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銠基催化劑的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0 16:36
   應用甲烷重整制合成氣,繼而制取一系列化工產(chǎn)品是目前天然氣化工應用中最為廣泛的途徑。目前工業(yè)生產(chǎn)中主要采用甲烷水蒸氣重整工藝制取合成氣,但其具有投資大、能耗高、產(chǎn)物不利于甲醇和F-T合成等缺點。在此背景下,甲烷催化部分氧化方法進入科研人員的視野,其具有投資小、能耗低、反應溫和、效率高、適用于大空速條件、產(chǎn)物完美適用甲醇和F-T合成等優(yōu)點。然而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工藝同樣存在著諸多技術(shù)難題急需攻克,如非貴金屬催化劑活性較低且易因積碳而失活、反應過程中存在熱點問題易導致催化劑結(jié)焦失活等。本文主要采用過飽和浸漬法制備不同形式的貴金屬Rh基催化劑,通過SEM、XRD和氣相色譜儀等實驗和理論的方法研究了制備所得Rh基催化劑的活性組分分散度、結(jié)構(gòu)、不同工況下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活性、恒定溫度和進氣條件下的熱穩(wěn)定性和硫中毒特性,獲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增加活性組分負載量會降低其在載體表面分散度,顆粒狀Rh易使CH4完全氧化,添加La、Ce、Zr、Ti有助于提高Rh在載體表面的分散度,以及提升催化劑的熱穩(wěn)定性,但四種金屬助劑(La、Ce、Zr、Ti)的添加未明顯提升催化劑的抗硫中毒能力。(2)催化劑活性及選擇性隨活性組分Rh含量的增加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其中0.5Rh催化劑具有最佳活性和合成氣選擇性;隨溫度的升高催化劑的活性及選擇性呈現(xiàn)逐步上升的趨勢,且溫度對活性及選擇性影響較大,750℃時催化劑活性和選擇性最好;CH4轉(zhuǎn)化活性及H2選擇性隨進氣流量的增大而減小,而CO隨進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隨CH4濃度的增大,催化劑活性及選擇性降低。(3)添加La、Ce、Zr、Ti有利于提高催化劑活性,但具有儲放氧能力的助劑(Ce、Zr、Ti)易將CH4完全氧化成H2O和CO2,會降低催化劑的選擇性,其中3La-0.5Rh、3Ce-0.5Rh、3Zr-0.5Rh和5Ti-0.5Rh表現(xiàn)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而3Zr-0.5Rh在合成氣CO/H2≈1/2中表現(xiàn)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4)Rh基催化劑催化甲烷部分氧化遵循直接反應機制,反應過程中含有CH4-H2O重整反應和水汽轉(zhuǎn)化反應,但沒有CH4-CO2重整反應。
【學位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TE665.3;O643.36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緒論
    1.1 引言
    1.2 甲烷重整制合成氣的主要途徑
        1.2.1 甲烷水蒸氣重整
        1.2.2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1.2.3 甲烷自熱重整
        1.2.4 甲烷三重整
        1.2.5 甲烷部分氧化
    1.3 甲烷部分氧化的研究進展
        1.3.1 活性組分的研究進展
        1.3.2 反應機制的研究進展
        1.3.3 載體研究進展
        1.3.4 反應器的研究進展
    1.4 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
2 催化劑制備及評價系統(tǒng)與方法
    2.1 實驗主要原料及設備
    2.2 載體及催化劑的制備
        2.2.1 堇青石蜂窩陶瓷的預處理
        2.2.2 活性氧化鋁的制備及涂覆
        2.2.3 修飾粒子的涂覆
        2.2.4 活性組分的涂覆
    2.3 催化劑性能評價系統(tǒng)及方法
        2.3.1 催化劑反應性能評價系統(tǒng)
        2.3.2 催化劑表面SEM分析
        2.3.3 催化劑的XRD分析
    2.4 氣相色譜儀的標定以及尾氣組分計算方法
        2.4.1 氣相色譜儀的標定
        2.4.2 尾氣組分計算方法
    2.5 數(shù)值計算的物理數(shù)學模型和反應機理
3 催催化劑活性和選擇性評價及反應機制分析
    3.1 無助劑銠基催化劑性能評價及反應機制分析
        3.1.1 催化劑的表征
        3.1.2 催化劑負載量和溫度對反應體系的影響
        3.1.3 氣體流速對反應體系的影響及反應機制分析
2O和CO2對反應體系的影響及反應機制分析'>        3.1.4 H2O和CO2對反應體系的影響及反應機制分析
4濃度對反應體系的影響'>        3.1.5 CH4濃度對反應體系的影響
    3.2 添加助劑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3.2.1 不同鑭含量對反應體系的影響
        3.2.2 不同鈰含量對反應體系的影響
        3.2.3 不同鋯含量對反應體系的影響
        3.2.4 不同鈦含量對反應體系的影響
    3.3 小結(jié)
4 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和硫中毒測試
    4.1 催化劑的壽命測試
    4.2 催化劑硫中毒測試
    4.3 小結(jié)
5 結(jié)論與展望
    5.1 本文主要結(jié)論
    5.2 后續(xù)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利宏;儲偉;許俊強;洪景萍;易敏;;等離子體對合成低碳含氧化合物用銠基催化劑的影響[J];天然氣化工;2006年01期

2 汪海有,劉金波,傅錦坤,蔡啟瑞;催化合成氣合成乙醇的銠基催化劑中助劑錳的作用本質(zhì)研究[J];分子催化;1993年04期

3 汪海有,萬惠霖,區(qū)澤棠;甲烷部分氧化銠基催化劑的活性中心本質(zhì)研究[J];天然氣化工;1997年02期

4 馬占華;杜三旺;劉雪暖;楊國華;劉晨光;;活性炭負載銠基催化劑的制備條件研究[J];化學工程;2009年02期

5 吳廷華,汪海有,翁維正,陳明樹,萬惠霖;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氣──銠基催化劑活性位的研究[J];催化學報;1998年06期

6 汪海有,劉金波,胡奕明,傅錦坤,蔡啟瑞;銠催化合成氣轉(zhuǎn)化為乙醇反應中甲;虚g體的化學捕獲[J];分子催化;1992年05期

7 馬占華;劉雪暖;楊國華;劉晨光;;助劑對合成異壬醛用負載銠基催化劑性能的影響[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8 陳文;王存文;應衛(wèi)勇;余傳波;金亞利;王為國;吳元欣;池汝安;;銠基催化劑上CO+H_2合成乙醇的原位漫反射紅外光譜研究[J];分子催化;2007年04期

9 汪海有,劉金波,傅錦坤,蔡啟瑞;釩促銠基催化劑上合成氣反應中的H_2/D_2同位素效應[J];高等學;瘜W學報;1993年08期

10 王亞權(quán);銠基催化劑催化CO加氫合成乙醇[J];催化學報;1999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樹田;CO加氫制備C_2含氧化合物銠基催化劑的結(jié)構(gòu)效應[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文琪;甲烷催化部分氧化銠基催化劑的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2 劉軍民;負載型銠基催化劑的制備及其CO加氫制乙醇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489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8489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9e8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