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小穗種質10-A穗部性狀的QTL定位與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11-24 18:05
【目的】穗部性狀是小麥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重要的農藝性狀,對其遺傳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本研究擬對控制多小穗材料10-A的穗部性狀的位點進行初步定位!痉椒ā勘狙芯恳远嘈∷敕N質10-A與寡小穗材料BE89雜交獲得的186個F2 群體及其衍生的F2∶3家系為材料,利用DArSeq標記構建遺傳連鎖圖譜,并結合2年4個環(huán)境群體的穗長、芒長、總小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5個穗部性狀表現(xiàn),并利用QTL ICIMapping的復合區(qū)間作圖法進行了QTL分析。【結果】構建了968個DArSeq標記組成的1878.408 cM的遺傳連鎖圖譜,標記間平均距離為1.925 cM,共檢測到15個QTL(LOD> 2.5),分布在1A、1B、2A、2D、3B、5D和6B等7條染色體上,可解釋表型變異的7.64%~21.80%。其中,控制穗長的QSl-2A.2在F2群體中可解釋21.80%的表型變異;控制芒長的QAl-5D.1位點在F2和F2∶3群體中可分別解釋表型變異的7.64%和13.81%;控...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試驗方法
1.2.1 田間試驗和性狀調查
1.2.2 DArT標記檢測
1.2.3 表型數據分析
1.2.4 連鎖圖譜的構建和QTL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群體的性狀表現(xiàn)
2.2 分子遺傳圖譜構建
2.3 QTL定位分析
2.3.1 穗長的QTL
2.3.2 芒長的QTL
2.3.3 總小穗數的QTL
2.3.4 穗粒數的QTL
2.3.5 千粒重QTL
3 討 論
4 結 論
本文編號:3866321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試驗方法
1.2.1 田間試驗和性狀調查
1.2.2 DArT標記檢測
1.2.3 表型數據分析
1.2.4 連鎖圖譜的構建和QTL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群體的性狀表現(xiàn)
2.2 分子遺傳圖譜構建
2.3 QTL定位分析
2.3.1 穗長的QTL
2.3.2 芒長的QTL
2.3.3 總小穗數的QTL
2.3.4 穗粒數的QTL
2.3.5 千粒重QTL
3 討 論
4 結 論
本文編號:38663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8663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