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蚜性小麥品種對麥長管蚜轉錄組和翅型分化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3-23 17:50
植物抗蟲性主要依靠限制害蟲營養(yǎng)和有毒有害物質,具體通過哪個途徑,從害蟲的營養(yǎng)代謝和解毒代謝系統(tǒng)的變化可進行一定的推測。麥長管蚜(Sitobion avenae)是小麥上的主要害蟲,主要依靠化學農藥進行防治。為利于抗蚜小麥品種的選育,本論文從麥長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麥品種上的轉錄組差異,推測抗蚜小麥的抗蚜機制;同時也探究了麥長管蚜是否通過升高后代有翅率來逃避抗性強的小麥品種,并初步探究麥長管蚜翅型分化的調控機制。首先,研究了麥長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麥品種上的生長發(fā)育、繁殖、營養(yǎng)攝入量,以及轉錄組的差異。結果顯示,雖然小麥品種小偃22(XY22)的韌皮部汁液的營養(yǎng)質量(氨基酸:糖)比西農979(XN979)的更高,但在XY22上的蚜蟲體重和繁殖力均顯著低于在XN979上的。蚜蟲在XY22上的蜜露排泄率也顯著低于在XN979上的,表明蚜蟲在XY22上攝入的韌皮部汁液比在XN979上更少。在XN979和XY22上飼養(yǎng)9天的麥長管蚜的轉錄組數據顯示,共有600個差異表達的基因,前20條差異基因顯著富集的KEGG通路中有11條是與營養(yǎng)代謝相關的。共找到81個與營養(yǎng)代謝相關的差異表達的基因,其中有22個...
【文章頁數】: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麥長管蚜研究概況
1.1.1 基本特征
1.1.2 危害
1.1.3 防治
1.2 植物與植食性昆蟲的防御和反防御機制
1.2.1 植物對植食性昆蟲的防御機制
1.2.2 植食性昆蟲對植物的反防御
1.2.3 刺吸式口器昆蟲對植物的適應
1.3 小麥對麥長管蚜的抗性研究進展
1.3.1 物理抗性
1.3.2 化學抗性
1.3.3 誘導抗性
1.4 蚜蟲的翅多型現象
1.4.1 影響蚜蟲翅型分化的環(huán)境因子
1.4.1.1 營養(yǎng)
1.4.1.2 蚜蟲種群密度
1.4.1.3 溫度和光周期
1.4.1.4 母代效應
1.4.1.5 異種生物的存在
1.4.2 影響蚜蟲翅型分化的內部因子
1.4.2.1 基因水平
1.4.2.2 激素水平
1.4.2.3 胰島素/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信號轉導通路
1.4.2.4 其他潛在因素
1.5 轉錄組研究現狀
第二章 麥長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麥品種上的生長發(fā)育及轉錄組差異
2.1 前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小麥和蚜蟲
2.2.2 方法
2.3 結果
2.3.1 生物學差異
2.3.2 蜜露排泄量和蟲體共生菌Buchnera的豐度
2.3.3 氨基酸和糖含量分析
2.3.4 轉錄組數據分析
2.4 討論
第三章 不同寄主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的影響
3.1 前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小麥和蚜蟲
3.2.2 方法
3.3 結果
3.3.1 不同抗蚜性小麥品種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影響
3.3.2 寄主是否被侵染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影響
3.3.3 成蚜的擁擠度及饑餓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影響
3.3.4 異種桃蚜的存在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影響
3.3.5 麥長管蚜在不同擁擠度處理后轉錄組差異分析
3.4 討論
第四章 結論
4.1 結論
4.2 創(chuàng)新點
4.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768465
【文章頁數】: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麥長管蚜研究概況
1.1.1 基本特征
1.1.2 危害
1.1.3 防治
1.2 植物與植食性昆蟲的防御和反防御機制
1.2.1 植物對植食性昆蟲的防御機制
1.2.2 植食性昆蟲對植物的反防御
1.2.3 刺吸式口器昆蟲對植物的適應
1.3 小麥對麥長管蚜的抗性研究進展
1.3.1 物理抗性
1.3.2 化學抗性
1.3.3 誘導抗性
1.4 蚜蟲的翅多型現象
1.4.1 影響蚜蟲翅型分化的環(huán)境因子
1.4.1.1 營養(yǎng)
1.4.1.2 蚜蟲種群密度
1.4.1.3 溫度和光周期
1.4.1.4 母代效應
1.4.1.5 異種生物的存在
1.4.2 影響蚜蟲翅型分化的內部因子
1.4.2.1 基因水平
1.4.2.2 激素水平
1.4.2.3 胰島素/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信號轉導通路
1.4.2.4 其他潛在因素
1.5 轉錄組研究現狀
第二章 麥長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麥品種上的生長發(fā)育及轉錄組差異
2.1 前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小麥和蚜蟲
2.2.2 方法
2.3 結果
2.3.1 生物學差異
2.3.2 蜜露排泄量和蟲體共生菌Buchnera的豐度
2.3.3 氨基酸和糖含量分析
2.3.4 轉錄組數據分析
2.4 討論
第三章 不同寄主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的影響
3.1 前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小麥和蚜蟲
3.2.2 方法
3.3 結果
3.3.1 不同抗蚜性小麥品種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影響
3.3.2 寄主是否被侵染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影響
3.3.3 成蚜的擁擠度及饑餓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影響
3.3.4 異種桃蚜的存在對麥長管蚜翅型分化影響
3.3.5 麥長管蚜在不同擁擠度處理后轉錄組差異分析
3.4 討論
第四章 結論
4.1 結論
4.2 創(chuàng)新點
4.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7684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76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