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蟲劑和引誘劑復合微球的制備及其對沙棘繞實蠅的防治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Q453
【圖文】:
如表 2-4 所示,通過對所得數(shù)據(jù)的極差進行分析,根據(jù)多殺菌素包封率顯示五要影響因素的順序為:B >A> C > D > E,而根據(jù)碳酸銨包裹量顯示的順序為:C >AD > E。因此,在實驗范圍內影響微球多殺菌素包封效率和碳酸銨包裹量的最重要三因素分別是多殺菌素、聚乳酸和碳酸銨的用量。根據(jù)多殺菌素包封效率的正交試驗結果,得到的最優(yōu)制備組合為 B2A4C4D4E4。據(jù)碳酸銨包裹量的正交試驗結果,最佳制備條件組合為 C4A4B4D4E4。根據(jù)所得結果綜合分析,只有 B(多殺菌素用量)的結果存在差異,且 B 在多殺菌素包封率的結表明,B 是影響包封率的第一因素,所以 B2是最優(yōu)的選擇,因此得出最佳制備條A4B2C4D4E4。即聚乳酸用量 2 g、多殺菌素用量 1 g、碳酸銨用量 2 g、明膠用量 2 g應溫度 40℃。按上述條件制備出的微球,其包封率和包裹量均滿足預期效果,多殺的包封率高達 98.56%,碳酸銨的包裹量為 2.56 mg/g,表明 L16(45)正交試驗結果可2.7.2 微球的紅外光譜分析
第二章 多殺菌素復合微球的制備和表征藥微球的光譜(圖 2-1a)在 1452 cm-1,1064 cm-1和 687 cm-1具有多殺菌空白微球的光譜(圖 2-1b)表現(xiàn)出聚乳酸在 1755 cm-1和 1078 cm-1處的特1238 cm-1,1544 cm-1和2935 cm-1處的明膠特征譜帶。碳酸銨的特征峰出現(xiàn)2623 cm-1,1651 cm-1,1177 cm-1,1402 cm-1和 705 cm-1處。這些特征峰均微球中,但都出現(xiàn)在載藥微球的光譜中,表明多殺菌素和碳酸銨被包封在微球的掃描電鏡分析
BatchD50 (μm) 跨度 Span(%)Spinosadloading capacity(%)encapsulationefficiency(%)carbonate loading(mg/g)1 55.92 0.69 32.42 97.28 2.322 56.32 0.71 32.49 97.48 2.443 54.38 0.65 32.71 98.15 2.56均值Average55.54±0.03 0.68±0.012 - 97.64±1.8 2.44±0.02以聚乳酸和明膠混合物為載體的微球的平均跨度(Span )小于 1(見表 2-5),因此粒度分布相對均勻,粉末外觀比較統(tǒng)一。微球的球形完整,平均粒徑約為 55.54 μm。多殺菌素載藥量在 30 %以上,且包封率在 95 %以上,碳酸銨的包裹量也達到了 2.5 mg/g左右。許多微孔出現(xiàn)在微球的表面,這可能是由于在制備過程中碳酸銨的分解產生氨氣和二氧化碳造成的(見圖 2-2)。由于微孔足夠小,因此它們不會太快釋放微球內的活性成分。2.7.4 微球的緩釋效果測定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莎莎;孫非;趙斌;程態(tài)明;魏建榮;;沙棘繞實蠅成蟲對不同視覺信息的選擇趨性研究[J];環(huán)境昆蟲學報;2018年05期
2 何佳遙;趙繼羽;趙紫華;吳佳教;張祥林;張偉;李亞偉;李志紅;;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沙棘繞實蠅適生性研究[J];植物檢疫;2017年02期
3 趙斌;李莎莎;蘇智;曹丹丹;魏建榮;;沙棘繞實蠅成蟲飼養(yǎng)研究[J];植物保護;2018年04期
4 張寧;朱建梅;陸燕;阿地力·沙塔爾;金格斯;;布爾津縣沙棘繞實蠅的發(fā)生動態(tài)及習性研究[J];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2017年06期
5 朱建梅;張寧;阿地力·沙塔爾;陸燕;吾拉別克;金格斯;;不同波長的黃板對沙棘繞實蠅引誘效果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18年03期
6 周樹林;金格斯;;沙棘繞實蠅調查與防治方法[J];吉林林業(yè)科技;2016年02期
7 李莎莎;李臻;程態(tài)明;蘇智;魏建榮;;4種藥劑對沙棘繞實蠅成蟲的觸殺活性[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8年06期
8 陸燕;朱建梅;阿地力·沙塔爾;吾拉別克;金格斯;;沙棘繞實蠅成蟲和幼蟲人工飼料研究[J];應用昆蟲學報;2019年02期
9 賈艷梅,葉永成,郭中華,王建飛;沙棘繞實蠅幼蟲空間格局及其應用的初步研究[J];陜西林業(yè)科技;1998年03期
10 劉建鳳;董禮龍;曹丹丹;羅紅梅;魏建榮;;抗繞實蠅沙棘無性系的篩選及相關化學物質和酶活性分析[J];林業(yè)科學;2018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程態(tài)明;殺蟲劑和引誘劑復合微球的制備及其對沙棘繞實蠅的防治[D];河北大學;2019年
2 李莎莎;沙棘繞實蠅生態(tài)防治應用基礎研究[D];河北大學;2018年
3 趙斌;內蒙古西部沙棘繞實蠅生物學特性及其引誘劑的初步研究[D];河北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7820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78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