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聚糖酶高產(chǎn)菌株的選育及酶法制備藥用微晶纖維素的初步研究
【圖文】:
誘變劑的使用變育種中,可以利用單一誘變進行處理也可用復合誘變處理。單一誘利用一種誘變劑進行誘變,復合誘變處理包括同一種誘變劑多次誘變上誘變劑先后處理和兩種及以上誘變劑同時或多次誘變處理[39]。單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也有出現(xiàn)效果不好的時候,比如長期使用某一對菌株誘變,會出現(xiàn)菌株死亡或者負突變效果,這時候可以考慮使用復合誘變通常具有協(xié)同作用,對提高菌株誘變效果有很大的幫助[40]。用微晶纖維素微晶纖維素的概況晶纖維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是一種解聚的純化纖維素然纖維素經(jīng)水解、干燥、粉碎、過篩得到。MCC 為無臭無味、流動相粉末,平均粒徑為 50 μm,聚合度一般在 30~300,結晶度在 60%以上酸、油類和有機溶劑中不溶,但在稀堿溶液中會有少部分溶解、大部]。MCC 的結構式如圖 1.1 所示。
(5)藥用 MCC 電鏡圖 (6)藥用 MCC 電鏡圖圖 4.6 不同處理階段各樣品的 SEM 圖Fig 4.6 SEM image of each sample at different treatment stages對各處理階段獲得的樣品進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以觀察它們面形態(tài)變化,如圖 4.6(1)~(6)所示。原稻草秸稈表面光滑,形成致密的結構,,如圖 4.6(1)所示。經(jīng)過 SO3微熱爆聯(lián)合堿洗處理后,秸稈中部分木和半纖維素被除去,表面出現(xiàn)塌陷,剛性結構被破壞,有利于木聚糖酶進入 部與木聚糖充分接觸,也利于木聚糖降解物的滲出。這從圖 4.6(3)中也能的看出來,在經(jīng)過木聚糖酶處理后,大量的半纖維素被剝離,纖維束被暴露。在半纖維素被除去的過程中,與其緊密相連的木質(zhì)素也部分被除去,因此木聚糖酶處理后,白度會增加。因漂白劑物理屏障 半纖維素被大量除去后續(xù)的漂白過程中,漂白劑更容易深入 TC-X300 纖維中,使漂白劑可與木質(zhì)更接近,可節(jié)省漂白劑的用量。在漂白過程中,殘余的木質(zhì)素被降解,纖維分離成單個纖維束管,如圖 4.6(4)所示。經(jīng)過纖維素酶的處理,長纖維束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Q93;TQ352.79;TQ9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穿心蓮藥渣制微晶纖維素[J];中草藥通訊;1971年02期
2 ;應用微晶纖維素直接壓制藥片[J];中草藥通訊;1970年Z1期
3 朱墨書棋;駱微;林春香;;微晶纖維素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華東紙業(yè);2016年03期
4 李金寶;張向榮;張美云;賀行;;合成革用麥草微晶纖維素的應用特性[J];紙和造紙;2014年03期
5 劉俊華;張美云;陸趙情;劉俊;;微晶纖維素特性的研究[J];華東紙業(yè);2013年04期
6 覃榮靈;黃愛民;黃祖強;胡華宇;;蔗渣微晶纖維素的制備及性能測定[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2年06期
7 ;微晶纖維素[J];技術與市場;2000年05期
8 嚴翠霞;微晶纖維素測定方法的改進[J];廣東衛(wèi)生防疫;1999年03期
9 袁曉穎;制取微晶纖維素的野生植物原料[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1997年04期
10 周世臣,王佩云,常明勤;微晶纖維素的制取[J];化工時刊;199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建軍;高暢;盧瀟冰;張勇;;納米微晶纖維素的制備及應用研究進展[A];“傳化杯”第十屆全國染整前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2 張雅佩;程紹玲;周景蓬;張鳳山;查瑞濤;;納米微晶纖維素的性質(zhì)與應用研究進展[A];中國造紙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6年
3 查瑞濤;黃輝金;;納米微晶纖維素在藥物制劑中的應用研究[A];201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B 生物大分子[C];2015年
4 馬林;王麗麗;魏海婷;吳立新;;銀納米顆粒對納米微晶纖維素增強羥丙基纖維素復合膜力學性能影響的研究[A];2014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學術論文集(上冊)[C];2014年
5 曹黎明;付興鳳;陳玉坤;;源于海洋生物質(zhì)的納米微晶纖維素制備及其橡膠復合材料的研究[A];2016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6年
6 何茜嬋;湯克勇;劉捷;莊亞平;;膠原/羥基磷灰石/微晶纖維素復合材料的制備研究[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H:醫(yī)用高分子[C];2013年
7 孔雪;;鹵胺改性微晶纖維素的制備及其抗菌應用[A];2018(第3屆)抗菌科學與技術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8年
8 李偉;劉守新;;超聲輔助酸水解制備納米微晶纖維素[A];第九屆中國林業(yè)青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9 曹黎明;徐傳輝;陳玉坤;;海鞘納米微晶纖維素/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及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橡膠基礎研究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18年
10 張雅佩;查瑞濤;蔣興宇;;具有高透光性、氧氣阻隔性的水溶納米微晶纖維素薄膜[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三十六分會:納米材料合成與組裝[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張元梅;引進3000噸微晶纖維素生產(chǎn)項目[N];兵團日報(漢);2008年
2 蘇奎;口服固體制劑輔料躍上新臺階[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8年
3 戴緒霖;粉末直接壓片工藝須重視細節(jié)[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4 王蓉蓉;察右前旗整合資源推進產(chǎn)業(yè)升級[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9年
5 王迪;輔酶Q10原料研發(fā)成果綻放[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蘇華;納米微晶纖維素改性及其在天然橡膠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2 趙群;納米微晶纖維素的制備、改性及其增強復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3 張念椿;納米微晶纖維素/金屬/電介質(zhì)雜化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4 黃科林;非常規(guī)綠色介質(zhì)制備甘蔗渣纖維素高附加值材料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焦晨璐;微晶纖維素基氣凝膠的制備及對重金屬、染料的吸附降解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7年
6 李亞斌;沙柳纖維素/二氧化鈦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7 潘元風;微膠囊化微晶纖維素—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的構筑及其濕、熱動力學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8 李金寶;基于纖維素聚集態(tài)結構差異的麥草高值化利用技術及機理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2年
9 吳琳梅;生物質(zhì)形成干酪根類似物:粘土礦物的作用和類型調(diào)控機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10 馬艷華;纖維素在近臨界水中催化水解反應及動力學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楨;木聚糖酶高產(chǎn)菌株的選育及酶法制備藥用微晶纖維素的初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黃雪嬌;微晶纖維素的改性及其增強高分子復合物材料研究[D];廈門大學;2018年
3 沈佳莉;不同原料制備微晶纖維素的工藝優(yōu)化及其結構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9年
4 咸曉晶;麥草微晶纖維素的制備及應用[D];吉林大學;2018年
5 王秀威;微晶纖維素以及納米蒙脫土增強聚己內(nèi)酯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D];鄭州大學;2018年
6 董志江;半固態(tài)預處理及藥用硅化秸稈微晶纖維素的制備工藝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8年
7 任懷森;微晶纖維素改性及其對聚合物可逆交聯(lián)補強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8年
8 陳怡秀;納米微晶纖維素的改性及其與聚己內(nèi)酯共混膜性能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3年
9 黃華;茶渣微晶纖維素的氧化改性及水凝膠的制備、表征及其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10 王靜;藥用微晶纖維素粒徑調(diào)控及其流動性的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6981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69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