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處理對太子參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3-10 08:15
太子參為石竹科孩兒參屬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et Hoffm植物,又名童參、四葉參、米參等。味甘、苦,性平,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之功效。由于其特有的藥用價值,人們大量挖采,導致太子參野生資源大量減少,品種單一,因此培育豐富的太子參育種材料是非常必要的。甲基磺酸乙酯(EMS)是一種操作簡單、突變頻率高、特異性強的典型化學誘變劑。目前,在農(nóng)業(yè)上不同學者應(yīng)用EMS溶液處理不同作物的種子、葉片、叢生芽、愈傷組織等,并獲得了相應(yīng)作物的突變體。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快繁植物不受地區(qū)、季節(jié)、氣候限制,可以周年生產(chǎn)。許多學者運用EMS結(jié)合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對作物進行人工誘導,并且在一些作物上以獲得突變體植株。本研究以太子參種子、叢生芽、愈傷組織為試驗材料,用不同濃度EMS處理太子參種子、叢生芽、愈傷組織不同時間,確定EMS半致死劑量;并探討EMS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叢生芽、愈傷組織部分生理指標的影響;用半致死劑量EMS處理的太子參種子、愈傷組織、叢生芽進行組織培養(yǎng),并對培養(yǎng)后代進行分類及分析,初步獲得了一些不同類型的太子參組培幼苗。其主要研究...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濃度EMS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MDA的影響
3.1.3 EMS 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保護酶活性的影響由圖 2、圖 3 可知,不同 EMS 濃度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的 SOD、POD 活性都有影響。隨著 EMS 濃度的增加,太子參種子及幼苗 SOD、POD 的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 EMS 濃度為 0%-0.4%時,SOD 活性上升比較平緩;在 0.4%-0.8時,SOD 活性上升比較快;在 EMS 濃度為 0.8%時,種子及幼苗的 SOD 活性都達到峰值,之后隨著 EMS 濃度的增加 SOD 活性呈下降趨勢。種子與幼苗 POD 活性隨EMS 濃度的變化有一定區(qū)別,在 EMS 濃度為 0.0%-0.4%時,種子 POD 活性增加比較平緩;在 0.4%-0.6%時,種子的 POD 活性增加比較快,并在 EMS 濃度為 0.6時達到峰值,之后隨濃度增加而減弱。而幼苗的 SOD、POD 活性,在 EMS 濃度為0%-0.6%時,增加都比較平緩,在 0.6%時出現(xiàn)峰值,之后隨濃度的增加而減弱。從圖 2、圖 3 還可以看出,不同 EMS 濃度處理下,太子參種子的 SOD、POD 活性都比幼苗的高,且太子參種子的 SOD、POD 活性的變化幅度都比幼苗的大。
3.1.3 EMS 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保護酶活性的影響由圖 2、圖 3 可知,不同 EMS 濃度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的 SOD、POD 活性都有影響。隨著 EMS 濃度的增加,太子參種子及幼苗 SOD、POD 的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 EMS 濃度為 0%-0.4%時,SOD 活性上升比較平緩;在 0.4%-0.8時,SOD 活性上升比較快;在 EMS 濃度為 0.8%時,種子及幼苗的 SOD 活性都達到峰值,之后隨著 EMS 濃度的增加 SOD 活性呈下降趨勢。種子與幼苗 POD 活性隨EMS 濃度的變化有一定區(qū)別,在 EMS 濃度為 0.0%-0.4%時,種子 POD 活性增加比較平緩;在 0.4%-0.6%時,種子的 POD 活性增加比較快,并在 EMS 濃度為 0.6時達到峰值,之后隨濃度增加而減弱。而幼苗的 SOD、POD 活性,在 EMS 濃度為0%-0.6%時,增加都比較平緩,在 0.6%時出現(xiàn)峰值,之后隨濃度的增加而減弱。從圖 2、圖 3 還可以看出,不同 EMS 濃度處理下,太子參種子的 SOD、POD 活性都比幼苗的高,且太子參種子的 SOD、POD 活性的變化幅度都比幼苗的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nóng)作物EMS誘變研究進展[J]. 黃冬福,付文婷,韓世玉,何建文. 北方園藝. 2015(24)
[2]EMS誘發(fā)菊花突變類型及重要性狀的分子鑒定[J]. 蔡海燕,溫立柱,鄭成淑,李瑩瑩,孫霞,孫憲芝.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3]太子參‘柘參1號’離體快繁試驗[J]. 洪曉云,蘇明華,鄭誠樂,何恩銘. 亞熱帶植物科學. 2013(02)
[4]大豆綏農(nóng)14突變體庫構(gòu)建及株高性狀分析[J]. 謝圣男,王宏光,楊振,劉春燕,蔣洪蔚,辛大偉,胡國華,陳慶山. 核農(nóng)學報. 2013(03)
[5]化學誘變及其在蔬菜育種中的應(yīng)用[J]. 崔霞,梁燕,李翠,秦蕾,李云洲.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3)
[6]EMS誘變技術(shù)在我國玉米育種中的研究與應(yīng)用(綜述)[J]. 姜昱,李毅丹,劉相國,郝文媛,王浩,金峰學,林秀鋒. 吉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2(06)
[7]太子參種子休眠機制與萌發(fā)特性的研究[J]. 肖承鴻,江維克,周濤,艾強,熊厚溪,廖明武. 中國中藥雜志. 2012(14)
[8]甲基磺酸乙酯誘變技術(shù)在大豆育種上的應(yīng)用[J]. 降云峰,劉永忠,李萬星,曹晉軍,杜園園,靳鯤鵬. 園藝與種苗. 2012(06)
