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所與三峽和葛洲壩水利工程中的魚類保護
發(fā)布時間:2023-02-21 14:48
葛洲壩和三峽水利樞紐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水電工程,對長江中下游防洪、發(fā)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產生了巨大的綜合效益。如何減輕葛洲壩-三峽工程對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及水生生物的影響經歷了漫長而激烈的論證過程。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水生所")自始至終參加了這兩個工程的水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評價和魚類保護工作,并且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葛洲壩工程的救魚對象討論中,水生所指出救魚的主要對象是中華鱘;在救魚的措施方面,水生所科學論證了葛洲壩工程不必修建過魚設施,中華鱘在葛洲壩下能夠自然繁殖,中華鱘的救護措施以人工繁殖放流和產卵場的保護為主。在葛洲壩工程建設后,水生所進一步預測了三峽工程對長江珍稀特有魚類、重要經濟魚類以及漁業(yè)的影響,并且建議在赤水河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作為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的庇護所;提出最早的生態(tài)調度想法,通過三峽水庫的調度形成人造洪峰,刺激"四大家魚"產卵等等。實踐證明,水生所做出的工程影響評價和魚類保護建議是科學的、符合客觀實際的,對國家的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頁數】:5 頁
本文編號:3747678
【文章頁數】:5 頁
本文編號:37476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37476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