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筈豌豆莢果發(fā)育動態(tài)和裂莢區(qū)顯微結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4 15:43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是高海拔地區(qū)重要的一年生豆科牧草,具有適應性廣、抗寒性強、營養(yǎng)價值高等優(yōu)良特性,緩解了我國高海拔地區(qū)冬季飼草匱乏的問題,在我國草地農業(yè)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裂莢會導致種子的嚴重損失,而且目前對箭筈豌豆種子適宜收獲時間的判定標準及其莢果的裂莢機理尚未有研究報道。本研究首先以中度裂莢的“蘭箭3號”及抗裂莢的“135”號箭筈豌豆為切入點,對其莢果發(fā)育及腹縫線結構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了觀察分析,同時以8份易裂莢種質和16份抗裂莢種質為研究對象,綜合分析對比了與裂莢相關的影響因素在兩者之間的差異,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中度裂莢的蘭箭3號莢果發(fā)育動態(tài)和腹縫線解剖結構觀察的結果表明,盛花后25-30 d莢果失去綠色變?yōu)闇\棕色時是蘭箭3號種子的適宜收獲時間,且離層和細胞失水產生的機械拉力是導致箭筈豌豆莢果開裂的主要原因,推測外部果瓣緣細胞外側增厚融合的細胞壁很可能是蘭箭3號抵抗裂莢的關鍵結構。2.抗裂莢的135號箭筈豌豆莢果發(fā)育動態(tài)和腹縫線解剖結構觀察的結果表明,盛花后26 d左右,莢果變?yōu)樽睾谏珪r是135號箭筈豌豆種子的適宜收獲時間,離層的丟失和分化形成...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蘭箭3號莢果發(fā)育過程中莢果的顏色
圖 3.1.2 蘭箭 3 號莢果發(fā)育過程中的莢果的長度、寬度和厚度Fig.3.1.2 Pod length, width and thickness during pod development of Lanjian NO.32 莢皮和種子的生理學特征蘭箭 3 號莢果中莢皮的鮮重、干重和含水量隨其生長時間有明顯的變化(3)。莢皮的鮮重在盛花后 0-20 d 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大約在盛花后 20 d 達值,隨后逐漸減小,至盛花后 30-35 d 達到最小值;莢皮含水量在盛花后 0著增加,隨后呈逐漸減小的趨勢,至盛花后 30-35 d 達到最小值,盛花后 2 50%左右;莢皮干重在盛花后 0-20 d 呈逐漸增加的趨勢,20 d 左右達到,隨后保持不變。
nd thickness during pod development of Lanjian NO.33.1.2 莢皮和種子的生理學特征蘭箭 3 號莢果中莢皮的鮮重、干重和含水量隨其生長時間有明顯的變化(圖3.1.3)。莢皮的鮮重在盛花后 0-20 d 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大約在盛花后 20 d 達到最大值,隨后逐漸減小,至盛花后 30-35 d 達到最小值;莢皮含水量在盛花后 0-10d 顯著增加,隨后呈逐漸減小的趨勢,至盛花后 30-35 d 達到最小值,盛花后 25 d約為 50%左右;莢皮干重在盛花后 0-20 d 呈逐漸增加的趨勢,20 d 左右達到最大值,隨后保持不變。圖 3.1.3 蘭箭 3 號莢果發(fā)育過程中莢皮的鮮重、干重和含水量Fig.3.1.3 Pod wall fresh weight, dry weight and moisture content during pod development ofLanjian NO.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裂莢特性箭筈豌豆裂莢力數字化評價[J]. 董瑞,董德珂,邵坤仲,周強,柴旭田,董陽,聶斌,王彥榮,劉志鵬. 草業(yè)科學. 2016(12)
[2]豆科植物裂莢生物學基礎的研究進展[J]. 羅棟,王彥榮,劉志鵬. 草地學報. 2015(05)
[3]532份箭筈豌豆種質資源復葉表型多樣性[J]. 董德珂,董瑞,劉志鵬,王彥榮. 草業(yè)科學. 2015(06)
[4]野豌豆屬牧草種質花粉形態(tài)的掃描電鏡觀察[J]. 劉鵬,馬利超,王宇,劉志鵬. 草業(yè)科學. 2013(11)
[5]判斷種子適宜收獲時間的方法[J]. 藺吉祥,李卓琳,林立東,穆春生,高戰(zhàn)武,李曉宇,張娜. 草業(yè)科學. 2013(05)
[6]大豆炸莢性研究進展[J]. 孫東鳳,康玉凡. 大豆科學. 2011(06)
[7]施肥期和收獲期對扁穗冰草種子產量的影響[J]. 張瑞博,雷國平,王建麗,申忠寶,鐘鵬,潘多鋒,李道明,高超. 黑龍江農業(yè)科學. 2010(09)
[8]施N量和收獲時間對西藏野生垂穗披堿草種子產量影響研究[J]. 謝國平,呼天明,王佺珍,苗彥軍,邊巴卓瑪,朱勇,熊曉瑞. 草業(yè)學報. 2010(02)
