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球姜生殖資源配置模式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17:29
紅球姜(Zingiber zerumbet)是姜科(Zingiberaceae)重要的觀賞花卉,其球果狀花序形狀奇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其在園林、園藝方面的應用還很少。目前對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較貧乏,尤其是生殖生態(tài)學特性方面。本文通過測定紅球姜植株形態(tài)大小、花部構件大小及其生物量、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花粉量和胚珠數,對其生殖資源配置模式進行研究,探討其生殖生態(tài)學策略,為紅球姜的引種馴化、繁殖保育、園林應用等提供理論參考。主要結果如下:(1)對紅球姜植株形態(tài)大小、花部構件大小及其生物量的研究表明:紅球姜在居群內和居群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態(tài)差異,居群間的形態(tài)差異與地理距離無關;花序不同部位單花生物量整體表現(xiàn)為中部和基部>頂部,且頂部花偏雄性分配,基部花偏雌性分配;花部構件的生物量與各構件大小存在一定相關性;植株主要形態(tài)大小與株高存在顯著正相關。(2)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配置的檢測結果表明:花序不同部位單花花蜜量和糖量均為基部>中部>頂部,且差異均顯著;花序不同部位糖濃度大小也為基部>中部>頂部,但中部與基部糖濃度間差異不顯著性,均與頂部差異顯著。(3)花粉...
【文章來源】: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廣東省
【文章頁數】: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姜科植物的園林觀賞價值及研究現(xiàn)狀
1.1.1 姜科植物的園林觀賞價值
1.1.2 姜科園林植物的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
1.2 生殖生態(tài)學的研究概況
1.2.1 生殖生態(tài)學研究概述
1.2.2 生殖分配研究概述
1.2.3 性資源配置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研究內容與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植株大小的測量
2.2.2 花部構件大小的測量
2.2.3 花部構件生物量的測定
2.2.4 花蜜分泌量及含糖量的測定
2.2.5 花粉量和胚珠數的測定
2.2.6 數據處理分析
第三章 花部構件形態(tài)大小與生物量的配置
3.1 研究材料與地點
3.2 紅球姜的植株和花部形態(tài)大小
3.2.1 紅球姜植株大小
3.2.2 花部構件的形態(tài)大小
3.3 花部構件生物量的配置
3.3.1 單花花部構件生物量配置情況
3.3.2 不同居群花部構件生物量比較
3.3.3 花序不同部位花花部構件生物量比較
3.3.4 相關性分析
3.4 討論
3.4.1 紅球姜的形態(tài)多樣性
3.4.2 紅球姜花部構件的生物量配置
第四章 花蜜量及其含糖量的配置
4.1 研究材料與地點
4.2 紅球姜花蜜分泌日變化節(jié)律
4.3 不同居群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的比較
4.4 花序不同部位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的比較
4.4.1 紅球姜花序不同部位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的比較
4.4.2 不同居群花序不同部位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的比較
4.5 單花花蜜量和糖量與近緣種的比較
4.6 討論
第五章 花粉與胚珠的配置
5.1 研究材料與地點
5.2 單花花粉與胚珠的配置
5.3 不同居群花粉與胚珠的配置比較
5.4 花序不同部位花粉與胚珠的配置比較
5.4.1 紅球姜花序不同部位花粉與胚珠的配置比較
5.4.2 不同居群花序不同部位花粉與胚珠的配置比較
5.5 相關性分析
5.6 討論
5.6.1 雌雄性資源的配置策略及可能機制
5.6.2 紅球姜的P/O及與近緣種的比較
第六章 胚珠在子房各室的配置
6.1 研究材料與地點
6.2 紅球姜胚珠在子房各室的配置
6.2.1 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2.2 不同居群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2.3 花序不同部位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3 兩近緣種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情況
6.3.1 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3.2 不同居群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3.3 花序不同部位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4 討論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1.1 紅球姜植株的形態(tài)多樣性
7.1.2 紅球姜花部生物量配置模式
7.1.3 紅球姜花蜜量和糖量的配置模式
7.1.4 紅球姜雌雄(花粉/胚珠)的配置模式及與繁育系統(tǒng)的關系
7.1.5 紅球姜子房單室胚珠的配置模式及與近緣種的比較
7.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外紅球姜臨床應用進展[J]. 范青海,張偉強,何強,王薇,湯小虎.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4(10)
[2]喜樹花序內性別表達及性別分配[J]. 徐申林,劉文哲.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1(12)
[3]紅球姜核型分析[J]. 趙麗娟,吳勛.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1(11)
[4]位置效應對喉毛花(龍膽科)的花特征和繁殖成功的影響[J]. 張嬋,胡莉娟,王赟,段元文,楊永平. 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 2011(05)
[5]紅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依賴個體大小的性分配研究[J]. 陳智發(fā),高江云. 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5)
[6]姜科植物花卉應用現(xiàn)狀及開發(fā)前景[J]. 路國輝,王英強. 北方園藝. 2011(10)
[7]大百合大小依賴的性分配[J]. 李燕,薛林,劉虹君,操國興.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2)
