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干濕交替灌溉與減施磷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27 12:12
【摘要】:水分和磷肥是影響作物生長的重要因素。前人研究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對土壤磷濃度有較大影響,但不同灌溉方式影響土壤磷濃度進而調控水稻產量的研究較少。為了明確水磷耦合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本實驗以“中嘉早17”水稻品種為實驗材料,通過結合不同灌溉方式(正常灌溉:CF,0 kpa;輕度干濕交替灌溉:FAWD,-15 kpa;以及重度干濕交替灌溉:AWSD,-30 kpa)及施磷處理(當?shù)厥┝姿?NP,90 kg ha~(-1);減施磷肥處理:RP,45kg ha~(-1);以及不施磷肥處理:LP,0 kg ha~(-1)),研究干濕交替灌溉與減施磷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主要結果如下:1.在RP、LP處理下,3種灌溉方式中(CF、FAWD、AWSD)FAWD的產量最高,AWSD產量最低,而在NP處理中,CF、FAWD產量顯著高于AWSD,且CF、FAWD相互間差異不顯著;在FAWD、AWSD處理中,RP處理產量最高,而CF產量隨施磷量的增加而顯著增加。水稻穗數(shù)及每穗粒數(shù)在CF結合NP、FAWD結合NP和FAWD結合RP這3個處理中相互間差異不顯著,但分別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而在FAWD及RP處理下水稻產量最高。不同施磷處理下,相較于CF處理,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在FAWD處理下顯著提高,在NP、RP、LP處理下分別提高33.3%、40.1%、38.8%;在相同灌溉方式下,相較于NP處理,RP處理下水稻磷籽粒生產效率在CF、FAWD、AWSD處理中分別增加73.4%、100%和92.2%,同理,磷肥利用效率分別增加29.4%、66.7%和14.4%,而磷收獲指數(shù)分別增加0.57%、2.8%和1.9%;以上結果表明在FAWD及減施磷肥處理可以增加水稻產量,同時提高水分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2.在NP處理下,3種灌溉方式中水稻根際有效磷含量在AWSD和FAWD間差異不顯著,但都顯著高于CF,分別高出27.7%、26.02%;且在RP處理下,AWSD顯著高于CF和FAWD,分別高出40.5%、57.6%,但CF和FAWD間差異不顯著;而在LP處理下,AWSD處理中水稻根際有效磷含量最高,FAWD其次,CF最低,但僅AWSD顯著高于CF,約高出82.4%。為了進一步分析土壤磷組分的變化,我們進行了土壤磷分級測定。結果表明,在CF、AWSD處理下,Resin-Pi濃度隨施磷量的下降而降低,而在FAWD處理中,Resin-Pi濃度在RP中顯著增加;在RP、LP處理中NaHCO_3-Pi濃度隨土壤干燥程度增加而增加,但在NP處理下,在3種灌溉方式中FAWD濃度最高,其次AWSD,CF的濃度最低;同時,在NP、RP處理下,相較于CF、AWSD處理,HCl-P濃度在FAWD中顯著降低,但在LP處理下,HCl-P濃度隨土壤干燥程度增加而顯著降低。以上結果表明適度干濕交替處理可以促進土壤中難溶態(tài)磷向可溶態(tài)磷的轉化,進而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濃度,促進植株對土壤中有效磷的吸收利用。3.在CF處理中,磷使用量的減少導致細菌總群落和Delta-and GammaProteobacteria、Verrucomicrobia群落規(guī)模顯著增加,與CF處理中酸性磷酸酶活性變化趨勢保持一致,而與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相反;而在AWSD中,土壤中LP處理有效磷含量顯著降低,而Verrucomicrobia群落規(guī)模在LP處理下顯著增加;因此,干濕交替處理下合理施肥對土壤中的微生物種群規(guī)模有顯著影響。綜上所述,適度干濕交替及減施磷肥處理可以維持水稻產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磷肥利用率。此外,適度干濕交替及減施磷肥處理能通過促進土壤可溶性磷轉化及微生物多樣性等途徑提高土壤可溶性磷濃度,進而維持水稻產量,這對于我們進一步從節(jié)水灌溉角度理解水肥高效利用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圖文】:

種植面積,總產量,水資源


圖 1-1 1997 年-2017 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及總產量變化[7]Fig.1-1 Cultivated area and total yield of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1997 to 2017[7]水資源豐富但同時地廣人多的話題似乎一直困擾著我國科研工作者,因為這導致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單位面積耕地所擁有的水量較低,據統(tǒng)計,近年來,我均所擁有的水資源持續(xù)下降,,導致受旱的耕地面積快速增長,已達到大約億畝[8, 9]。同時全球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導致土壤嚴重污水資源短缺,而這些都迫使我們快速實現(xiàn)水稻高產低耗的目標,同時這也促