[9]連作對太子參光合作用及藥用品質(zhì)的影響[J]. 曾令杰,林茂茲,李振方,戴林泉,李吉,李晶晶,張重義,林文雄. 作物學報. 2012(08)
[10]太子參壯苗生根及馴化移栽技術(shù)研究[J]. 宋麗莎,林茂,文治瑞,周琨,黃永玉,蔡洪芳.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2(16)
博士論文
[1]棉花有益突變體的創(chuàng)制及突變性狀的分子遺傳學鑒定[D]. 穆國俊.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60Co輻照處理對陸地棉育性的效應(yīng)研究[D]. 王喜源.廣西大學 2013
[2]EMS誘導黃瓜突變體的初步研究[D]. 張兵.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074362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濃度EMS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MDA的影響
3.1.3 EMS 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保護酶活性的影響由圖 2、圖 3 可知,不同 EMS 濃度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的 SOD、POD 活性都有影響。隨著 EMS 濃度的增加,太子參種子及幼苗 SOD、POD 的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 EMS 濃度為 0%-0.4%時,SOD 活性上升比較平緩;在 0.4%-0.8時,SOD 活性上升比較快;在 EMS 濃度為 0.8%時,種子及幼苗的 SOD 活性都達到峰值,之后隨著 EMS 濃度的增加 SOD 活性呈下降趨勢。種子與幼苗 POD 活性隨EMS 濃度的變化有一定區(qū)別,在 EMS 濃度為 0.0%-0.4%時,種子 POD 活性增加比較平緩;在 0.4%-0.6%時,種子的 POD 活性增加比較快,并在 EMS 濃度為 0.6時達到峰值,之后隨濃度增加而減弱。而幼苗的 SOD、POD 活性,在 EMS 濃度為0%-0.6%時,增加都比較平緩,在 0.6%時出現(xiàn)峰值,之后隨濃度的增加而減弱。從圖 2、圖 3 還可以看出,不同 EMS 濃度處理下,太子參種子的 SOD、POD 活性都比幼苗的高,且太子參種子的 SOD、POD 活性的變化幅度都比幼苗的大。
3.1.3 EMS 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保護酶活性的影響由圖 2、圖 3 可知,不同 EMS 濃度處理對太子參種子及幼苗的 SOD、POD 活性都有影響。隨著 EMS 濃度的增加,太子參種子及幼苗 SOD、POD 的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 EMS 濃度為 0%-0.4%時,SOD 活性上升比較平緩;在 0.4%-0.8時,SOD 活性上升比較快;在 EMS 濃度為 0.8%時,種子及幼苗的 SOD 活性都達到峰值,之后隨著 EMS 濃度的增加 SOD 活性呈下降趨勢。種子與幼苗 POD 活性隨EMS 濃度的變化有一定區(qū)別,在 EMS 濃度為 0.0%-0.4%時,種子 POD 活性增加比較平緩;在 0.4%-0.6%時,種子的 POD 活性增加比較快,并在 EMS 濃度為 0.6時達到峰值,之后隨濃度增加而減弱。而幼苗的 SOD、POD 活性,在 EMS 濃度為0%-0.6%時,增加都比較平緩,在 0.6%時出現(xiàn)峰值,之后隨濃度的增加而減弱。從圖 2、圖 3 還可以看出,不同 EMS 濃度處理下,太子參種子的 SOD、POD 活性都比幼苗的高,且太子參種子的 SOD、POD 活性的變化幅度都比幼苗的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nóng)作物EMS誘變研究進展[J]. 黃冬福,付文婷,韓世玉,何建文. 北方園藝. 2015(24)
[2]EMS誘發(fā)菊花突變類型及重要性狀的分子鑒定[J]. 蔡海燕,溫立柱,鄭成淑,李瑩瑩,孫霞,孫憲芝.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3]太子參‘柘參1號’離體快繁試驗[J]. 洪曉云,蘇明華,鄭誠樂,何恩銘. 亞熱帶植物科學. 2013(02)
[4]大豆綏農(nóng)14突變體庫構(gòu)建及株高性狀分析[J]. 謝圣男,王宏光,楊振,劉春燕,蔣洪蔚,辛大偉,胡國華,陳慶山. 核農(nóng)學報. 2013(03)
[5]化學誘變及其在蔬菜育種中的應(yīng)用[J]. 崔霞,梁燕,李翠,秦蕾,李云洲.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3)
[6]EMS誘變技術(shù)在我國玉米育種中的研究與應(yīng)用(綜述)[J]. 姜昱,李毅丹,劉相國,郝文媛,王浩,金峰學,林秀鋒. 吉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2(06)
[7]太子參種子休眠機制與萌發(fā)特性的研究[J]. 肖承鴻,江維克,周濤,艾強,熊厚溪,廖明武. 中國中藥雜志. 2012(14)
[8]甲基磺酸乙酯誘變技術(shù)在大豆育種上的應(yīng)用[J]. 降云峰,劉永忠,李萬星,曹晉軍,杜園園,靳鯤鵬. 園藝與種苗. 2012(06)
[9]連作對太子參光合作用及藥用品質(zhì)的影響[J]. 曾令杰,林茂茲,李振方,戴林泉,李吉,李晶晶,張重義,林文雄. 作物學報. 2012(08)
[10]太子參壯苗生根及馴化移栽技術(shù)研究[J]. 宋麗莎,林茂,文治瑞,周琨,黃永玉,蔡洪芳.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2(16)
博士論文
[1]棉花有益突變體的創(chuàng)制及突變性狀的分子遺傳學鑒定[D]. 穆國俊.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60Co輻照處理對陸地棉育性的效應(yīng)研究[D]. 王喜源.廣西大學 2013
[2]EMS誘導黃瓜突變體的初步研究[D]. 張兵.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0743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0743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