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型油菜三系骨干親本的遺傳多樣性分析
【學位單位】: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565.4
【部分圖文】:
油菜三系骨干親本的分子遺傳多樣性分析類分析據(jù) 11 個農(nóng)藝性狀的原始數(shù)據(jù),利用 ward’s 最小方差方法對 30 份油菜供試材分析,并構建聚類圖(圖 3-1)。當遺傳距離的臨界值為 39.73 時,將 30 份為三大類(Cluster I~III):Cluster I 包括 16 個材料,其中 12 個為恢復系,QY211R、Z821R、S11R、QSC 等;4 個為保持系,2010B7、New B1、Zhng 9。Cluster II 包括 10 個材料,其中 7 個為保持系,如 2012B1、H15、Zh為恢復系,HYZ01R、2000-5R 和 D1526。Cluster III 包括 4 個材料,ZY72、18 和 CZ49,均為保持系。結果說明,參試恢復系和保持系材料間存在一定。
91011PC2=0.3015X1+0.4600X2+0.3322X3+0.3259X4-0.2079X5+0.1214X6+0.3622X7-0.3294X9-0.2587X10+0.0730X11X1-X11的含義如表 3-1 所示。結果表明,PC1 與主花序有效長度(X4)、主花序有效角果數(shù)(X5)、單株角)、角果長度(X7)、千粒重(X9)、單株產(chǎn)量(X10)和含油量(X11)呈顯,與株高(X1)和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X3)呈顯著負相關;PC2 與株高(X1)、(X2)、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X3)、主花序有效長度(X4)和角果長度(X7),與主花序有效角果數(shù)(X5)、每角粒數(shù)(X8)、千粒重(X9)和單株產(chǎn)量相關。主成分分析(PCA)結果與聚類分析結果相似。從 PCA 分析結果(圖 3-2)中,30 份材料主要被劃分為 3 大類。除 Zhong 5(No.17)、2010B1(No.21)o.22)與 2010B7(No.24)4 個材料外,其余 11 個恢復系材料都被劃為一起,分析結果(Cluster I)基本一致;大部分保持系材料也被劃在一起;Q10C(Ng 9 III(No.19)和 CZ49(No.29)3 個材料在聚類分析中歸為第三類。
油菜三系骨干親本的分子遺傳多樣性分析第四章 SRAP 及 SSR 標記結果與分析1 SRAP 和 SSR 標記的篩選從 43 對 SRAP 引物中篩選出 12 對遺傳多樣性明顯穩(wěn)定的引物,并將這 12 對于 32 個株系擴增獲得多樣性條帶。從 36 對 SSR 引物中篩選出 8 對遺傳多樣性定的引物,并將這 8 對引物用于 32 個株系擴增獲得多樣性條帶。SRAP 引物參照 Zhang 等(2017)中的引物,由楊凌尚吾科教器材公司合成上游引物和 43 條下游引物一一對應成 43 對引物組合,用于隨機選擇的 5 個株系篩選出 12 對擴增條帶豐富、清晰、可重復的引物組合用于株系擴增。圖 4-1 為的理想的多態(tài)性引物示意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桑世飛;王會;梅德圣;劉佳;付麗;王軍;汪文祥;胡瓊;;利用全基因組SNP芯片分析油菜遺傳距離與雜種優(yōu)勢的關系[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5年12期
2 張羽;李英;許偉;陳東亮;謝坤成;;利用SRAP和SSR標記對漢中地區(qū)主要油菜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3 劉浩;周閑容;于曉娜;楊修仕;劉三才;么楊;任貴興;;作物種質資源品質性狀鑒定評價現(xiàn)狀與展望[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14年01期
4 歲立云;劉義飛;黃宏文;;紅肉獼猴桃種質資源果實性狀及AFLP遺傳多樣性分析[J];園藝學報;2013年05期
5 李清峰;馬守才;王志軍;史秀秀;畢曉靜;陳曉文;張改生;;基于SRAP的小麥籽粒性狀QTL定位[J];華北農(nóng)學報;2012年05期
6 王佳媛;吳傳芳;唐亞;;基于SNP分子標記的凹葉木蘭遺傳多樣性初步研究[J];廣西植物;2012年04期
7 王竹林;楊睿;劉聯(lián)正;鐘歡;劉曙東;胡甘;;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銀染的影響因素[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年09期
8 孫曉敏;李英;李艷明;習廣清;諶國鵬;鄧根生;;我國油菜育種研究技術和品質育種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9 李麗;黃先群;Chokchai Wanapu;李其義;黃貴民;黃團;;貴州省2008年油菜區(qū)試材料的SSR遺傳多樣性分析[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11期
10 宋稀;劉鳳蘭;鄭普英;張學昆;陸光遠;付桂萍;程勇;;高密度種植專用油菜重要農(nóng)藝性狀與產(chǎn)量的關系分析[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水明;基于AFLP和SSR分子標記的中國楊梅遺傳多樣性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2 何余堂;白菜型油菜的遺傳多樣性及特殊種質資源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魏麗娟;甘藍型油菜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SSR分析及蕓薹屬核心SSR引物篩選[D];西南大學;2012年
2 姚艷梅;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藍型油菜的遺傳多樣性及其雜種優(yōu)勢的研究[D];青海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703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287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