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分離煤焦油中苯酚的新型吸附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6 11:21
  煤化工過程產(chǎn)生的煤焦油中含大量的酚類物質(zhì),其中質(zhì)量分?jǐn)?shù)75%的酚類物質(zhì)是低級酚,如苯酚、甲酚、二甲酚等。苯酚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樹脂、纖維、染料、橡膠等化工材料,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jì)價值。同時煤焦油中高濃度酚類物質(zhì)會降低煤焦油的品質(zhì),不利于其后續(xù)加工使用。因此,從煤焦油中高效地分離苯酚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分離煤焦油中苯酚的傳統(tǒng)方法是堿洗酸析,用NaOH溶液與苯酚反應(yīng)生成酚鈉鹽,再利用H2SO4溶液和酚鈉鹽反應(yīng)回收苯酚。整個過程產(chǎn)生大量的酸堿含酚廢水,難以滿足目前的環(huán)保要求。因此亟需研究新型的脫酚技術(shù)本課題以酸堿絡(luò)合作用為基礎(chǔ),研究了六次甲基四胺(HMT)、三氮唑、AICl3、FeCl3、聚合離子液體吸附劑(PIS)等材料對模擬油中苯酚的脫除效果。論文首先研究了酸堿絡(luò)合作用分離模擬油品中的苯酚,根據(jù)苯酚特殊的酸堿性質(zhì),Bronsted酸性和Lewis堿性,分別使用Lewis堿-HMT和三氮唑,Lewis酸-AICl3和FeCl3分離脫除苯酚。四種材料都對模擬油中的苯酚有較好的脫除性能。摩爾吸附量順序是:AlCl3>HMT>三氮唑,AICI3對苯酚的摩爾吸附量最大,但因其... 

