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油脂合成策略及暗發(fā)酵細菌—微藻耦合產能研究
【學位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TE667;TQ920.6
【部分圖文】:
別可供開采52.5年、54.1年和110年。雖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能??源的供應量占到全世界的19.1%,但中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凈進??口國,占世界能源消費量的巧%,能源消費凈増長的61%。如圖1-1所示P3,中??國僅煤炭的產量能基本滿足消耗所需,每年需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且進口量逐年遞增。與巨大的能源需求相比,中國的化石燃料儲量有限,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比例分別為1.1%、1.8%和12.8%。若不進行??化石燃料進口,本國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儲量僅分別可供使用11.9年、巧.7年??和30年。能源供給的相對不足嚴重影響著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如何解決能源緊缺??問題是一個重大課題。??化石燃料的使用還會帶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一方面,化石燃料的轉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環(huán)境污染物,帶來溫室效應等全球性的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問題,另一??方面,W化石燃料為原料生產的化學制品大多難W降解,其使用后的殘留物也會??成為威脅環(huán)境的公害。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法篩選??微藻巧在瓊脂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顏色為綠色。微適于進行生物柴油生產的一個重要指標。有機溶劑800?I???I??600?-???]???■?'?I??200?-?,?孔而6???r而A而sfi??■?Uf?m?I?if?Ty??Jllllilllllillllllllllliillli??0?20?40?60?80??
?綠色后接種于新的培養(yǎng)基中,反復富集4次 ̄5次后采用平板分離法分離3次 ̄5??次。圖3-1為藻株的分離、純化過程。光學顯微鏡下微藻細胞形態(tài)一致時即為純??藻株,分離獲得了微藻藻株共88株,命名為R-n(n-藻株分離編號)。??凹3-1微藻的分離篩選??Fig.3-1?Isolation?of?microalgae??3.2.2巧光染色法篩選??所有的88株微藻巧在瓊脂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顏色為綠色。微藻的油脂含量??是評價藻株是否適于進行生物柴油生產的一個重要指標。有機溶劑提取法是測定??800?I???I??600?-????]??i?■?'?I??200?-?,?孔而6???r而A而sfi??■?Uf?m?I?if?Ty??J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我國富油微藻制油取得初步成果[J];天津化工;2009年03期
2 李曉蘭;;我國富油微藻制油取得初步成果[J];海洋石油;2009年02期
3 范曉蕾;郭榮波;魏東芝;;能源微藻與生物煉制[J];中國基礎科學;2009年05期
4 胡小文;馬帥;弓淑芬;付莉莉;孫雪飄;張家明;;熒光光譜法檢測微藻中油脂[J];中國油脂;2011年04期
5 曾玲;文菁;徐春曼;;氮、磷對微藻生長和產毒的影響[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6 蔣曉菲;周紅茹;金青哲;王興國;;微藻油脂制取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油脂;2012年10期
7 李茂濤;魯厚芳;袁桃;陶川東;梁斌;;室外培養(yǎng)微藻生物質光反應器及反應效率[J];化工設計;2013年02期
8 王琴;符笳茵;應月;黎奇欣;黃嘉玲;;廢水養(yǎng)殖高油微藻的研究進展[J];現代食品科技;2013年06期
9 張海陽;匡亞莉;林喆;;能源微藻采收技術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3年09期
10 萬文文;岳燕燕;梁科鵬;鄭明剛;楊麗玲;;兩株地下海水微藻的分子鑒定及其油脂分析[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13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莎;微藻懸浮液中CO_2氣泡的動力學行為及固碳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2 喬坤;極端耐NaHCO_3微藻的鑒定及ACBP抗逆機制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3 孫中亮;低濃度二氧化碳培養(yǎng)微藻的吸收強化和煙道氣組分調變[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過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4 孫晶;重金屬影響微藻生長富集油脂的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5 杜瑩;切換溶劑萃取微藻油脂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6 張麗;微藻對水熱液化廢水養(yǎng)分的循環(huán)利用及代謝途徑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6年
7 熊威;微藻仿生硅礦化及其應用[D];浙江大學;2016年
8 任宏宇;微藻油脂合成策略及暗發(fā)酵細菌—微藻耦合產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李鳳娟;固定CO_2富油微藻的選育及基因轉化藻株的構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10 張芳;微藻油脂合成調控及膜分散原位萃取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永奕;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壓載水微藻活性檢測及分類[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2 王曉琦;溢油脅迫下的微藻類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變化趨勢[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3 孫振天;受控生態(tài)生保系統光藻反應器的建模與優(yōu)化仿真研究[D];沈陽大學;2015年
4 張碩;耐受高濃度CO_2、NO能源微藻的篩選及生長條件的優(yōu)化[D];山東大學;2015年
5 韓琳;高產油脂微藻的篩選及其對生活污水脫氮除磷能力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6 項麗君;脫硝微藻篩選及氣升圓柱光生物反應器脫硝效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賴素蘭;三種常用餌料微藻的濃縮保存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8 張聰;利用城市污水培養(yǎng)微藻的促進方法與優(yōu)化組合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9 劉妍;兩種微藻多糖的提取及其在可食性膜中的應用[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10 吳垚;微藻自動培養(yǎng)裝置控制系統研究[D];北京工商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67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86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