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鈴蟲對Cry2Ab毒素抗性風險評估及抗性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7 20:31
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隸屬于鱗翅目夜蛾科棉鈴蟲屬,是全球范圍內危害最嚴重的棉花害蟲。為應對棉鈴蟲對化學殺蟲劑抗性的迅速發(fā)展,上世紀90年代后期轉Bt基因抗蟲棉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推廣種植,到2016年,全球轉Bt棉花種植面積已達1500萬公頃。Bt棉的種植有效控制了靶標害蟲棉鈴蟲和棉紅鈴蟲的危害,降低了棉花的生產成本,提高了棉花產量,產生了巨大的生態(tài)和經濟效益。為了避免棉鈴蟲對化學殺蟲劑抗性快速演化問題的再次上演,在1996年第一代單價Bt-Cry1Ac抗蟲作物商業(yè)化種植開始就執(zhí)行了嚴格的高劑量/庇護所(high-dose/refuge)抗性治理策略。隨后,為了克服單價Bt作物防治靶標害蟲種類有限、庇護所面積過大等問題及延緩靶標害蟲抗性產生,2003年轉入Cry1Ac和Cry2Ab基因的第二代Bt棉花開始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推廣,標志著基因聚合(gene pyramiding)或基因疊加(gene stacking)抗性治理策略的應用。我國于1997年開始一直種植轉Bt-Cry1Ac基因抗蟲棉,采用自然庇護所的抗性治理策略。2010年的監(jiān)測結果表明,北方...
【文章來源】: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5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1世界主要產棉國的平均棉花產量(2014)?(Burkitbayeva等,2016)??Fig.?1.1?Average?Cotton?Yields?among?Major?Cotton?Producers?(2014)??紅色柱體表示未種植轉Bt棉花的國家
Tabashnik等,2013)。因為良好的種植效果在批準種植第二代抗蟲棉的國家如澳大??利亞、美國和印度,雙價抗蟲棉的種植比例逐年增加,中國尚未批準種植轉雙價抗蟲??棉(圖1.2)。第二代轉基因棉花方興未艾,第三代轉基因抗蟲棉(轉CiylAc+Cry2Ab+??Vip3Aa基因棉花)已計劃在澳大利亞和美國推廣種植。Bt營養(yǎng)期殺蟲蛋白Vip3Aa因??其結構與作用模式均不同于Cry類毒素,且對鱗翅目昆蟲具有特異毒殺作用,因此被??用于棉花害蟲的防治。目前主要的三代轉基因品種主要有先正達公司的Bollgard??III??(CrylAc+Cry2Ab+Vip3A)以及陶氏益農公司的?WideStrike??(CrylAc+CrylF+Vip3A)。??同時表達三種殺蟲蛋白意味著更廣的殺蟲譜、更強的殺蟲效率并且可以有效延緩田間??抗性的發(fā)展。??9??