[8]多年生龍膽屬植物個體大小與花期資源分配研究[J]. 梁艷,張小翠,陳學林. 西北植物學報. 2008(12)
[9]瀕危植物金花茶果實、種子形態(tài)分化[J]. 柴勝豐,韋霄,蔣運生,陳宗游,漆小雪,王滿蓮. 生態(tài)學雜志. 2008(11)
[10]十種姜科植物的染色體數目研究[J]. 李維秀,陳進. 廣西植物. 2008(05)
博士論文
[1]姜科植物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D]. 高江云.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2008
碩士論文
[1]中國郁金香屬植物物候特征及居群形態(tài)分化[D]. 梅莉娟.新疆農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00098
【文章來源】: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廣東省
【文章頁數】: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姜科植物的園林觀賞價值及研究現(xiàn)狀
1.1.1 姜科植物的園林觀賞價值
1.1.2 姜科園林植物的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
1.2 生殖生態(tài)學的研究概況
1.2.1 生殖生態(tài)學研究概述
1.2.2 生殖分配研究概述
1.2.3 性資源配置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研究內容與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植株大小的測量
2.2.2 花部構件大小的測量
2.2.3 花部構件生物量的測定
2.2.4 花蜜分泌量及含糖量的測定
2.2.5 花粉量和胚珠數的測定
2.2.6 數據處理分析
第三章 花部構件形態(tài)大小與生物量的配置
3.1 研究材料與地點
3.2 紅球姜的植株和花部形態(tài)大小
3.2.1 紅球姜植株大小
3.2.2 花部構件的形態(tài)大小
3.3 花部構件生物量的配置
3.3.1 單花花部構件生物量配置情況
3.3.2 不同居群花部構件生物量比較
3.3.3 花序不同部位花花部構件生物量比較
3.3.4 相關性分析
3.4 討論
3.4.1 紅球姜的形態(tài)多樣性
3.4.2 紅球姜花部構件的生物量配置
第四章 花蜜量及其含糖量的配置
4.1 研究材料與地點
4.2 紅球姜花蜜分泌日變化節(jié)律
4.3 不同居群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的比較
4.4 花序不同部位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的比較
4.4.1 紅球姜花序不同部位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的比較
4.4.2 不同居群花序不同部位花蜜分泌量及其含糖量的比較
4.5 單花花蜜量和糖量與近緣種的比較
4.6 討論
第五章 花粉與胚珠的配置
5.1 研究材料與地點
5.2 單花花粉與胚珠的配置
5.3 不同居群花粉與胚珠的配置比較
5.4 花序不同部位花粉與胚珠的配置比較
5.4.1 紅球姜花序不同部位花粉與胚珠的配置比較
5.4.2 不同居群花序不同部位花粉與胚珠的配置比較
5.5 相關性分析
5.6 討論
5.6.1 雌雄性資源的配置策略及可能機制
5.6.2 紅球姜的P/O及與近緣種的比較
第六章 胚珠在子房各室的配置
6.1 研究材料與地點
6.2 紅球姜胚珠在子房各室的配置
6.2.1 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2.2 不同居群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2.3 花序不同部位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3 兩近緣種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情況
6.3.1 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3.2 不同居群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3.3 花序不同部位胚珠在子房各室的分配
6.4 討論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1.1 紅球姜植株的形態(tài)多樣性
7.1.2 紅球姜花部生物量配置模式
7.1.3 紅球姜花蜜量和糖量的配置模式
7.1.4 紅球姜雌雄(花粉/胚珠)的配置模式及與繁育系統(tǒng)的關系
7.1.5 紅球姜子房單室胚珠的配置模式及與近緣種的比較
7.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外紅球姜臨床應用進展[J]. 范青海,張偉強,何強,王薇,湯小虎.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4(10)
[2]喜樹花序內性別表達及性別分配[J]. 徐申林,劉文哲.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1(12)
[3]紅球姜核型分析[J]. 趙麗娟,吳勛.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1(11)
[4]位置效應對喉毛花(龍膽科)的花特征和繁殖成功的影響[J]. 張嬋,胡莉娟,王赟,段元文,楊永平. 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 2011(05)
[5]紅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依賴個體大小的性分配研究[J]. 陳智發(fā),高江云. 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5)
[6]姜科植物花卉應用現(xiàn)狀及開發(fā)前景[J]. 路國輝,王英強. 北方園藝. 2011(10)
[7]大百合大小依賴的性分配[J]. 李燕,薛林,劉虹君,操國興.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2)
[8]多年生龍膽屬植物個體大小與花期資源分配研究[J]. 梁艷,張小翠,陳學林. 西北植物學報. 2008(12)
[9]瀕危植物金花茶果實、種子形態(tài)分化[J]. 柴勝豐,韋霄,蔣運生,陳宗游,漆小雪,王滿蓮. 生態(tài)學雜志. 2008(11)
[10]十種姜科植物的染色體數目研究[J]. 李維秀,陳進. 廣西植物. 2008(05)
博士論文
[1]姜科植物繁殖生態(tài)學研究[D]. 高江云.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2008
碩士論文
[1]中國郁金香屬植物物候特征及居群形態(tài)分化[D]. 梅莉娟.新疆農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000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32000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