【文章來源】:北京化工大學(xué)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煤焦油的概述
    1.2 煤焦油中苯酚的脫除技術(shù)
        1.2.1 化學(xué)法
            1.2.1.1 堿洗法
            1.2.1.2 氧化法
        1.2.2 溶液抽提法
            1.2.2.1 水溶液抽提法
            1.2.2.2 醇溶液抽提法
            1.2.2.3 鹽溶液抽提法
        1.2.3 沉淀法
        1.2.4 萃取法
            1.2.4.1 超臨界蘋取法
            1.2.4.2 絡(luò)合萃取法
        1.2.5 吸附脫除法
    1.3 離子液體的概述
    1.4 聚合離子液體的制備
        1.4.1 自由基均聚
        1.4.2 自由基共聚
        1.4.3 其他聚合方法
    1.5 聚合離子液體在吸附分離中的應(yīng)用
2">        1.5.1 吸附分離CO2
  •         1.5.2 吸附分離SO2
  •         1.5.3 吸附分離廢水中有機(jī)染料和重金屬離子
            1.5.4 吸附分離水相中的乙醇溶液
        1.6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酸堿絡(luò)合作用分離煤焦油中的苯酚
        2.1 引言
        2.2 實驗試劑和方法
            2.2.1 試劑和儀器
            2.2.2 模型油的配制
            2.2.3 分析測試條件和方法
                2.2.3.1 HPLC測定的條件分析
                2.2.3.2 酚含量標(biāo)準(zhǔn)曲線繪制
            2.2.4 相關(guān)的計算公式
            2.2.5 吸附實驗方法
        2.3 利用苯酚的Bronsted酸性吸附脫除實驗結(jié)果討論
            2.3.1 脫除原理分析
            2.3.2 吸附平衡時間
            2.3.3 吸附溫度
            2.3.4 吸附等溫曲線分析
            2.3.5 吸附選擇性
            2.3.6 HMT吸附劑再生
        2.4 利用Lewis酸吸附脫除苯酚的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4.1 Lewis吸附脫酚原理
            2.4.2 吸附時間
            2.4.3 等溫吸附曲線分析
        2.5 酸堿脫除效果比較分析
            2.5.1 吸附平衡時間比較
            2.5.2 等溫吸附曲線比較分析
        2.6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聚合離子液體P[VBnU]Cl分離煤焦油中的苯酚
        3.1 引言
        3.2 實驗試劑和方法
            3.2.1 試劑和分析儀器
            3.2.2 苯酚含量的測定方法
            3.2.3 P[VBnU]Cl材料制備
                3.2.3.1 P[VBnU]Cl制備原理
                3.2.3.2 P[VBnU]Cl制備過程
            3.2.4 P[VBnU]Cl材料表征
            3.2.5 吸附實驗過程
        3.3 實驗結(jié)果和討論
            3.3.1 P[VBnU]Cl材料制備過程討論
                3.3.1.1 P[VBnU]Cl材料聚合時間分析
                3.3.1.2 反應(yīng)物料投料比對聚合物結(jié)構(gòu)及性能的影響
            3.3.2 P[VBnU]Cl的表征
                3.3.2.1 P[VBnU]Cl元素含量分析
                3.3.2.2 P[VBnU]Cl紅外譜圖分析
    13C-NMR分析">            3.3.2.3 P[VBnU]Cl 13C-NMR分析
                3.3.2.4 P[VBnU]Cl形貌的電鏡分析
                3.3.2.5 P[VBnU]Cl的BET比表面分析
                3.3.2.6 P[VBnU]Cl熱重分析
            3.3.3 P[VBnU]Cl材料吸附和再生性能
                3.3.3.1 吸附平衡時間確定
                3.3.3.2 溫度對吸附的影響
                3.3.3.3 苯酚吸附平衡曲線
                3.3.3.4 吸附機(jī)理分析
                3.3.3.5 吸附劑的再生性能分析
                3.3.3.6 P[VBnU]Cl對其它酚類物質(zhì)的吸附性能
                3.3.3.7 模擬油品對吸附的影響
        3.4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聚合離子液體[PSU]Cl分離煤焦油中的苯酚
        4.1 引言
        4.2 實驗試劑和方法
            4.2.1 試劑和分析儀器
            4.2.2 苯酚含量的測定方法
            4.2.3 [PSU]Cl材料制備
                4.2.3.1 [PSU]Cl制備原理
                4.2.3.2 [PSU]Cl制備過程
            4.2.4 [PSU]Cl材料表征
        4.3 實驗結(jié)果和討論
            4.3.1 [PSU]Cl的表征
                4.3.1.1 [PSU]Cl元素含量分析
                4.3.1.2 [[PSU]Cl紅外譜圖分析
                4.3.1.4 [PSU]Cl形貌的電鏡分析
            4.3.3 [PSU]Cl材料吸附和再生性能
                4.3.3.1 吸附平衡時間確定
                4.3.3.2 苯酚吸附平衡曲線
                4.3.3.3 吸附機(jī)理分析
                4.3.3.4 吸附劑的再生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
    導(dǎo)師及作者簡介
    研究生學(xué)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對二氯芐-聚乙烯咪唑型聚合離子液體的制備及對煤焦油中苯酚的吸附性能[J]. 熊佳麗,孟洪,陸穎舟,李春喜.  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 2014(09)
    [2]從ILs到PILs:聚合離子液體介孔材料的制備性質(zhì)及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方法[J]. 李春喜,熊佳麗,孟洪,陸穎舟.  化工進(jìn)展. 2014(08)
    [3]一種低溫煤焦油混合酚鈉鹽的分解新方法[J]. 楊永忠,劉麗婷,白斌,趙博,王崇俠,張小慶.  廣州化工. 2014(11)
    [4]載銅介孔碳CMK-3的制備及其對苯酚的吸附-催化氧化性能[J]. 胡龍興,黨松濤,楊霞萍.  物理化學(xué)學(xué)報. 2010(02)
    [5]低溫煤焦油的基本特性及綜合利用[J]. 張飏,孫會青,白效言,王利斌.  潔凈煤技術(shù). 2009(06)
    [6]活性竹炭對苯酚的吸附動力學(xué)[J]. 朱江濤,黃正宏,康飛宇,傅金和,岳永德.  新型炭材料. 2008(04)
    [7]煤焦油中酚的提取利用[J]. 賈永忠,賈麗.  當(dāng)代化工. 2008(02)
    [8]我國千萬噸級煉油廠規(guī)劃設(shè)計的基本構(gòu)想[J]. 李勝山,李寧.  中外能源. 2008(01)
    [9]芐基三甲基氯化銨改性蒙脫土對甲基橙的吸附研究[J]. 李繼森,徐秀峰,潘燕飛,管仁貴,索掌懷.  煙臺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與工程版). 2007(01)
    [10]載體炭對CuO/AC(F)催化-吸附劑干法催化氧化苯酚的影響[J]. 趙江紅,劉振宇.  新型炭材料. 2005(02)



    本文編號:2901279

  •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9012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af0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