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熒光材料的合成及發(fā)光性能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Q422
【圖文】:
減少了能量的損失,具有節(jié)能的特點,其廣泛的應用到了街品照明等[11]。(2)LED 顯示屏。LED 顯示屏亮度高、能耗低廣告牌、建筑美化以及展覽等領域[12]。(3)液晶背光源。LE等特點,將紅色、藍色和綠色 LED 芯片結合得到白色發(fā)光二uid Crystal Display,LCD)需要背光來支持發(fā)光,所以 LED 可[13]。(4)交通信號燈和汽車用燈。LED 作為一種固態(tài)光源,,且有著良好的防震效果。光原理及結構的是 p-n 結無機半導體發(fā)光材料,當電流流過半導體時產生光使用的半導體材料,不同類型的半導體發(fā)光材料產生不同波長構示意圖。
太原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分是芯片,芯片主要包含 n-型和 p-型兩部分,p-型半陽極的作用下產生大量高能量的空穴,而 n-型半導陰極的作用下產生大量低能量的電子,在外加電源區(qū)域內相向運動直至 p-n 結區(qū)附近相遇,從而進行光。此外,通過在 LED 芯片上填涂熒光材料,芯分激發(fā)熒光材料涂層發(fā)光,這兩種發(fā)光作用產生了其原理[14-16]。
圖 1-3 (a) TPAA-Cu 的結構式;(b)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TPAA-Cu 在固/液態(tài)的發(fā)光照片;(c) 紫外 LED 器件的發(fā)光照片;(d) 器件的色坐標[31]ig. 1-3 (a) Structural of TPAA-Cu; (b) Solid/liquid photographs of TPAA-Cu under ultraviirradiation; (c) Photographs of UV LED devices; (d) CIE 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of devi紫外激發(fā)的無機熒光材料009 年,Cao[32]等采用高溫固相反應法合成了一種新型的基于 Eu3+離子的 Ca0.54Sr0.22Eu0.08La0.08(MoO4)0.4(WO4)0.6,由于 Eu3+離子的紅光發(fā)射,所以現(xiàn)通過調節(jié) Mo6+或者 W6+與 La3+的比例可以提高熒光材料的發(fā)光效果,晶性能,Mo6+與 La3+的比例為 5;1 的效果最好。這種熒光材料可用 39LED 芯片激發(fā),得到的紅色發(fā)光峰在 616 nm 處。013 年,Seyoon[33]等人合成了一種新型的無機熒光材料 Ca14.925(PO4)Eu2+,用波長為 330 nm 的近紫外 LED 芯片激發(fā),對比了制備的器件(1-L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美璐;李育珍;黃志慧;高利珍;;有機、無機及納米復合熒光材料的研究進展[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5年06期
2 王林同;孟慶國;胡順偉;;稀土熒光材料的研究進展[J];濰坊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3 衛(wèi)萬強;賀毅;金應榮;馬郡鍵;王博;顧庭瑞;;用磷輔助還原的Sr_3Al_2O_6:Eu~(2+)白色熒光材料[J];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4 王艷忠,黃素萍;新型熒光材料的應用及其發(fā)展趨勢[J];化工新型材料;2000年11期
5 丘邑;新型燈用熒光材料[J];稀土信息;1999年05期
6 俞文正;方立奎;;霞光塑料[J];合成樹脂及塑料;1988年01期
7 李文連;;熒光材料新進展[J];發(fā)光快報;1988年04期
8 ;采用高亮度單晶柘榴石材料的可見顯示系統(tǒng)[J];發(fā)光快報;1988年Z1期
9 劉衛(wèi)民;;微顆粒熒光材料的制備方法[J];發(fā)光快報;1988年Z1期
10 徐寶慶;徐兆華;包碧年;孫炳方;張華杰;;硫化鋅鎘基質熒光粉灼燒時的相變[J];應用化學;198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衛(wèi)國;張金明;張軍;;纖維素基動態(tài)全彩熒光材料[A];中國化學會2017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摘要集——主題P:生物基高分子[C];2017年
2 秦偉平;;一種具有超高量子產率的近紅外熒光材料[A];第八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摘要[C];2013年
3 徐晶;夏威;鄧華;肖志國;;硅酸鹽熒光材料的開發(fā)與研制[A];第11屆全國發(fā)光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閆東鵬;;主客體結構智能響應熒光材料的組裝與性能研究[A];2015年第十四屆全國應用化學年會論文集(下)[C];2015年
5 劉浩;曹衛(wèi)國;趙剛;;含氟咔唑類有機熒光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全國氟化學會議論文集[C];2016年
6 韓亞軍;魏俊發(fā);韓波;石先瑩;;新型熒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質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屆全國發(fā)光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賈若男;;比率式纖維素基熒光材料用于海鮮食品新鮮度可視化檢測[A];中國化學會2017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摘要集——主題P:生物基高分子[C];2017年
8 張家驊;郝振東;張霞;王笑軍;;能量傳遞與白光LED熒光材料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稀土發(fā)光材料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王婷;楊建軍;周天亮;劉泉林;;新型半導體照明用熒光材料研究[A];2012中國功能新材料學術論壇暨第三屆全國電磁材料及器件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李婷婷;高永臣;賈瑜琿;黑澤\
本文編號:27692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76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