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乳球菌JCM5805對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長、腸道菌群和無乳鏈球菌抗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1-08 10:48
羅非魚是我國淡水養(yǎng)殖的主要對象之一,但近年來,高死亡率的鏈球菌病給羅非魚養(yǎng)殖業(yè)帶來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益生菌(尤其是拮抗益生菌)能通過競爭排斥降低宿主體內(nèi)致病菌的存在、提供營養(yǎng)以及酶促進宿主的生長、通過免疫刺激加強宿主自身的免疫反應,并且不會產(chǎn)生二次污染問題。鑒于此,獲得適合于羅非魚養(yǎng)殖的無乳鏈球菌拮抗益生菌對于提高羅非魚抗病力、減少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研究以尼羅羅非魚為養(yǎng)殖對象,將初篩獲得的具有特殊拮抗活性的潛在益生型菌株應用于尼羅羅非魚養(yǎng)殖中,探究其對尼羅羅非魚的益生效果,從魚類生長、存活、免疫、拮抗病原菌能力、腸道微生物菌群結(jié)構(gòu)等多角度進行綜合評價,為后續(xù)商業(yè)化推廣和應用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chǔ)。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1、將經(jīng)過初篩獲得的4株拮抗菌應用于尼羅羅非魚稚魚期。投喂尼羅羅非魚稚魚(0.20±0.05 g)6周后,益生菌補充組繼續(xù)投喂基礎(chǔ)日糧(不含益生菌)1周用于腸道微生物群落研究。該實驗在21個50L的養(yǎng)殖箱中進行,每箱放置60尾尼羅羅非魚,每天兩次飽食投喂。LR+LL組和LL組增重(WG)和飼料轉(zhuǎn)化率(FCR)及LL組存活率顯著提高(P<0.05)。...
【文章來源】:廣東海洋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16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機制
乳酸乳球菌 JCM5805 對尼羅羅非魚生長、腸道菌群和無乳鏈球菌抗性的影響Camp 等人利用斑馬魚模型來定義脂蛋白酯酶循環(huán)抑制劑即血管生成素樣 4 的表達[135]。結(jié)果表明,斑馬魚 angptl4 基因在微生物群定植后的腸上皮細胞中被特異性抑制。這項研究為揭示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脂肪儲存提供了新的機制。腸道免疫系統(tǒng),也稱為腸道相關(guān)淋巴組織(GALT),不僅可以保護胃腸道免受傳染因子的影響,還可以調(diào)節(jié)胃腸道中的免疫系統(tǒng)。腸道微生物在 GALT 的發(fā)育和成熟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GALT 反過來介導多種宿主免疫功能。例如,腸上皮細胞處理來自腸道微生物群和腸道免疫系統(tǒng)的組合信息。他們獲得的細菌種類和免疫刺激類型決定了他們的激活狀態(tài)和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腸上皮細胞通過模式識別受體的表達來感知微生物群的組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識別受體之一是 Toll樣受體家族。這些受體能識別細菌脂多糖和其它特征性微生物分析,如病原體相關(guān)分子成分。Toll 樣受體通過激活信號傳導增加可溶性介質(zhì)表達從而啟動免疫應答。這些可溶性介質(zhì)可募集和調(diào)節(jié)免疫細胞和炎癥細胞,從而啟動或增強免疫防御反應(圖 1-2)[136]。
Table 2-3 Growth performance of tilapia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probiotics for 6 weeks*.處理組Treatments初始體重(g)IBW (g)增重(%)WG (%)飼料系數(shù)FCR存活率(%)SR (%)CK 0.19±0.02 2681.90±166.47a 1.39±0.05b 89.63±1.28aBS 0.20±0.02 2772.65±229.21a 1.33±0.07b 91.11±2.22aBS+BC 0.19±0.02 2919.07±256.48a 1.29±0.03b 90.37±1.70aBC 0.20±0.02 2998.3±184.81a 1.22±0.04b 91.85±1.70aLR 0.20±0.02 2772.65±229.21a 1.33±0.06b 90.74±1.28aLR+LL 0.19±0.02 3527.77±359.08b 1.07±0.04a 90.74±1.28aLL 0.20±0.02 3532.20±403.43b 1.04±0.02a 92.96±1.28b注:*表中同一行數(shù)據(jù)中不同字母上標表示顯著性差異(P<0.05)。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n=6)。Note: * In the same line, means with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 Data represent means ±SD (n = 6 fish).2.3.2 腸道形態(tài)學如圖 2-1 和表 2-4 所示,LL 組腸道微絨毛密度和長度顯著高于 CK 組(P<0.05)。LR+LL 組和 BC 組腸道微絨毛長度顯著高于 CK 組(P<0.05)。A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oles and relevance of mast cells in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J]. Yu Fang,Zou Xiang.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2016(04)
