳妍,薛靈愛. 中成藥. 2018(04)
[9]藥用植物內生真菌活性物質研究進展[J]. 呂婉婉,趙明,龍光強,張廣輝,楊生超,陳軍文.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8(03)
[10]大紅袍花椒化學成分的研究[J]. 吳妍,楊秀芳,曹曉暉,龍園園. 中成藥. 2018(02)
博士論文
[1]越南槐內生真菌多樣性、抑菌活性及其次生代謝產(chǎn)物研究[D]. 姚裕群.廣西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紅樹植物角果木及兩株紅樹內生真菌的代謝產(chǎn)物研究[D]. 陳儀.暨南大學 2016
[2]貓兒屎內生真菌DL06次生代謝產(chǎn)物的研究[D]. 許倩.陜西科技大學 2016
[3]貓兒屎內生真菌DS58次生代謝產(chǎn)物的研究[D]. 張影珍.陜西科技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638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3638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