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的誘變育種及其1,3-丙二醇的發(fā)酵與耐受機制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Q923
【圖文】:
3-PD 的作為溶劑用途也較廣泛,可以作水基油墨,例如噴墨和絲網(wǎng)油墨,用作食品標記油墨,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打印特性優(yōu)良[15]。(5)1,3-PD 是有機合成的重要中間體,可用于各種類型的藥物,如維生素H 和免疫類等藥物的合成,也可作為香料;同時,作為化妝品中的添加物,可作為潤膚劑與保濕劑。因此,開發(fā)經(jīng)濟高效的 1,3-PD 的生產(chǎn)方式對于各項工業(yè)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意義[16]。目前,合成 1,3-PD 的常規(guī)方法是通過丙烯醛的水合,以及環(huán)氧乙烷的加氫甲;痆17],這些化學合成方法無論從經(jīng)濟角度還是生態(tài)角度來看,都具有成本高和環(huán)境不友好等的缺點。由 DuPont 公司開發(fā)的甘油到 1,3-PD 的酶促轉化開創(chuàng)了 1,3-PD 合成的新紀元,迄今為止,許多企業(yè)和科研機構已經(jīng)開發(fā)了許多方法來從粗制或純甘油中生產(chǎn) 1,3-PD,通過優(yōu)化天然菌株或開發(fā)基因工程菌株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生物法生產(chǎn) 1,3-PD 的產(chǎn)量,其結構簡式和反應簡式如圖 1.1 所示。
圖 1.2 甘油的代謝通路圖[28]Fig 1.2 Metabolic pathways of glycerol catabolism源宿主的基因工程菌轉化代謝工程技術的發(fā)展,開發(fā)了許多新的工程菌來實現(xiàn) 1,3-PD,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作為最常用的蛋白表達異源宿 1,3-PD 異源宿主生產(chǎn)研究最透徹的系統(tǒng)。將 E. coli 用于 1,3杜邦和 Genencor 公司合作開發(fā)的[30],底物為葡萄糖,主要通,將釀酒酵母來源的可轉化葡萄糖為甘油的基因和 K. pneum基因克隆到E. coli K12中,同時利用E. coli自有的1,3-PDDH編碼),實現(xiàn)了 1,3-PD 的高效合成,產(chǎn)量達到 130 g/L,實現(xiàn)ng 等[31]采用相似的方法,為了改善 1,3-PD 的工業(yè)生產(chǎn),在設計了由 clts857 阻遏物調節(jié)的溫度敏感性 λ 噬菌體 PL和 P
將這些標準樣品放入液相色譜儀進樣系統(tǒng)中,分別得到峰面積,運用(Version 2018,OriginLab,US),以濃度為橫軸,以峰面積為縱軸,與峰面積的散點圖,并將散點圖進行線性擬合,得到擬合曲線,即為各標準曲線。再用母液配制一個一定濃度的混合標準樣品,在色譜儀中進以驗證確保四種物質可以在色譜柱中得到很好的分離效果。結果與討論 標準樣品的液相結果及標準曲線將配制好的混標進樣檢測,得到的吸收峰如圖 3.1 所示,由圖可知,四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得到了較好的分離。結合各化合物濃度大小和單標樣可知,四種待測化合物在該條件下的保留時間(Rt)依次為:甘油,4.61,5.06 min;1,3-PD,5.92 min;丁酸,6.56 min。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春杰;;代謝工程在發(fā)酵甘油產(chǎn)1,3-丙二醇中的應用進展[J];廣東化工;2015年21期
2 馬首智;孫玉琳;趙曉航;徐平;;高精度相對和絕對定量的等量異位標簽在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新進展[J];生物工程學報;2014年07期
3 楊猛;;微生物利用粗甘油生產(chǎn)增值產(chǎn)品的研究[J];發(fā)酵科技通訊;2014年01期
4 李漢廣;周秋香;羅瑋;王強;李國瑩;趙張敏;余曉斌;;微生物耐受乙醇與丁醇機制及其在生物燃料生產(chǎn)與生物轉化中的應用[J];微生物學通報;2014年09期
5 董曉宇;滕虎;修志龍;;高產(chǎn)1,3-丙二醇的等離子體誘變菌株選育及發(fā)酵動力學分析[J];過程工程學報;2011年02期
6 李鳳梅;張雙靈;白皓然;劉長江;;丁酸梭菌高產(chǎn)1,3-丙二醇菌株選育及培養(yǎng)基優(yōu)化研究[J];青島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7 田平芳;譚天偉;;甘油歧化為1,3-丙二醇的代謝及關鍵酶研究進展[J];生物工程學報;2007年02期
8 冉華松;王崇輝;楊翔華;佟明友;;1,3-丙二醇的應用與市場[J];廣東化工;2006年10期
9 王寶光;劉銘;杜晨宇;沈金玉;曹竹安;;微生物法生產(chǎn)1,3-丙二醇過程的代謝工程研究進展[J];過程工程學報;2006年01期
10 李鳳梅,劉長江,鄭艷,王希堯;產(chǎn)1,3-丙二醇菌株丁酸梭菌的誘變育種[J];生物技術;2005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員君華;基于酪酸梭菌1,3-丙二醇脫氫酶的基因工程菌構建與1,3-丙二醇的全細胞法生物合成[D];江蘇大學;2018年
2 季廣建;2,3-丁二醇合成基因表達水平對克雷伯氏菌產(chǎn)1,3-丙二醇的影響[D];江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7583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75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