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中部大眼金槍魚耳石形態(tài)及微量元素
發(fā)布時間:2021-06-21 06:59
大眼金槍魚是太平洋中部延繩釣漁業(yè)的主要漁獲物之一。研究中部太平洋大眼金槍魚的耳石形態(tài)和微化學有利于掌握其種群結構、年齡與生長和洄游生活史。本文利用2015年4月11日—2015年9月4由浙江豐匯遠洋漁業(yè)有限公司“豐匯17”號在太平洋中部海域(3oS—11oS、155oW—143oW)調(diào)查期間采集的大眼金槍魚耳石來研究其形態(tài)、年齡與生長和微量元素。本次共采集了202尾大眼金槍魚的生物學數(shù)據(jù),其中雌性83尾,雄性119尾,包括叉長(cm)和體重(kg),從中采集了70尾大眼金槍魚的耳石進行研究,其中雌性30尾,雄性40尾。研究結果如下:(1)叉長與體重之間呈冪指數(shù)關系,關系式為(W=4.8390*10-5FL2.7602,R2=0.9609,FL為叉長(cm),W為體重(kg),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雌雄個體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2)通過對耳石外形結構分析得出耳石整體呈彎曲狀,表面不平整,有許多晶體存在。大眼金槍魚耳石可以分成四個部分(背區(qū),翼區(qū),吻區(qū),側區(qū)),吻區(qū)和側區(qū)的分界線不明顯。耳石表面具有3條明顯的溝壑,這3條溝壑相交于一...
【文章來源】: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樣本采集站點Fig.2-1Samplingsites
圖 2-2 太平洋中部大眼金槍魚耳石形態(tài)和測量參數(shù)示意圖Fig.2-2 Scheme of otolith dome for Thunnus obesus in theCentral Pacific Ocean.2.1.1 數(shù)據(jù)分析利用配對樣品t檢驗對采集的大眼金槍魚左右耳石外部形態(tài)參數(shù)間的差異比較,判斷左右耳石外部形態(tài)參數(shù)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利用 SPSS 對測耳石外部形態(tài)參數(shù)進行主成分分析,研究耳石外部形態(tài)各參數(shù)與耳石整體間系;應用不同的函數(shù)對叉長(FL)與耳石各形態(tài)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進行擬合,公式如下:
圖 2-3 耳石橫截面示意圖Fig.Transversely sectioned slice of the otolith2.2.2.1 數(shù)據(jù)分析(1)叉長、體重與耳石參數(shù)的關系鑒定大眼金槍魚年齡的前提是所用的樣品(耳石、脊椎骨、鱗片等)的生長與測量的大眼金槍魚的生長成正比。將叉長與耳石全長、叉長與長臂長、體重與耳石重量進行擬合,得出擬合方程。(2)精準度的評估一般用總吻合率(Total Concordance,TC)、變異系數(shù)(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平均百分比誤差(Average Percentage Error,APE)這三種方法進行年齡鑒定精準度的判讀[50]。TC 是最為普遍的一種評估精準度的方法,是指在讀取大眼金槍魚年輪時不同的人讀取結果相同的百分比。TC 方程: = 100% =1(2-6)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北太平洋柔魚耳石微量元素[J]. 陸化杰,陳新軍,馬金.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4(08)
[2]馬紹爾群島海域大眼金槍魚耳石形態(tài)[J]. 宋利明,呂凱凱,楊嘉樑,胡振新.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2(05)
[3]哥斯達黎加外海莖柔魚耳石形態(tài)學分析[J]. 賈濤,陳新軍,李綱,陸化杰,劉必林,馬金. 水產(chǎn)學報. 2010(11)
[4]基于矢耳石形態(tài)特征的中國鱭屬魚類種類識別[J]. 郭弘藝,魏凱,唐文喬,吳嘉敏,陳文銀. 動物分類學報. 2010(01)
[5]青島海域小眼綠鰭魚耳石形態(tài)的初步研究[J]. 張曉霞,葉振江,王英俊,高東奎,楊永桓.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
[6]魚類年齡鑒定研究概況[J]. 張學健,程家驊. 海洋漁業(yè). 2009(01)
[7]橄欖石中Ni、Ca、Mn含量的電子探針與激光等離子體質(zhì)譜準確分析[J]. 鄭曙,胡兆初,史玉芳.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09(01)