[2]一株能抑制羅非魚源無乳鏈球菌的反硝化芽孢桿菌的篩選鑒定[J]. 劉觀斌,王淼,盧邁新,可小麗,劉志剛,朱華平,高風英,曹建萌. 中國水產(chǎn)科學. 2016(01)
[3]益生菌對軍曹魚幼魚生長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響[J]. 何偉聰,董曉慧,譚北平,楊奇慧,遲淑艷,劉泓宇,章雙.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5(12)
[4]低DO條件下不同培養(yǎng)期顆粒污泥的PCR-DGGE分析[J]. 左金龍,姜黎明,王薇,劉志維,李彪,唐含清. 中國給水排水. 2015(15)
[5]枯草芽孢桿菌在羅非魚鏈球菌病綜合防控中的應用研究[J]. 劉觀斌,王淼,盧邁新,可小麗,劉志剛,朱華平,高風英,曹建萌.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5(13)
[6]金魚類志賀鄰單胞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 張培,朱愛華,胡秀彩,蘭云,李雪,沈曉靜,呂愛軍. 水產(chǎn)科學. 2015(06)
[7]飼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對吉富羅非魚幼魚生長性能、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 程遠,黃凱,黃秀蕓,鐘靈香,武林華,黃清,唐麗寧.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4(06)
[8]草魚致病性類志賀鄰單胞菌的分離與鑒定[J]. 胡錢東,林強,石存斌,付小哲,李寧求,劉禮輝,吳淑勤. 微生物學報. 2014(02)
[9]飼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對青魚生長、消化酶活性和魚體組成的影響[J]. 沈斌乾,陳建明,郭建林,潘茜,孫麗慧,葉金云. 水生生物學報. 2013(01)
[10]嗜酸乳酸菌對吉富羅非魚生長、非特異性免疫酶活性和腸道菌群的影響[J]. 劉小玲,曹俊明,鄺哲師,王國霞,吳春玉,付晶晶,莫文艷,黃燕華.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3(01)
碩士論文
[1]地衣芽孢桿菌KL6對鯉魚生產(chǎn)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D]. 劉陽.天津師范大學 2012
[2]枯草芽孢桿菌菌株CAB-1抑菌物質(zhì)的分離鑒定及活性分析[D]. 張曉云.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1
[3]餌料中添加芽孢桿菌對草魚生長的影響及機理探討[D]. 陳南南.浙江大學 2010
本文編號:2964460
【文章來源】:廣東海洋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16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機制
乳酸乳球菌 JCM5805 對尼羅羅非魚生長、腸道菌群和無乳鏈球菌抗性的影響Camp 等人利用斑馬魚模型來定義脂蛋白酯酶循環(huán)抑制劑即血管生成素樣 4 的表達[135]。結(jié)果表明,斑馬魚 angptl4 基因在微生物群定植后的腸上皮細胞中被特異性抑制。這項研究為揭示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脂肪儲存提供了新的機制。腸道免疫系統(tǒng),也稱為腸道相關(guān)淋巴組織(GALT),不僅可以保護胃腸道免受傳染因子的影響,還可以調(diào)節(jié)胃腸道中的免疫系統(tǒng)。腸道微生物在 GALT 的發(fā)育和成熟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GALT 反過來介導多種宿主免疫功能。例如,腸上皮細胞處理來自腸道微生物群和腸道免疫系統(tǒng)的組合信息。他們獲得的細菌種類和免疫刺激類型決定了他們的激活狀態(tài)和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腸上皮細胞通過模式識別受體的表達來感知微生物群的組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識別受體之一是 Toll樣受體家族。這些受體能識別細菌脂多糖和其它特征性微生物分析,如病原體相關(guān)分子成分。Toll 樣受體通過激活信號傳導增加可溶性介質(zhì)表達從而啟動免疫應答。這些可溶性介質(zhì)可募集和調(diào)節(jié)免疫細胞和炎癥細胞,從而啟動或增強免疫防御反應(圖 1-2)[136]。
