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及其制品鑒定技術(shù)規(guī)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2 22:35
目前世界范圍內(nèi)賽加羚羊(Saigatatarica)種群數(shù)量較少,我國賽加羚羊野外種群已經(jīng)絕跡,人工養(yǎng)殖也遭遇了種群擴展的瓶頸,使得作為名貴中藥的羚羊角成為了極其有限的資源,庫存嚴重不足使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藥面臨嚴峻的資源危機。國內(nèi)羚羊角長期供不應(yīng)求使其價格不斷飆升,高價值創(chuàng)造的高利潤對不法分子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使其冒險從境外走私或造假,其嚴重后果甚至可能會威脅到國家安全及國民利益。羚羊角在入藥時會被加工成飲片,市場上銷售的羚羊角也是具有各種形態(tài),如鎊片、粉末等,海關(guān)等一線人員大多不具備有關(guān)知識背景,不能快速、有效、準確地鑒別羚羊角,從而影響執(zhí)法的有效性。為早日實現(xiàn)羚羊角及其制品鑒定方法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本研究采用文獻研究、篩選評估、實驗驗證等方法,根據(jù)實踐需要首先確定羚羊角及其制品的鑒定方法選用原則,以此為依據(jù)選擇適當?shù)蔫b定方法,并對這些鑒定方法進行驗證性實驗,達到鑒定過程的固定與優(yōu)化,對不同狀態(tài)樣本鑒定方法的聯(lián)合使用進行了研究探討。為實現(xiàn)鑒定方法的標準化提供依據(jù),從而為建立起準確鑒別羚羊角各種狀態(tài)的有效方法體系做出理論支持。研究顯示:1.基于簡便性、準確性及適用性原則,表觀性狀觀察法、顯...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3羚羊角橫縱截面,可見“通天眼”
?(1)形態(tài):通體呈長圓錐形,基部較粗,尖端逐漸變細;成對的羚羊角基部相對會??呈典型的“弓形彎曲”(見圖3-1);下1/3-1/2處內(nèi)有“骨塞”,其表面有縱棱,此處的??角質(zhì)外殼也可見突起的縱棱,與之形成嵌合狀。羚羊角嫩枝表面較為光滑,無裂紋,老??枝表面有裂紋。??圖3-1羚羊角的弓形彎曲??Fig.3-1?Bow?bend?of?saiga?antelope?horn??(2)
?(1)形態(tài):通體呈長圓錐形,基部較粗,尖端逐漸變細;成對的羚羊角基部相對會??呈典型的“弓形彎曲”(見圖3-1);下1/3-1/2處內(nèi)有“骨塞”,其表面有縱棱,此處的??角質(zhì)外殼也可見突起的縱棱,與之形成嵌合狀。羚羊角嫩枝表面較為光滑,無裂紋,老??枝表面有裂紋。??圖3-1羚羊角的弓形彎曲??Fig.3-1?Bow?bend?of?saiga?antelope?horn??(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紅外光譜技術(shù)對生地黃整體評價[J]. 樊克鋒,湯法銀,趙建平,王長林,孫素琴. 中國獸藥雜志. 2017(03)
[2]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鑒定中藥僵蠶[J]. 趙建國,曲偉紅,石向群. 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3)
[3]我國賽加羚羊種群壯大的主要影響因素[J]. 王紅軍,陳巖輝,盧偉,何志清,趙建友,李巖,張萬福,趙之旭. 甘肅畜牧獸醫(yī). 2016(11)
[4]我國賽加羚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展望[J]. 王紅軍,趙之旭. 當代畜牧. 2015(33)
[5]利用DNA條形碼檢驗中藥制劑中的羚羊角藥材[J]. 張龍霏,陳紹民,田景振,張永清. 中草藥. 2014(23)
[6]羚羊角及其混偽品脂類成分氣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和聚類分析[J]. 胡曉煒,徐愛仁.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3(11)
[7]淺談賽加羚羊的現(xiàn)狀及保護對策[J]. 李學輝. 湖北畜牧獸醫(yī). 2013(10)
[8]傅里葉紅外光譜法鑒別不同產(chǎn)地中藥獨活的研究[J]. 周曄,張慶偉,李佩孚,韓立峰,何麗琳,張伯禮. 中國中藥雜志. 2013(19)