示意圖,示意圖,水稻灌溉,水量


圖 2-1 灌溉示意圖Fig. 2-1 Irrigation schematic如圖 2-2 不同灌溉方式,水稻灌溉用水水量(m灌m)0100200300400500600700NPRPLPa aabbbc c c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農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5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國偉;陸大克;劉聰杰;王賀正;陳明燦;李友軍;;干濕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對水稻內源激素及氮素利用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8年07期

2 秦華東;;干濕交替灌溉提高水稻產量[J];農家顧問;2013年06期

3 陳濤濤;孫德環(huán);張旭東;吳奇;鄭俊林;遲道才;;干濕交替灌溉下水氮耦合對沸石處理稻田產量和水氮利用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6年22期

4 陳偉;劉磊;劉光巖;邰恩博;金飛;賈國威;;遼寧中部地區(qū)水稻干濕交替灌溉試驗研究[J];水利科學與寒區(qū)工程;2019年04期

5 徐國偉;陸大克;孫會忠;王賀正;李友軍;;干濕交替灌溉與施氮耦合對水稻根際環(huán)境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7年04期

6 徐國偉;陸大克;王賀正;陳明燦;李友軍;;干濕交替灌溉與施氮量對水稻葉片光合性狀的耦合效應[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7年05期

7 陸大克;段驊;王維維;劉明爽;魏艷秋;徐國偉;;不同干濕交替灌溉與氮肥形態(tài)耦合下水稻根系生長及功能差異[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9年08期

8 Zheng J L;Chen T T;Xia G M;Chen W;Liu G Y;Chi D C;;干濕交替灌溉下沸石對水稻產量、耗水量及氮素吸收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文摘-農業(yè)工程;2018年06期

9 蔡易;鄒德堂;劉化龍;王敬國;高冬梅;張皓政;趙宏偉;;不同灌溉方式對寒地粳稻抗旱生理性狀的影響[J];農業(yè)現(xiàn)代化研究;2012年05期

10 王曉煜;楊曉光;Tao Li;張?zhí)煲?劉濤;項洪濤;孫翌晨;劉志娟;;東北三省水稻干濕交替灌溉模式適宜性分區(qū)[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婷婷;蔣玉蘭;劉立軍;;干濕交替灌溉對水稻根系生理和土壤生物學性狀的影響[A];2018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8年

2 何海兵;楊茹;尤翠翠;朱德權;武立權;;干濕交替灌溉下氮素形態(tài)對水稻花期產量形成及花期光合生理的影響[A];全國第十七屆水稻優(yōu)質高產理論與技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7年

3 王春歌;周林;謝成林;張祖建;;不同灌溉模式下秸稈全量還田對機插水稻生長及產量形成的影響[A];2014年全國青年作物栽培與生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4 褚光;楊建昌;;施氮量與灌溉模式的交互作用對水稻產量與水、氮利用效率的影響[A];2016年全國青年作物栽培與生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6年

5 張自常;李永豐;楊霞;谷濤;;干濕交替灌溉條件下稗屬不同雜草對水稻產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雜草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5年

6 楊建昌;;水稻高產與水氮高效利用的栽培調控途徑與技術[A];2018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譚學志;節(jié)水灌溉稻田水氮遷移轉化機理及模擬[D];武漢大學;2016年

2 吳奇;斜發(fā)沸石對水稻節(jié)水增產及控氮機理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7年

3 黃冬芬;水稻對土壤重金屬鎘的響應及其調控[D];揚州大學;2008年

4 徐云姬;三種禾谷類作物強、弱勢粒灌漿差異機理及其調控技術[D];揚州大學;2016年

5 付景;超級稻產量形成生理與栽培調控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敏;干濕交替灌溉與減施磷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9年

2 蔣玉蘭;干濕交替灌溉對水稻產量、根系形態(tài)生理和土壤性狀的影響[D];揚州大學;2018年

3 李洲;水稻灌漿結實期干濕交替灌溉下的根際生態(tài)特性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2014年

4 劉賀;全生育期輕度干濕交替灌溉對水稻產量和土壤性狀的影響[D];揚州大學;2016年

5 陶進;干濕交替灌溉對水稻農藝生理性狀與米質的影響[D];揚州大學;2017年

6 許更文;灌溉方式與施氮量對水稻產量影響的互作效應及其生理基礎[D];揚州大學;2017年

7 卞金龍;干濕交替灌溉對不同水稻品種產量與品質的影響[D];揚州大學;2015年

8 曾凡華;寒地水稻不同灌溉模式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作物學機制[D];揚州大學;2011年

9 代家鳳;不同耕作、秸稈覆蓋及灌溉方式對水稻生長及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楊連飛;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秸稈還田對土壤性質的影響研究[D];揚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422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26422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5a4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