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兩種林蛙耐寒能力比較研究——黑龍江林蛙較東北林蛙耐寒的新證據(jù)
發(fā)布時間:2022-01-12 21:50
為了比較分布在黑龍江省的東北林蛙(Rana dybowskii)和黑龍江林蛙(Rana amurensis)的耐寒能力,試驗測定了低溫及低溫持續(xù)時間對兩種林蛙存活率的影響,低溫下兩種林蛙的過冷卻點及血糖水平,比較并分析了兩種林蛙的耐寒能力。結(jié)果表明:在潮濕環(huán)境中,東北林蛙和黑龍江林蛙能較長時間(≥10 d)耐受的最低溫度分別為-1℃和-2℃;在低溫脅迫下,黑龍江林蛙與東北林蛙均可通過升高機體血糖水平維持較低的過冷卻點免受冰凍,但黑龍江林蛙可通過保持更高水平的血糖維持更低的過冷卻點。說明黑龍江林蛙比東北林蛙具有更強的耐寒能力,因而其地理分布的最北緯度界限也明顯較高。
【文章來源】: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低溫及其持續(xù)時間對東北林蛙存活率的影響
低溫及其持續(xù)時間對黑龍江林蛙存活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在相同溫度下東北林蛙雌雄性之間過冷卻點差異不顯著(P>0.05),但不同溫度組間差異顯著(P<0.05),-1 ℃組可低至-2.6 ℃。在相同溫度下黑龍江林蛙雌雄性之間過冷卻點差異也不顯著(P>0.05),但不同溫度組間差異顯著(P<0.05),-1 ℃組可低至-3.6 ℃。黑龍江林蛙與東北林蛙相比,無論雌雄性,在20 ℃下過冷卻點差異不顯著(P>0.05);但在-1 ℃下黑龍江林蛙的過冷卻點顯著低于東北林蛙(P<0.05)。3.3 兩種林蛙血糖含量的比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低溫馴化對東北林蛙過冷卻點及結(jié)冰點的影響[J]. 楊斌,袁一田,陳晨,肖向紅,黃璞祎,柴龍會. 野生動物學報. 2017(03)
[2]黑龍江省兩種林蛙的分布及保護現(xiàn)狀[J]. 佘寬,劉鵬.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9(03)
[3]桔小實蠅不同發(fā)育階段過冷卻點的測定[J]. 侯柏華,張潤杰. 昆蟲學報. 2007(06)
[4]哈士蟆油成分研究的進展[J]. 范玉林,崔香順,姚玉霞,衛(wèi)功慶.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1996(03)
碩士論文
[1]黑龍江省東北林蛙低溫耐受機制的初步研究[D]. 楊翠軍.東北林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85503
【文章來源】:黑龍江畜牧獸醫(yī).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低溫及其持續(xù)時間對東北林蛙存活率的影響
低溫及其持續(xù)時間對黑龍江林蛙存活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在相同溫度下東北林蛙雌雄性之間過冷卻點差異不顯著(P>0.05),但不同溫度組間差異顯著(P<0.05),-1 ℃組可低至-2.6 ℃。在相同溫度下黑龍江林蛙雌雄性之間過冷卻點差異也不顯著(P>0.05),但不同溫度組間差異顯著(P<0.05),-1 ℃組可低至-3.6 ℃。黑龍江林蛙與東北林蛙相比,無論雌雄性,在20 ℃下過冷卻點差異不顯著(P>0.05);但在-1 ℃下黑龍江林蛙的過冷卻點顯著低于東北林蛙(P<0.05)。3.3 兩種林蛙血糖含量的比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低溫馴化對東北林蛙過冷卻點及結(jié)冰點的影響[J]. 楊斌,袁一田,陳晨,肖向紅,黃璞祎,柴龍會. 野生動物學報. 2017(03)
[2]黑龍江省兩種林蛙的分布及保護現(xiàn)狀[J]. 佘寬,劉鵬.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9(03)
[3]桔小實蠅不同發(fā)育階段過冷卻點的測定[J]. 侯柏華,張潤杰. 昆蟲學報. 2007(06)
[4]哈士蟆油成分研究的進展[J]. 范玉林,崔香順,姚玉霞,衛(wèi)功慶.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1996(03)
碩士論文
[1]黑龍江省東北林蛙低溫耐受機制的初步研究[D]. 楊翠軍.東北林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855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35855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