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學工程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有效路徑建議——以激光聚變研究科學工程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06:48
以激光聚變研究科學工程為例,針對大科學工程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有效路徑進行探索,提出了"創(chuàng)新要素互通共享、科技項目分工協(xié)作、關鍵技術聯(lián)合攻關、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集成"等建議。
【文章來源】: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0,23(15)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ICF科學工程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實踐探索
3 ICF科學工程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經驗總結
3.1 創(chuàng)新要素互通共享是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基本前提
3.2 科技項目分工協(xié)作是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要抓手
3.3 關鍵技術聯(lián)合攻關是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成功法寶
3.4 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集成是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關鍵步驟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科學工程與先進制造業(yè)的雙向驅動效應研究——以高功率固體激光裝置研制為例[J]. 淡晶晶,王傳珂,賀少勃,於海武,萬小波. 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 2018(05)
[2]大科學工程年度計劃編制模式比較研究[J]. 王傳珂,淳于詠梅,裴麗君,裴祥會,於海武.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1)
[3]美國國家點火項目第三方評價研究及對中國大科學工程的啟示[J]. 王傳珂,張光軍,徐隆波,趙彥生.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8)
[4]激光核聚變與高功率激光:歷史與進展[J]. 范滇元,張小民. 物理. 2010(09)
[5]大科學研究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 劉濤,陳省平,羅軼.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5(01)
[6]重大科學工程的特點[J]. 何堯熙,戴元超,盛禮奇. 中國工程咨詢. 2003(05)
[7]中國科學院大科學工程的管理[J]. 邢淑英.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0(01)
[8]淺談慣性約束核聚變[J]. 張杰. 物理. 1999(03)
[9]慣性約束聚變能源與激光驅動器[J]. 范滇元,賀賢土. 大自然探索. 1999(01)
本文編號:3160947
【文章來源】: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0,23(15)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ICF科學工程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實踐探索
3 ICF科學工程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經驗總結
3.1 創(chuàng)新要素互通共享是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基本前提
3.2 科技項目分工協(xié)作是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要抓手
3.3 關鍵技術聯(lián)合攻關是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成功法寶
3.4 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集成是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關鍵步驟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科學工程與先進制造業(yè)的雙向驅動效應研究——以高功率固體激光裝置研制為例[J]. 淡晶晶,王傳珂,賀少勃,於海武,萬小波. 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 2018(05)
[2]大科學工程年度計劃編制模式比較研究[J]. 王傳珂,淳于詠梅,裴麗君,裴祥會,於海武.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1)
[3]美國國家點火項目第三方評價研究及對中國大科學工程的啟示[J]. 王傳珂,張光軍,徐隆波,趙彥生.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8)
[4]激光核聚變與高功率激光:歷史與進展[J]. 范滇元,張小民. 物理. 2010(09)
[5]大科學研究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 劉濤,陳省平,羅軼.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5(01)
[6]重大科學工程的特點[J]. 何堯熙,戴元超,盛禮奇. 中國工程咨詢. 2003(05)
[7]中國科學院大科學工程的管理[J]. 邢淑英.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0(01)
[8]淺談慣性約束核聚變[J]. 張杰. 物理. 1999(03)
[9]慣性約束聚變能源與激光驅動器[J]. 范滇元,賀賢土. 大自然探索. 1999(01)
本文編號:31609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kxlw/31609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