Table 2-3 Growth performance of tilapia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probiotics for 6 weeks*.處理組Treatments初始體重(g)IBW (g)增重(%)WG (%)飼料系數(shù)FCR存活率(%)SR (%)CK 0.19±0.02 2681.90±166.47a 1.39±0.05b 89.63±1.28aBS 0.20±0.02 2772.65±229.21a 1.33±0.07b 91.11±2.22aBS+BC 0.19±0.02 2919.07±256.48a 1.29±0.03b 90.37±1.70aBC 0.20±0.02 2998.3±184.81a 1.22±0.04b 91.85±1.70aLR 0.20±0.02 2772.65±229.21a 1.33±0.06b 90.74±1.28aLR+LL 0.19±0.02 3527.77±359.08b 1.07±0.04a 90.74±1.28aLL 0.20±0.02 3532.20±403.43b 1.04±0.02a 92.96±1.28b注:*表中同一行數(shù)據(jù)中不同字母上標表示顯著性差異(P<0.05)。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n=6)。Note: * In the same line, means with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 Data represent means ±SD (n = 6 fish).2.3.2 腸道形態(tài)學如圖 2-1 和表 2-4 所示,LL 組腸道微絨毛密度和長度顯著高于 CK 組(P<0.05)。LR+LL 組和 BC 組腸道微絨毛長度顯著高于 CK 組(P<0.05)。A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oles and relevance of mast cells in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J]. Yu Fang,Zou Xiang.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2016(04)
[2]一株能抑制羅非魚源無乳鏈球菌的反硝化芽孢桿菌的篩選鑒定[J]. 劉觀斌,王淼,盧邁新,可小麗,劉志剛,朱華平,高風英,曹建萌. 中國水產(chǎn)科學. 2016(01)
[3]益生菌對軍曹魚幼魚生長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響[J]. 何偉聰,董曉慧,譚北平,楊奇慧,遲淑艷,劉泓宇,章雙.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5(12)
[4]低DO條件下不同培養(yǎng)期顆粒污泥的PCR-DGGE分析[J]. 左金龍,姜黎明,王薇,劉志維,李彪,唐含清. 中國給水排水. 2015(15)
[5]枯草芽孢桿菌在羅非魚鏈球菌病綜合防控中的應用研究[J]. 劉觀斌,王淼,盧邁新,可小麗,劉志剛,朱華平,高風英,曹建萌.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5(13)
[6]金魚類志賀鄰單胞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 張培,朱愛華,胡秀彩,蘭云,李雪,沈曉靜,呂愛軍. 水產(chǎn)科學. 2015(06)
[7]飼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對吉富羅非魚幼魚生長性能、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 程遠,黃凱,黃秀蕓,鐘靈香,武林華,黃清,唐麗寧.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4(06)
[8]草魚致病性類志賀鄰單胞菌的分離與鑒定[J]. 胡錢東,林強,石存斌,付小哲,李寧求,劉禮輝,吳淑勤. 微生物學報. 2014(02)
[9]飼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對青魚生長、消化酶活性和魚體組成的影響[J]. 沈斌乾,陳建明,郭建林,潘茜,孫麗慧,葉金云. 水生生物學報. 2013(01)
[10]嗜酸乳酸菌對吉富羅非魚生長、非特異性免疫酶活性和腸道菌群的影響[J]. 劉小玲,曹俊明,鄺哲師,王國霞,吳春玉,付晶晶,莫文艷,黃燕華.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3(01)
碩士論文
[1]地衣芽孢桿菌KL6對鯉魚生產(chǎn)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D]. 劉陽.天津師范大學 2012
[2]枯草芽孢桿菌菌株CAB-1抑菌物質(zhì)的分離鑒定及活性分析[D]. 張曉云.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1
[3]餌料中添加芽孢桿菌對草魚生長的影響及機理探討[D]. 陳南南.浙江大學 2010
本文編號:2964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29644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