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淡水魚類幼魚游泳能力的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03:16
為了探討棲息于不同生境中魚類的游泳能力和偏好游泳速度及其生理機制,本研究以中華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異育銀鯽(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巖原鯉(Procypris rabaudi)、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和胭脂魚(Myxocryprinus asiaticus) 5種魚的幼魚為對象,在(25±1)℃條件下測定了5種魚類的標準代謝率(SMR)、最大代謝率(MMR)、有氧代謝范圍(MS)、臨界游泳速度(Ucrit)、最大勻加速游泳速度(Ucat)和偏好游泳速度(Upref)。結果發(fā)現(xiàn):5種實驗魚中,中華倒刺鲃的游泳能力最強,游泳能力較差的為青魚和胭脂魚; 5種魚之間的代謝和游泳能力差異顯著,其偏好游泳速度主要集中在(10~24.5cm·s-1)區(qū)域。研究表明,魚類游泳能力的種間差異可能主要由心鰓系統(tǒng)相關的呼吸能力和體型相關的游泳效率所決定。本研究提供的有關魚類游泳能力、偏好游泳速度等資料對于魚道設計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文章來源】:生態(tài)學雜志. 2020,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魚來源與馴養(yǎng)
1.2 實驗方案
1.3 測定方法與實驗參數(shù)
1.3.1 SMR的測定
1.3.2 Ucrit和MMR的測定
1.3.3 Ucat的測定
1.3.4 Upref的測定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魚的SMR、MMR和MS比較
2.2 實驗魚的Ucrit和Ucat比較
2.3 實驗魚在不同流速區(qū)域中Pt比較以及種間偏好游泳速度比較
3 討論
3.1 五種魚的游泳能力比較及其能量代謝特征
3.2 五種魚的偏好游泳速度選擇及其與游泳能力的關聯(liá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鯉科魚類的流速選擇及其與食性的關系[J]. 吳青怡,曾令清,曹振東,彭姜嵐,付世建. 水產學報. 2015(12)
[2]鳊魚和寬鰭鱲幼魚流速選擇與運動能量代謝特征的關聯(lián)[J]. 吳青怡,曹振東,付世建. 生態(tài)學報. 2016(13)
本文編號:3174565
【文章來源】:生態(tài)學雜志. 2020,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魚來源與馴養(yǎng)
1.2 實驗方案
1.3 測定方法與實驗參數(shù)
1.3.1 SMR的測定
1.3.2 Ucrit和MMR的測定
1.3.3 Ucat的測定
1.3.4 Upref的測定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魚的SMR、MMR和MS比較
2.2 實驗魚的Ucrit和Ucat比較
2.3 實驗魚在不同流速區(qū)域中Pt比較以及種間偏好游泳速度比較
3 討論
3.1 五種魚的游泳能力比較及其能量代謝特征
3.2 五種魚的偏好游泳速度選擇及其與游泳能力的關聯(liá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鯉科魚類的流速選擇及其與食性的關系[J]. 吳青怡,曾令清,曹振東,彭姜嵐,付世建. 水產學報. 2015(12)
[2]鳊魚和寬鰭鱲幼魚流速選擇與運動能量代謝特征的關聯(lián)[J]. 吳青怡,曹振東,付世建. 生態(tài)學報. 2016(13)
本文編號:31745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31745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