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距可調水稻缽苗插秧機設計與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01 14:47
【摘要】:缽苗機械化插秧技術是一項以水稻缽盤育秧為核心的新型機械化栽培技術,能有序的模擬人工栽插秧苗,實現(xiàn)根系帶土栽插,傷秧和傷根率低,秧苗返青快,對氣候具有補償作用。目前,大多數(shù)地區(qū)使用的是引進日本、韓國或者仿造日本、韓國的固定行距的缽苗插秧機,而我國南、北方的氣候條件差異很大,導致南北方水稻種植制度不同,所以用這些固定行距的缽苗插秧機栽插中國所有地區(qū)的水稻很不科學。一方面因不同品種的水稻在適宜的間距下才能達到最大產(chǎn)量,現(xiàn)有缽苗插秧機固定行距偏大導致基本苗數(shù)偏少,不能充分發(fā)揮缽苗機插秧的增產(chǎn)潛力;另一方面其不能根據(jù)水稻種植要求調整行距進行異域作業(yè),不利于水稻機械化栽插大面積推廣應用。針對這些問題,本論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行距可調缽苗插秧機進行研究:1)以現(xiàn)有固定行距缽苗插秧機為基礎,提出行距可調缽苗插秧機的整機設計方案,根據(jù)方案對插秧機各個零部件進行二維圖紙繪制及機械加工,并根據(jù)裝配調試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改進原有結構。2)以雙曲柄連桿式分插機構為研究對象,采用solidworks對分插機構進行三維建模,并利用ADAMS軟件對其進行機構運動仿真研究,驗證分插機構運動軌跡的合理性。3)對插秧機樣機進行田間性能試驗和不同機插秧的對比試驗,考核樣機性能是否達到設計指標以及驗證缽苗插秧機的栽插優(yōu)勢和增產(chǎn)潛力。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通過對缽苗插秧機分插機構進行三維建模和仿真分析得出其結構合理,運動軌跡滿足取秧與栽插的工作要求。2)樣機性能檢測試驗表明:缽苗插秧機樣機性能檢測符合農業(yè)和設計要求,各項檢測指標均優(yōu)于標準值,樣機栽插質量好。3)不同機插秧的對比試驗表明:缽苗機插秧技術比毯狀苗機插秧栽插質量要好,缽苗機插秧苗根系帶土栽插,根系發(fā)達,傷苗傷根小;栽插后無緩苗期,不影響水稻全生育期,不影響晚稻栽插;水稻結實率高,穗長粒多,籽粒飽滿,產(chǎn)量比毯狀苗機插秧實際產(chǎn)量增加26.9%,充分發(fā)揮了缽苗機插秧的增產(chǎn)優(yōu)勢,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學位授予單位】:南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223.91
本文編號:2736902
【學位授予單位】:南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223.91
【參考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葛俊;行距可調插秧機移箱機構的設計與仿真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369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273690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