[9]利用COI基因序列鑒別賽加羚羊角與其代用品[J]. 陳靜,蔣志剛.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3(07)
[10]羚羊角不同部位顯微鑒定的研究[J]. 劉萌萌,李峰.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3(06)
碩士論文
[1]犀牛角及其制品鑒定方法標準化的研究[D]. 敖艷霖.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8
[2]犀牛角及其制品鑒定識別方法的研究[D]. 周晶梅.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0
[3]名貴中藥羚羊角的鑒定及其替代品的研究[D]. 姜清華.遼寧中醫(yī)學院 2005
本文編號:3565009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3羚羊角橫縱截面,可見“通天眼”
?(1)形態(tài):通體呈長圓錐形,基部較粗,尖端逐漸變細;成對的羚羊角基部相對會??呈典型的“弓形彎曲”(見圖3-1);下1/3-1/2處內(nèi)有“骨塞”,其表面有縱棱,此處的??角質(zhì)外殼也可見突起的縱棱,與之形成嵌合狀。羚羊角嫩枝表面較為光滑,無裂紋,老??枝表面有裂紋。??圖3-1羚羊角的弓形彎曲??Fig.3-1?Bow?bend?of?saiga?antelope?horn??(2)
?(1)形態(tài):通體呈長圓錐形,基部較粗,尖端逐漸變細;成對的羚羊角基部相對會??呈典型的“弓形彎曲”(見圖3-1);下1/3-1/2處內(nèi)有“骨塞”,其表面有縱棱,此處的??角質(zhì)外殼也可見突起的縱棱,與之形成嵌合狀。羚羊角嫩枝表面較為光滑,無裂紋,老??枝表面有裂紋。??圖3-1羚羊角的弓形彎曲??Fig.3-1?Bow?bend?of?saiga?antelope?horn??(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紅外光譜技術(shù)對生地黃整體評價[J]. 樊克鋒,湯法銀,趙建平,王長林,孫素琴. 中國獸藥雜志. 2017(03)
[2]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鑒定中藥僵蠶[J]. 趙建國,曲偉紅,石向群. 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3)
[3]我國賽加羚羊種群壯大的主要影響因素[J]. 王紅軍,陳巖輝,盧偉,何志清,趙建友,李巖,張萬福,趙之旭. 甘肅畜牧獸醫(yī). 2016(11)
[4]我國賽加羚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展望[J]. 王紅軍,趙之旭. 當代畜牧. 2015(33)
[5]利用DNA條形碼檢驗中藥制劑中的羚羊角藥材[J]. 張龍霏,陳紹民,田景振,張永清. 中草藥. 2014(23)
[6]羚羊角及其混偽品脂類成分氣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和聚類分析[J]. 胡曉煒,徐愛仁.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3(11)
[7]淺談賽加羚羊的現(xiàn)狀及保護對策[J]. 李學輝. 湖北畜牧獸醫(yī). 2013(10)
[8]傅里葉紅外光譜法鑒別不同產(chǎn)地中藥獨活的研究[J]. 周曄,張慶偉,李佩孚,韓立峰,何麗琳,張伯禮. 中國中藥雜志. 2013(19)
[9]利用COI基因序列鑒別賽加羚羊角與其代用品[J]. 陳靜,蔣志剛.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3(07)
[10]羚羊角不同部位顯微鑒定的研究[J]. 劉萌萌,李峰.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3(06)
碩士論文
[1]犀牛角及其制品鑒定方法標準化的研究[D]. 敖艷霖.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8
[2]犀牛角及其制品鑒定識別方法的研究[D]. 周晶梅.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0
[3]名貴中藥羚羊角的鑒定及其替代品的研究[D]. 姜清華.遼寧中醫(yī)學院 2005
本文編號:35650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5650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