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地球物理論文 >

金沙江-紅河斷裂帶溫泉氣體地球化學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6-19 16:52
  金沙江-紅河斷裂帶是青藏高原東南緣地熱活動強烈、地震活動水平高、各種礦產(chǎn)豐富的深大斷裂帶。為了探索該斷裂帶的溫泉氣體地球化學時空變化特征,2015年3月~2019年7月,經(jīng)過5次野外考察,采集了54個溫泉逸出氣體樣品,對其化學組分和氦、氖與碳的同位素變化的測試結果表明:(1)金沙江-紅河斷裂帶內溫泉氣體氦同位素比值(3He/4He)變化范圍是0.04~0.62Ra(Ra=空氣3He/4He=1.39×10-6),計算獲得的幔源氦最大比例達到7.5%,揭示該斷裂帶內的地質流體主要來自于殼源,幔源氦有從北向南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以CO2為主要組分的溫泉,其δ13CCO2值變化范圍是-23.6‰~-1.9‰(vs. PDB)。結合區(qū)域地質條件分析,這些CO2主要來自三疊系灰?guī)r,所占比例范圍是70.1%~89.7%,而幔源CO2的比例最高可以達到4.2%。(2)金沙江-紅河斷裂帶溫泉氣體的氫氣濃度和氦同位素在三處斷裂交匯區(qū)都出現(xiàn)高峰值,分別是金沙江斷裂與巴塘斷裂、中甸斷裂與紅河斷裂、紅河斷裂與小江斷裂和奠邊府斷裂的交匯處。與區(qū)域地震活動性的對比分析結果表明,金沙江-紅河斷裂帶內深部流體上涌相對強烈... 

【文章來源】:巖石學報. 2020,36(07)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頁數(shù)】:18 頁

【部分圖文】:

金沙江-紅河斷裂帶溫泉氣體地球化學特征


金沙江-紅河斷裂溫泉氣體采樣點分布圖

關系圖,溫泉,幔源,氣體


金沙江-紅河斷裂帶溫泉氣樣品的3He/4He值均小于0.7Ra,表現(xiàn)出典型殼源氦的特征。幔源、殼源和空氣中的He各自具有特征的3He/4He比值,分別為(1.1×10-5~1.4×10-5、2×10-8和1.39×10-6(Mamyrin et al.,1970;Ozima and Podosek,1983)。對3He/4He值進行大氣校正(Rc/Ra)后可以計算出幔源He的百分比(Sano and Wakita,1985)。金沙江-紅河斷裂帶溫泉幔源氦的比例平均值范圍是0~7.5%,因此,溫泉氣體中氦主要是地殼來源(圖3、表2)。有29個溫泉氣體中有明顯的幔源氦(平均值>2%)(表2)。在火山地區(qū)很容易能觀察到大量的幔源氦,如騰沖火山(趙慈平等,2012)和五大連池火山(Xu et al.,2013),然而,在金沙江-紅河斷裂帶沒有新生代的活火山,不可能是火山地區(qū)幔源氦釋放。金沙江-紅河斷裂帶為幔源氦向上運移提供了很好的通道;幔源氦沿著深大斷裂向上運移過程中,被來自殼源氦的稀釋,這個現(xiàn)象在鮮水河斷裂帶也同樣觀察到(Zhou et al.,2015)。另外,金沙江-紅河斷裂帶內廣泛發(fā)育的新生代富堿侵入巖和鉀質火山巖鋰含量范圍在4.7×10-6~33.2×10-6(Tran et al.,2014),幔源氦也不可能是6Li的衰變產(chǎn)生的3He和核彈爆炸過程中氚衰變產(chǎn)生的3He(Yokoyama et al.,1999)。在金沙江-紅河斷裂帶氦同位素相對較高的區(qū)域是幔源氦沿斷裂向上逸散到地表的結果。圖3 54個溫泉氣體中3He/4He與4He/20Ne比值平均值的關系圖

關系圖,溫泉,氣體,百分比


54個溫泉氣體中3He/4He與4He/20Ne比值平均值的關系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藏高原東南緣地震各向異性及其深部構造意義[J]. 高原,石玉濤,王瓊.  地球物理學報. 2020(03)
[2]青藏高原東南緣熱流估算及與地震活動相關性分析[J]. 唐晗晗,郭良輝,方圓.  地球物理學報. 2020(03)
[3]滇西三江構造帶電性結構特征——以福貢—巧家剖面為例[J]. 羅愫,于常青,張剛,李德偉,瞿辰,張慧民,田鎮(zhèn)瑜,皇健.  地球物理學報. 2020(03)
[4]云南哀牢山-紅河斷裂帶南段新生代富堿斑巖巖石成因和地質意義[J]. 武精凱,趙志丹,楊逸云,雷杭山,苗壯,劉棟,朱弟成,喻學惠.  巖石學報. 2019(02)
[5]川滇地區(qū)莫霍面深度和地殼厚度[J]. 徐志萍,王夫運,姜磊,徐順強,唐淋.  地震地質. 2018(06)
[6]印度陸塊新生代兩次仰沖事件及其構造驅動機制:論印度洋、特提斯和歐亞板塊相互作用[J]. 王二七,孟愷,許光,樊春,蘇哲.  巖石學報. 2018(07)
[7]國家川滇實驗場地震地表破裂帶分布圖編制[J]. 吳熙彥,徐錫偉,于貴華,程佳,陳桂華,安艷芬,王啟欣.  地震地質. 2018(01)
[8]青藏高原東緣的地殼流及動力過程[J]. 朱介壽,王緒本,楊宜海,范軍,程先瓊.  地球物理學報. 2017 (06)
[9]小江斷裂帶南段全新世活動的地質地貌證據(jù)與滑動速率[J]. 韓竹軍,董紹鵬,毛澤斌,呼楠,譚錫斌,袁仁茂,郭鵬.  地震地質. 2017(01)
[10]滇西牟定—香格里拉電性剖面及深部構造[J]. 李文軍,邵志剛,聞學澤,王啟欣,王根成,張營,蔣長勝,王武星.  地球物理學報. 2016(01)



本文編號:32381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2381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7e4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