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黑痣菌物種多樣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19 13:50
黑痣菌屬是一類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可引起剛竹屬植物和牧草等多種植物發(fā)病。本文對我國黑痣菌已知種進行了闡述。每個種給予學名、異名、文獻出處,對其子囊殼、子囊、子囊孢子、側絲等的形狀與大小等形態(tài)學特征以及所致癥狀、寄主范圍、地理分布進行了詳細描述,并提供了黑白線條圖。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02791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圖7美洲黑痣菌:子囊,側絲和子囊孢子
癥狀與病原:病斑紡錘形,灰白色,邊緣具黃褐色暈圈,子座葉兩面生,散生,聚生,棍棒形,橢圓形,黑色,凸起,有光澤,直徑0.3mm×2.3mm。子囊殼橢圓形,(119.9~336.1)μm×(139.8~140.8)μm。子囊位于子囊殼壁的底部和側壁,圓柱形,頂端鈍圓,具柄,壁薄....
圖1米篩竹黑痣菌:子囊,側絲和子囊孢子
癥狀與病原:子座葉兩面生,散生,偶聚生,橢圓形,不規(guī)則形,黑色,凸起,無光澤,產生2種類型的病斑。一類在子座周圍產生黃色暈紋;一類在子座周圍產生褐色線圈,直徑0.5~3.1mm。子囊殼橢圓形,(153.9~515.0)μm×(119.5~164.1)μm;子囊囊狀,端部鈍圓,無....
圖5菅生黑痣菌:子囊,側絲和子囊孢子
癥狀與病原:子座葉兩面生,紡錘形,長橢圓形,黑色,凸起,有光澤。子囊殼扁球形,(114.9~187.8)μm×(65~144.2)μm,平均155.8μm×114.3μm。子囊長柱狀,無色,頂部平截,(47.6~69.2)μm×(6.6~10.2)μm,平均68.9μm×8.4μ....
圖2斑點黑痣菌黃檀生亞種:子囊和側絲,子囊孢子
癥狀與病原:盾片葉正面生,散生,偶聚生,橢圓形,近球形,黑色,凸起,有光澤,0.2~2.0mm。子囊殼埋生,近球形,有孔口,(146.7~353.2)μm×(68.1~192.6)μm,平均287.4μm×146.9μm;子囊囊狀,具柄,無色,內含8個孢子,(58.2~85.9....
本文編號:39027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9027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