[8]自然種群唐魚的耳石、日齡與生長[J]. 史方,林小濤,孫軍,劉漢生,陳國柱. 生態(tài)學雜志. 2008(12)
[9]魚類耳石研究和應用進展[J]. 廖銳,區(qū)又君. 南方水產(chǎn). 2008(01)
[10]中國鱭屬魚類的矢耳石形態(tài)特征[J]. 郭弘藝,唐文喬,魏凱,胡雪蓮. 動物學雜志. 2007(01)
碩士論文
[1]印度洋中南部大眼金槍魚年齡與生長研究[D]. 李鳳瑩.上海海洋大學 2014
[2]馬紹爾群島海域大眼金槍魚(Thunnus obesus)年齡與生長研究[D]. 呂凱凱.上海海洋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40217
【文章來源】: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樣本采集站點Fig.2-1Samplingsites
圖 2-2 太平洋中部大眼金槍魚耳石形態(tài)和測量參數(shù)示意圖Fig.2-2 Scheme of otolith dome for Thunnus obesus in theCentral Pacific Ocean.2.1.1 數(shù)據(jù)分析利用配對樣品t檢驗對采集的大眼金槍魚左右耳石外部形態(tài)參數(shù)間的差異比較,判斷左右耳石外部形態(tài)參數(shù)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利用 SPSS 對測耳石外部形態(tài)參數(shù)進行主成分分析,研究耳石外部形態(tài)各參數(shù)與耳石整體間系;應用不同的函數(shù)對叉長(FL)與耳石各形態(tài)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進行擬合,公式如下:
圖 2-3 耳石橫截面示意圖Fig.Transversely sectioned slice of the otolith2.2.2.1 數(shù)據(jù)分析(1)叉長、體重與耳石參數(shù)的關系鑒定大眼金槍魚年齡的前提是所用的樣品(耳石、脊椎骨、鱗片等)的生長與測量的大眼金槍魚的生長成正比。將叉長與耳石全長、叉長與長臂長、體重與耳石重量進行擬合,得出擬合方程。(2)精準度的評估一般用總吻合率(Total Concordance,TC)、變異系數(shù)(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平均百分比誤差(Average Percentage Error,APE)這三種方法進行年齡鑒定精準度的判讀[50]。TC 是最為普遍的一種評估精準度的方法,是指在讀取大眼金槍魚年輪時不同的人讀取結果相同的百分比。TC 方程: = 100% =1(2-6)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北太平洋柔魚耳石微量元素[J]. 陸化杰,陳新軍,馬金.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4(08)
[2]馬紹爾群島海域大眼金槍魚耳石形態(tài)[J]. 宋利明,呂凱凱,楊嘉樑,胡振新.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2(05)
[3]哥斯達黎加外海莖柔魚耳石形態(tài)學分析[J]. 賈濤,陳新軍,李綱,陸化杰,劉必林,馬金. 水產(chǎn)學報. 2010(11)
[4]基于矢耳石形態(tài)特征的中國鱭屬魚類種類識別[J]. 郭弘藝,魏凱,唐文喬,吳嘉敏,陳文銀. 動物分類學報. 2010(01)
[5]青島海域小眼綠鰭魚耳石形態(tài)的初步研究[J]. 張曉霞,葉振江,王英俊,高東奎,楊永桓.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
[6]魚類年齡鑒定研究概況[J]. 張學健,程家驊. 海洋漁業(yè). 2009(01)
[7]橄欖石中Ni、Ca、Mn含量的電子探針與激光等離子體質(zhì)譜準確分析[J]. 鄭曙,胡兆初,史玉芳.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09(01)
[8]自然種群唐魚的耳石、日齡與生長[J]. 史方,林小濤,孫軍,劉漢生,陳國柱. 生態(tài)學雜志. 2008(12)
[9]魚類耳石研究和應用進展[J]. 廖銳,區(qū)又君. 南方水產(chǎn). 2008(01)
[10]中國鱭屬魚類的矢耳石形態(tài)特征[J]. 郭弘藝,唐文喬,魏凱,胡雪蓮. 動物學雜志. 2007(01)
碩士論文
[1]印度洋中南部大眼金槍魚年齡與生長研究[D]. 李鳳瑩.上海海洋大學 2014
[2]馬紹爾群島海域大眼金槍魚(Thunnus obesus)年齡與生長研究[D]. 呂凱凱.上海海洋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402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32402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