[9]青海扁莖早熟禾種子成熟過程中落粒性與生長生理特性的研究[J]. 劉文輝,梁國玲,周青平,顏紅波. 種子. 2009(06)
[10]廣布野豌豆裂莢影響因素與裂莢日動態(tài)研究[J]. 劉玉英,王穎,穆春生,李曉宇,王俊鋒,侯宇. 草業(yè)學報. 2009(03)
博士論文
[1]廣布野豌豆莢果和種子發(fā)育動態(tài)及種子適宜收獲時間的確定[D]. 王穎.東北師范大學 2008
[2]半干旱地區(qū)禾—豆混播草地生產力及種間關系研究[D]. 王平.東北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蒙農紅豆草種子發(fā)育成熟特性及產量構成因子研究[D]. 董玉林.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47374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蘭箭3號莢果發(fā)育過程中莢果的顏色
圖 3.1.2 蘭箭 3 號莢果發(fā)育過程中的莢果的長度、寬度和厚度Fig.3.1.2 Pod length, width and thickness during pod development of Lanjian NO.32 莢皮和種子的生理學特征蘭箭 3 號莢果中莢皮的鮮重、干重和含水量隨其生長時間有明顯的變化(3)。莢皮的鮮重在盛花后 0-20 d 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大約在盛花后 20 d 達值,隨后逐漸減小,至盛花后 30-35 d 達到最小值;莢皮含水量在盛花后 0著增加,隨后呈逐漸減小的趨勢,至盛花后 30-35 d 達到最小值,盛花后 2 50%左右;莢皮干重在盛花后 0-20 d 呈逐漸增加的趨勢,20 d 左右達到,隨后保持不變。
nd thickness during pod development of Lanjian NO.33.1.2 莢皮和種子的生理學特征蘭箭 3 號莢果中莢皮的鮮重、干重和含水量隨其生長時間有明顯的變化(圖3.1.3)。莢皮的鮮重在盛花后 0-20 d 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大約在盛花后 20 d 達到最大值,隨后逐漸減小,至盛花后 30-35 d 達到最小值;莢皮含水量在盛花后 0-10d 顯著增加,隨后呈逐漸減小的趨勢,至盛花后 30-35 d 達到最小值,盛花后 25 d約為 50%左右;莢皮干重在盛花后 0-20 d 呈逐漸增加的趨勢,20 d 左右達到最大值,隨后保持不變。圖 3.1.3 蘭箭 3 號莢果發(fā)育過程中莢皮的鮮重、干重和含水量Fig.3.1.3 Pod wall fresh weight, dry weight and moisture content during pod development ofLanjian NO.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裂莢特性箭筈豌豆裂莢力數字化評價[J]. 董瑞,董德珂,邵坤仲,周強,柴旭田,董陽,聶斌,王彥榮,劉志鵬. 草業(yè)科學. 2016(12)
[2]豆科植物裂莢生物學基礎的研究進展[J]. 羅棟,王彥榮,劉志鵬. 草地學報. 2015(05)
[3]532份箭筈豌豆種質資源復葉表型多樣性[J]. 董德珂,董瑞,劉志鵬,王彥榮. 草業(yè)科學. 2015(06)
[4]野豌豆屬牧草種質花粉形態(tài)的掃描電鏡觀察[J]. 劉鵬,馬利超,王宇,劉志鵬. 草業(yè)科學. 2013(11)
[5]判斷種子適宜收獲時間的方法[J]. 藺吉祥,李卓琳,林立東,穆春生,高戰(zhàn)武,李曉宇,張娜. 草業(yè)科學. 2013(05)
[6]大豆炸莢性研究進展[J]. 孫東鳳,康玉凡. 大豆科學. 2011(06)
[7]施肥期和收獲期對扁穗冰草種子產量的影響[J]. 張瑞博,雷國平,王建麗,申忠寶,鐘鵬,潘多鋒,李道明,高超. 黑龍江農業(yè)科學. 2010(09)
[8]施N量和收獲時間對西藏野生垂穗披堿草種子產量影響研究[J]. 謝國平,呼天明,王佺珍,苗彥軍,邊巴卓瑪,朱勇,熊曉瑞. 草業(yè)學報. 2010(02)
[9]青海扁莖早熟禾種子成熟過程中落粒性與生長生理特性的研究[J]. 劉文輝,梁國玲,周青平,顏紅波. 種子. 2009(06)
[10]廣布野豌豆裂莢影響因素與裂莢日動態(tài)研究[J]. 劉玉英,王穎,穆春生,李曉宇,王俊鋒,侯宇. 草業(yè)學報. 2009(03)
博士論文
[1]廣布野豌豆莢果和種子發(fā)育動態(tài)及種子適宜收獲時間的確定[D]. 王穎.東北師范大學 2008
[2]半干旱地區(qū)禾—豆混播草地生產力及種間關系研究[D]. 王平.東北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蒙農紅豆草種子發(fā)育成熟特性及產量構成因子研究[D]. 董玉林.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47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2473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