學者Ishiwata于1901年從導致日本紡織工業(yè)蒙受巨大損失的家蠶“猝倒病”中提取出??來,并命名為“猝倒芽孢桿菌”及奶7/?5?5〇?〇(866講和丫咖啦01〇,1992)。從分類學??講這一細菌屬于芽孢桿菌(圖1.4)?(Sanchis,?2011)。隨后,Berliner在德國圖林根??州一家面粉廠中一批染病的地中海粉螺Jnagosto?中分離出一種具有殺蟲活??1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5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yè)化發(fā)展態(tài)勢[J]. Clive James.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6(04)
[2]RNAi介導的棉鈴蟲氨肽酶N基因Haapn1和鈣粘蛋白基因HaBtR沉默對Cry1Ac毒力的影響[J]. 周慧丹,楊亦樺,吳益東. 昆蟲學報. 2010(10)
[3]種植Bt棉花可有效控制棉鈴蟲在我國多作物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發(fā)生與危害[J]. 吳孔明,陸宴輝. 中國基礎科學. 2009(03)
[4]華北棉區(qū)各代棉鈴蟲生命表及南北棉鈴蟲發(fā)生特征研究[J]. 戈峰,劉向輝,丁巖欽,王學志,趙永發(fā).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03(02)
[5]在雌不發(fā)生交換的鱗翅目類昆蟲中使用F2群體作圖顯隱性分子標記連鎖圖譜的極大似然(ML)法[J]. 譚遠德,萬春玲,魯成,向仲懷. 生物數學學報. 2000(02)
[6]蘇云金芽孢桿菌δ-內毒素的殺蟲機理及其增效途徑[J]. 張繼紅,王琛柱,欽俊德. 昆蟲學報. 1998(03)
碩士論文
[1]棉鈴蟲幼蟲中腸蛋白酶對Cry2Aa和Cry2Ab原毒素活化位點的鑒定及蛋白酶活性檢測[D]. 王碩.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42374
【文章來源】: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5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1世界主要產棉國的平均棉花產量(2014)?(Burkitbayeva等,2016)??Fig.?1.1?Average?Cotton?Yields?among?Major?Cotton?Producers?(2014)??紅色柱體表示未種植轉Bt棉花的國家
Tabashnik等,2013)。因為良好的種植效果在批準種植第二代抗蟲棉的國家如澳大??利亞、美國和印度,雙價抗蟲棉的種植比例逐年增加,中國尚未批準種植轉雙價抗蟲??棉(圖1.2)。第二代轉基因棉花方興未艾,第三代轉基因抗蟲棉(轉CiylAc+Cry2Ab+??Vip3Aa基因棉花)已計劃在澳大利亞和美國推廣種植。Bt營養(yǎng)期殺蟲蛋白Vip3Aa因??其結構與作用模式均不同于Cry類毒素,且對鱗翅目昆蟲具有特異毒殺作用,因此被??用于棉花害蟲的防治。目前主要的三代轉基因品種主要有先正達公司的Bollgard??III??(CrylAc+Cry2Ab+Vip3A)以及陶氏益農公司的?WideStrike??(CrylAc+CrylF+Vip3A)。??同時表達三種殺蟲蛋白意味著更廣的殺蟲譜、更強的殺蟲效率并且可以有效延緩田間??抗性的發(fā)展。??9??
學者Ishiwata于1901年從導致日本紡織工業(yè)蒙受巨大損失的家蠶“猝倒病”中提取出??來,并命名為“猝倒芽孢桿菌”及奶7/?5?5〇?〇(866講和丫咖啦01〇,1992)。從分類學??講這一細菌屬于芽孢桿菌(圖1.4)?(Sanchis,?2011)。隨后,Berliner在德國圖林根??州一家面粉廠中一批染病的地中海粉螺Jnagosto?中分離出一種具有殺蟲活??1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5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yè)化發(fā)展態(tài)勢[J]. Clive James.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6(04)
[2]RNAi介導的棉鈴蟲氨肽酶N基因Haapn1和鈣粘蛋白基因HaBtR沉默對Cry1Ac毒力的影響[J]. 周慧丹,楊亦樺,吳益東. 昆蟲學報. 2010(10)
[3]種植Bt棉花可有效控制棉鈴蟲在我國多作物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發(fā)生與危害[J]. 吳孔明,陸宴輝. 中國基礎科學. 2009(03)
[4]華北棉區(qū)各代棉鈴蟲生命表及南北棉鈴蟲發(fā)生特征研究[J]. 戈峰,劉向輝,丁巖欽,王學志,趙永發(fā).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03(02)
[5]在雌不發(fā)生交換的鱗翅目類昆蟲中使用F2群體作圖顯隱性分子標記連鎖圖譜的極大似然(ML)法[J]. 譚遠德,萬春玲,魯成,向仲懷. 生物數學學報. 2000(02)
[6]蘇云金芽孢桿菌δ-內毒素的殺蟲機理及其增效途徑[J]. 張繼紅,王琛柱,欽俊德. 昆蟲學報. 1998(03)
碩士論文
[1]棉鈴蟲幼蟲中腸蛋白酶對Cry2Aa和Cry2Ab原毒素活化位點的鑒定及蛋白酶活性檢測[D]. 王碩.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42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4423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