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工程機械車輛牽引負荷車工作機理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8 22:18
介紹了地面對拖拉機、工程機械車輛牽引試驗負荷車車輪產生的摩擦力,研究了負荷車牽引力控制的工作機理,首次提出了負荷車分類,介紹并分析了幾類負荷車的結構型式和其工作的優(yōu)缺點。
【文章來源】:農業(yè)裝備與車輛工程. 2020,58(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輪胎變形而產生的阻礙滾動的力矩
輪子與地面的滾動摩擦遠遠小于滑動摩擦,輪胎與地面的接觸狀態(tài)劃分為附著區(qū)和滑移區(qū)[1],如圖2所示。附著區(qū)作用力來自于彈性橡膠胎體和地面之間的靜摩擦力,滑移區(qū)作用力來自于胎面與地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車輛行駛中,車輪輪胎與路面屬于典型的干摩擦系統(tǒng)[2],其摩擦力的大小與摩擦副的相對滑動速度存在復雜的非線性關系,如圖3所示。
車輛行駛中,車輪輪胎與路面屬于典型的干摩擦系統(tǒng)[2],其摩擦力的大小與摩擦副的相對滑動速度存在復雜的非線性關系,如圖3所示。(1)當vr∈[0,v1]時,胎面與路面處于黏滯狀態(tài),摩擦力屬于靜摩擦,其大小與相對滑動速度基本呈線性關系且斜率很大,在vr=v1處,F(xiàn)達到最大值,即最大靜摩擦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輪式拖拉機牽引試驗方法研究[J]. 李濤,安長江,康璟. 農機質量與監(jiān)督. 2018(03)
[2]基于復合滑移理論的輪胎抓地狀態(tài)建模與驗證[J]. 李波,趙又群,臧利國,王健,張明杰.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16)
[3]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輪胎自振系統(tǒng)數(shù)值分析[J]. 黃鏵,左曙光,楊憲武,吳旭東,雷鐳. 計算機輔助工程. 2009(04)
[4]輪胎摩擦力與滑移率關系模型的建立方法[J]. 王仁廣,劉昭度,齊志權,馬岳峰.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07(07)
[5]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摩擦和附著[J]. 王吉忠,顧善發(fā),宋年秀. 輪胎工業(yè). 2002(02)
[6]美國的拖拉機室外試驗設施——赴美考察介紹之一[J]. 孔德堋,鄭繽遂,鄒達章. 拖拉機. 1981(03)
本文編號:3056537
【文章來源】:農業(yè)裝備與車輛工程. 2020,58(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輪胎變形而產生的阻礙滾動的力矩
輪子與地面的滾動摩擦遠遠小于滑動摩擦,輪胎與地面的接觸狀態(tài)劃分為附著區(qū)和滑移區(qū)[1],如圖2所示。附著區(qū)作用力來自于彈性橡膠胎體和地面之間的靜摩擦力,滑移區(qū)作用力來自于胎面與地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車輛行駛中,車輪輪胎與路面屬于典型的干摩擦系統(tǒng)[2],其摩擦力的大小與摩擦副的相對滑動速度存在復雜的非線性關系,如圖3所示。
車輛行駛中,車輪輪胎與路面屬于典型的干摩擦系統(tǒng)[2],其摩擦力的大小與摩擦副的相對滑動速度存在復雜的非線性關系,如圖3所示。(1)當vr∈[0,v1]時,胎面與路面處于黏滯狀態(tài),摩擦力屬于靜摩擦,其大小與相對滑動速度基本呈線性關系且斜率很大,在vr=v1處,F(xiàn)達到最大值,即最大靜摩擦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輪式拖拉機牽引試驗方法研究[J]. 李濤,安長江,康璟. 農機質量與監(jiān)督. 2018(03)
[2]基于復合滑移理論的輪胎抓地狀態(tài)建模與驗證[J]. 李波,趙又群,臧利國,王健,張明杰.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16)
[3]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輪胎自振系統(tǒng)數(shù)值分析[J]. 黃鏵,左曙光,楊憲武,吳旭東,雷鐳. 計算機輔助工程. 2009(04)
[4]輪胎摩擦力與滑移率關系模型的建立方法[J]. 王仁廣,劉昭度,齊志權,馬岳峰.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07(07)
[5]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摩擦和附著[J]. 王吉忠,顧善發(fā),宋年秀. 輪胎工業(yè). 2002(02)
[6]美國的拖拉機室外試驗設施——赴美考察介紹之一[J]. 孔德堋,鄭繽遂,鄒達章. 拖拉機. 1981(03)
本文編號:3056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305653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