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載型有機金屬催化劑在連續(xù)流中制備芳香醇的應用研究
【圖文】:
動化學分類動化學中針對固載試劑的應用有很多的可能,按照是否加入催化劑和加的種類可以分為以下四類[14],如圖示:A 和 B 為反應底物,其中第一種類型均為不需要添加任何催化劑的簡單反應,但類型 I 是將底物 A時混合,然后用泵送入反應器中進行反應;類型 II 是將底物 B 固定在而底物 A 是由泵控制送入反應器中,期間可在線控制底物 A 的量及速種和第四種類型分別用了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劑,其中類型 III 將均相催物 A 和 B 混合后一起送入反應器中反應;類型 IV 的反應器相當于固定床反應器,是將非均相催化劑固定在固定床反應器中,然后將底物,可回收催化劑,達到綠色化學的要求。示意圖中的體系是用于簡單的一步轉化的例子,通常包括在線純化過流動技術所能代表的真正的機會在于使用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來實現(xiàn)多步轉化反
[51]。圖1-13 可控制連續(xù)流反應體系2016年,Andrea Adamo等[52]在science 期刊報道了一篇利用連續(xù)流生產(chǎn)藥品更是掀起了連續(xù)流的熱潮 (如圖1-13所示為構造的反應體系)。2017 年,,Britton J等[53]也實現(xiàn)了多步驟的反應合成過程[54]。(如圖1-14)一個多步驟連續(xù)流動反應是相當于多個反應同時進行。在這方面,反應可能并不是順序發(fā)生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Q426;TQ2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鵬,張萍;水相有機金屬反應[J];河北化工;2005年05期
2 邵月剛;有機金屬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J];有機硅材料;2000年05期
3 ;有機金屬[J];科技導報;1987年04期
4 于佩鳳;氯化芳基汞化合物的合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02期
5 卓宗一;簇化學開辟新領域[J];化學世界;1988年01期
6 王秀華,劉揚,徐廣智,陳壽山,劉以寅;二茂鈦衍生物光解活潑自由基的ESR研究[J];化學物理學報;1988年01期
7 孟繼本;;有機固相光化學新進展[J];有機化學;1988年02期
8 許華堂;翟海嘯;;三氟碘甲烷制備方法的改進[J];化學試劑;1989年02期
9 KJ.0822;;法國開發(fā)出高導電性有機金屬材料[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chǎn)品;2014年12期
10 黃景碧,柳士忠;多金屬氧酸鹽-有機金屬基團復合物的研究進展[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興東;楊海波;;一類新穎的有機金屬凝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6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劉建強;姜海輝;張錫健;代由勇;仇德鵬;顏世申;;一種新型含鈀有機金屬液晶的制備與相行為[A];2008全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chǎn)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楊青平;孫斌;林奇;魏太保;張有明;;高選擇性熒光比色識別碘離子的新型有機金屬凝膠的制備及其應用[A];全國第十七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九屆超分子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4 孫麗英;王以壽;韓英鋒;;有機金屬框架的構筑及性能[A];中國化學會第八屆全國配位化學會議論文集-論文[C];2017年
5 楊海波;;基于有機金屬骨架的可控自組裝體系及其性質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18分會:超分子組裝與軟物質材料[C];2014年
6 康春梅;張f ;李和興;;運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一步法合成具有發(fā)散型直孔道的球狀非均相有機金屬釕催化劑[A];第一屆全國精細化工催化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邱仁華;朱龍志;王勰;許新華;尹雙鳳;神戶宣明;;碳-氫活化構建有機金屬配體前驅體[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九分會:有機化學[C];2016年
8 劉建強;劉海青;代由勇;倪鵬;仇德鵬;顏世申;;一種含鈀有機金屬液晶的制備與表征[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7)[C];2007年
9 周易;張文雄;席振峰;;丁二烯骨架的三核鋅有機金屬大環(huán)合成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2)[C];2012年
10 李會端;屈學儉;霍啟升;劉云凌;;有機磷酸鎘微孔晶體的合成與結構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李金林;納米有機金屬復合物開發(fā)成功[N];中國石化報;2004年
2 陳丹;法國開發(fā)出高導電性有機金屬[N];科技日報;2014年
3 常麗君;一種新奇的有機金屬燃料電池問世[N];科技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彭燕梅 實習生 陳駿 通訊員 葉炳宏 姚勇強;優(yōu)化產(chǎn)業(yè)布局 引領行業(yè)發(fā)展[N];國際商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乃偉;功能化超分子有機金屬大環(huán)和鉑炔凝膠的構筑及性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2 王威;新型有機金屬輪烷體系的構筑[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3 林悅健;半夾心結構有機金屬自組裝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質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4 朱思聰;石墨烯和有機金屬—分子團簇的分子輸運性質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黃建林;高效非均相催化新材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6 韓英鋒;半夾心結構有機金屬框架化合物的設計、可控制備與性能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7 朱鳳霞;功能化有序介孔硅材料的制備及其在綠色有機合成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秀巖;有機金屬框架納米載藥系統(tǒng)的構建[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9 邱仁華;耐水抗氧型有機金屬路易斯酸的設計、合成與催化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10 陳平;有機金屬及無機鹽類微/納米材料的新型制備方法與性能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逸龍;負載型有機金屬催化劑在連續(xù)流中制備芳香醇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年
2 姚睿;新型有機金屬雛菊鏈體系的構筑[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3 邵長芳;有機金屬釕、銥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及其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年
4 徐姣艷;有機金屬框架衍生多孔材料在電分析中的應用[D];青島大學;2018年
5 王連增;聯(lián)萘酚類有機金屬框架的合成與性質測定[D];河北大學;2012年
6 歐陽江坤;手性有機金屬骨架的設計與構筑[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7 任園園;熒光金屬有機組裝體系的構筑及性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8 殷洪;有機金屬固載化及其綠色催化性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9 馬憲真;Lewis酸介導的有機金屬試劑與醛反應的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10 易山峰;有機金屬配位化合物發(fā)光材料的理論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379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63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