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液體及快速溶劑分級萃取褐煤產物的分子結構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1-02-17 23:54
解析褐煤大分子結構是發(fā)展煤化學和充分利用褐煤資源的基礎。本文以勝利褐煤為研究對象,依次采用四氫呋喃、吡啶、甲苯/甲醇(V:V=1:1)混合溶劑和[Bmin]Cl離子液體對勝利褐煤快速溶劑分級萃取,探究不同溶劑對褐煤中氫鍵的影響,對萃取物及萃余物進行FTIR和TG-FTIR-GC/MS表征,分析了萃取產物分子結構。研究結果表明:除灰處理對芳環(huán)骨架沒有影響,使羧基的特征吸收峰變強。除灰褐煤復吸水能力增強,熱失重速率變快。Py-GC/MS可以提供煤結構有價值的信息如烷基苯的來源。勝利褐煤含豐富的單環(huán)結構和雙環(huán)結構片段,通過Cal-Cal和Cal-O鍵連接。快速熱裂解各類產物逸出的相對含量依賴于熱解終溫。各級萃取物中均含有脂肪烴類,芳香族類,含氧類化合物;都含有OH-N氫鍵、環(huán)OH氫鍵、OH-醚氧氫鍵、自締合OH氫鍵、OH-π氫鍵。相對于傳統(tǒng)有機溶劑,離子液體[Bmim]Cl在萃取芳香結構以及釋放氫鍵的能力方面,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性能。前三級萃取物中均含有不同數量的Cal-Cal、C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時監(jiān)測SLR熱解產物的紅外3D譜圖
)的吸收峰強度出現(xiàn)峰值。SLR 和 SLC 最大失重峰分別出現(xiàn)在 444oC、,最大失重率分別為 1.21%/min、1.75%/min。SLR 在 780oC 的失重峰歸環(huán)的縮聚和礦物質(如高嶺土、硅酸鹽等)的分解,而 SLC 在此處沒有。3.2 實時監(jiān)測的 FTIR 分析圖 3-6 實時監(jiān)測 SLR 熱解產物的紅外 3D 譜圖Figure 3-6 The infrared 3D spectrogram of SLR pyrolysis products monitored in real tim
3 除灰對褐煤熱解產物的影響分子結構。圖 3-12、3-13 分別為原煤、除灰煤在四個溫度點的總離子流圖 NIST11 標準譜庫檢索,解譜所得化合物列于表 3-2 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離子液體萃取分離有機物研究進展[J]. 張香平,白銀鴿,閆瑞一,高紅帥. 化工進展. 2016(06)
[2]除灰處理對勝利褐煤的結構及燃燒特性的影響[J]. 馮莉,于曉慧,劉祥春,趙迎亞.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5(02)
[3]褐煤利用技術現(xiàn)狀[J]. 杜敬文,殷甲楠,樊麗華,梁英華. 潔凈煤技術. 2015(01)
[4]勝利褐煤Ca2+負載量對其平衡復吸水含量的影響[J]. 劉祥春,馮莉,王新華,張曼,張營. 燃料化學學報. 2013(09)
[5]離子液體介質中纖維素資源轉化研究進展[J]. 李昌志,王愛琴,張濤. 化工學報. 2013(01)
[6]淺談褐煤研究的必要性及褐煤的性質[J]. 石文秀,張玉財,金管會. 化工進展. 2012(S1)
[7]褐煤提質技術開發(fā)現(xiàn)狀及分析[J]. 朱書全. 潔凈煤技術. 2011(01)
[8]霍林河褐煤熱解甲烷生成反應類型及動力學的熱重-質譜實驗與量子化學計算[J]. 曾凡桂,賈建波. 物理化學學報. 2009(06)
[9]煤萃取過程的TEM分析與煤嵌布結構模型[J]. 秦志宏,鞏濤,李興順,侯翠利,張迪,孫昊.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08(04)
[10]N-甲基-2-吡咯烷酮與3種國產煙煤中某些有機物的強烈締合作用[J]. 劉纏民,宗志敏,賈吉仙,劉廣峰,魏賢勇. 科學通報. 2008(02)
本文編號:3038738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時監(jiān)測SLR熱解產物的紅外3D譜圖
)的吸收峰強度出現(xiàn)峰值。SLR 和 SLC 最大失重峰分別出現(xiàn)在 444oC、,最大失重率分別為 1.21%/min、1.75%/min。SLR 在 780oC 的失重峰歸環(huán)的縮聚和礦物質(如高嶺土、硅酸鹽等)的分解,而 SLC 在此處沒有。3.2 實時監(jiān)測的 FTIR 分析圖 3-6 實時監(jiān)測 SLR 熱解產物的紅外 3D 譜圖Figure 3-6 The infrared 3D spectrogram of SLR pyrolysis products monitored in real tim
3 除灰對褐煤熱解產物的影響分子結構。圖 3-12、3-13 分別為原煤、除灰煤在四個溫度點的總離子流圖 NIST11 標準譜庫檢索,解譜所得化合物列于表 3-2 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離子液體萃取分離有機物研究進展[J]. 張香平,白銀鴿,閆瑞一,高紅帥. 化工進展. 2016(06)
[2]除灰處理對勝利褐煤的結構及燃燒特性的影響[J]. 馮莉,于曉慧,劉祥春,趙迎亞.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5(02)
[3]褐煤利用技術現(xiàn)狀[J]. 杜敬文,殷甲楠,樊麗華,梁英華. 潔凈煤技術. 2015(01)
[4]勝利褐煤Ca2+負載量對其平衡復吸水含量的影響[J]. 劉祥春,馮莉,王新華,張曼,張營. 燃料化學學報. 2013(09)
[5]離子液體介質中纖維素資源轉化研究進展[J]. 李昌志,王愛琴,張濤. 化工學報. 2013(01)
[6]淺談褐煤研究的必要性及褐煤的性質[J]. 石文秀,張玉財,金管會. 化工進展. 2012(S1)
[7]褐煤提質技術開發(fā)現(xiàn)狀及分析[J]. 朱書全. 潔凈煤技術. 2011(01)
[8]霍林河褐煤熱解甲烷生成反應類型及動力學的熱重-質譜實驗與量子化學計算[J]. 曾凡桂,賈建波. 物理化學學報. 2009(06)
[9]煤萃取過程的TEM分析與煤嵌布結構模型[J]. 秦志宏,鞏濤,李興順,侯翠利,張迪,孫昊.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08(04)
[10]N-甲基-2-吡咯烷酮與3種國產煙煤中某些有機物的強烈締合作用[J]. 劉纏民,宗志敏,賈吉仙,劉廣峰,魏賢勇. 科學通報. 2008(02)
本文編號:30387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0387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