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熱型地熱成因模式及鉆探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11-07 03:31
按照熱儲賦存的地質(zhì)環(huán)境劃分,河南省水熱型地熱資源有沉降或沉積盆地、山前盆地和山地隆起3種類型。由深部大斷裂對流熱傳導和侵入巖熱傳導提供高溫熱源,并與新近系、古近系和古生界淺層地下水進行熱交換,最終形成孔隙型、裂隙型和巖溶型地熱資源。"十四五"期間,河南省的水熱型地熱資源勘查開采目的層主要以1800~4000 m巖溶熱儲為主,這將對地熱鉆探工程帶來新的挑戰(zhàn)。根據(jù)地層特點和經(jīng)驗,提出了深部地熱鉆探應(yīng)該遵循"綠色環(huán)保、高質(zhì)高效、安全健康"的總體原則。針對地層特征和鉆探要求,首先選擇空氣鉆進(空氣潛孔錘、氣舉反循環(huán)、空氣正循環(huán)回轉(zhuǎn)取心),其次選擇鉆井液+空氣(氣舉反循環(huán)),最后選擇鉆井液(回轉(zhuǎn)+螺桿)等,實現(xiàn)"一井多工藝"的復合鉆探方法。
【文章來源】: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20,47(09)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河南省地質(zhì)構(gòu)造圖
河南省水熱型地熱資源成因模式
表4 不同口徑和地層機械鉆速統(tǒng)計Table 4 Rate of penetration at different drill diameter and in different formation m/h 鉆孔口徑/mm 粘土、粘土夾礫石 潮濕粘土、砂土 泥巖 砂巖 155 87 72 21.6 42.6 205 57 43 13.4 32.0圖4 氣舉反循環(huán)鉆進返出的巖屑(孔深1600 m)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質(zhì)鉆探廢棄沖洗液污染特性及脫穩(wěn)技術(shù)研究[J]. 張統(tǒng)得,蔣炳,嚴君鳳.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20(04)
[2]深部地質(zhì)鉆探鉆遇弱面地層井孔圍巖穩(wěn)定分析[J]. 丁立欽,王志喬,凌雪,劉寶林.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20(04)
[3]地熱井鉆井液對井壁溫度分布的影響研究[J]. 胡童穎,董向宇,冉恒謙,任啟偉,高鵬舉,伍曉龍.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20(01)
[4]新時代地熱資源勘查開發(fā)問題研究[J]. 盧予北,李藝,盧瑋,李貴亮,陳瑩,王攀科.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18(03)
[5]基于圍巖本體Mogi-Coulomb強度準則的層理性巖層斜井井壁穩(wěn)定模型[J]. 丁立欽,王志喬,呂建國,孫元帝.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7(03)
[6]“鉆探+”在民生地質(zhì)工作中的作用與地位[J]. 吳燁,王建華,盧予北.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16(11)
[7]高溫巖體熱能開發(fā)及鉆進技術(shù)[J]. 張偉.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16(10)
[8]河南中牟頁巖氣區(qū)塊地層特征及鉆探問題研究[J]. 盧予北,陳瑩,申云飛.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16(07)
[9]干熱巖地熱能研究與開發(fā)的若干重大問題[J]. 李德威,王焰新.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15(11)
[10]地熱井開發(fā)現(xiàn)狀分析及前景展望[J]. 劉波. 石化技術(shù). 2015(04)
本文編號:3481073
【文章來源】: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20,47(09)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河南省地質(zhì)構(gòu)造圖
河南省水熱型地熱資源成因模式
表4 不同口徑和地層機械鉆速統(tǒng)計Table 4 Rate of penetration at different drill diameter and in different formation m/h 鉆孔口徑/mm 粘土、粘土夾礫石 潮濕粘土、砂土 泥巖 砂巖 155 87 72 21.6 42.6 205 57 43 13.4 32.0圖4 氣舉反循環(huán)鉆進返出的巖屑(孔深1600 m)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質(zhì)鉆探廢棄沖洗液污染特性及脫穩(wěn)技術(shù)研究[J]. 張統(tǒng)得,蔣炳,嚴君鳳.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20(04)
[2]深部地質(zhì)鉆探鉆遇弱面地層井孔圍巖穩(wěn)定分析[J]. 丁立欽,王志喬,凌雪,劉寶林.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20(04)
[3]地熱井鉆井液對井壁溫度分布的影響研究[J]. 胡童穎,董向宇,冉恒謙,任啟偉,高鵬舉,伍曉龍.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20(01)
[4]新時代地熱資源勘查開發(fā)問題研究[J]. 盧予北,李藝,盧瑋,李貴亮,陳瑩,王攀科.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18(03)
[5]基于圍巖本體Mogi-Coulomb強度準則的層理性巖層斜井井壁穩(wěn)定模型[J]. 丁立欽,王志喬,呂建國,孫元帝.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7(03)
[6]“鉆探+”在民生地質(zhì)工作中的作用與地位[J]. 吳燁,王建華,盧予北.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16(11)
[7]高溫巖體熱能開發(fā)及鉆進技術(shù)[J]. 張偉.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16(10)
[8]河南中牟頁巖氣區(qū)塊地層特征及鉆探問題研究[J]. 盧予北,陳瑩,申云飛.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16(07)
[9]干熱巖地熱能研究與開發(fā)的若干重大問題[J]. 李德威,王焰新.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15(11)
[10]地熱井開發(fā)現(xiàn)狀分析及前景展望[J]. 劉波. 石化技術(shù). 2015(04)
本文編號:34810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4810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