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假單胞菌殺線蟲毒性因子PtxA的殺蟲活性與作用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1-03-23 02:53
植物寄生線蟲(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是一種高度;偷碾s食性植物病原線蟲,主要寄生在植物根部,幾乎可以感染所有的作物并造成作物減產(chǎn),據(jù)統(tǒng)計可造成全世界每年1500多億美元的經(jīng)濟損失。在長期的防控植物寄生線蟲的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生物防治有著其它防治措施難以比擬的優(yōu)勢,而生防細菌在防控植物寄生線蟲實踐中發(fā)揮著獨特作用,因此基于生防細菌的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受到世界各國普遍重視。丁香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MB03是本實驗室從感病植物組織中分離到的一株病原細菌,前期工作已證實該菌對模式線蟲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主要的作物蟲害線蟲南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均呈現(xiàn)殺蟲活性。本研究通過序列比對確定了一種新型溶血素RTX家族的毒性因子PtxA,對該蛋白的殺蟲活性、抑制線蟲生長、運動、產(chǎn)卵和取食偏好等的性能和在線蟲體內的作用部位進行了觀測;對該蛋白的作用結構域進行了分析;然后對其在線蟲體內的可能受體進行了初步篩選。所獲得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基于MB03菌株的基因組序列...
【文章來源】:華中農業(yè)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秀麗隱桿線蟲的電鏡圖(付喜梅2016)
圖 1-2 兩種生物型線蟲解剖圖Fig.1-2Anatomical map of two biotypes of nematode線蟲生活周期較短,平均 3.5 天完成一個生活史。線蟲周期分為幼蟲期和成,幼蟲期又分為 L1-L4 四個時期,完整生活史見圖 1-3。其中有個特殊的 Dau
秀麗隱桿線蟲生活史(Park201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秀麗隱桿線蟲研究綜述[J]. 趙晴,蔣湉湉.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0(19)
[2]植物寄生線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霍建飛,劉春艷,郝永娟,王萬立,王勇. 蔬菜. 2010(06)
[3]植物根結線蟲基因組學研究進展[J]. ?『,卜祥霞,薛慧,趙海娟,郭仰東,簡恒. 植物病理學報. 2010(03)
[4]根結線蟲引起的植物根結形態(tài)與形成機理研究進展[J]. 王新榮,馬超,任路路,王磊.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0(02)
[5]線蟲保存技術研究進展[J]. 李新偉,張群枝.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2007(06)
[6]秀麗隱桿線蟲培養(yǎng)特性與保存方法研究[J]. 龐林海,杜愛芳,李孝軍,侯玉慧,高翔.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07(01)
[7]RTX毒素及其與靶細胞的相互作用[J]. 朱靜,徐建國.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 2004(10)
[8]根結線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汪來發(fā),楊寶君,李傳道.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1)
[9]淺談植物寄生線蟲的危害[J]. 林敏. 福建農業(yè)科技. 1995(03)
[10]滑刃線蟲綜述和滑刃屬線蟲種類[J]. David J.Hooper,林茂松. 植物檢疫. 1990(05)
碩士論文
[1]丁香假單胞菌MB03及銅綠假單胞菌中對線蟲毒性蛋白篩選與鑒定[D]. 范津.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2]秀麗線蟲miRNA/let-7調控固有免疫的分子機制研究[D]. 俞勇林.東南大學 2016
[3]3-溴丙酮酸對秀麗隱桿線蟲毒性和代謝的研究[D]. 付喜梅.蘭州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94989
【文章來源】:華中農業(yè)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秀麗隱桿線蟲的電鏡圖(付喜梅2016)
圖 1-2 兩種生物型線蟲解剖圖Fig.1-2Anatomical map of two biotypes of nematode線蟲生活周期較短,平均 3.5 天完成一個生活史。線蟲周期分為幼蟲期和成,幼蟲期又分為 L1-L4 四個時期,完整生活史見圖 1-3。其中有個特殊的 Dau
秀麗隱桿線蟲生活史(Park201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秀麗隱桿線蟲研究綜述[J]. 趙晴,蔣湉湉.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0(19)
[2]植物寄生線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霍建飛,劉春艷,郝永娟,王萬立,王勇. 蔬菜. 2010(06)
[3]植物根結線蟲基因組學研究進展[J]. ?『,卜祥霞,薛慧,趙海娟,郭仰東,簡恒. 植物病理學報. 2010(03)
[4]根結線蟲引起的植物根結形態(tài)與形成機理研究進展[J]. 王新榮,馬超,任路路,王磊.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0(02)
[5]線蟲保存技術研究進展[J]. 李新偉,張群枝.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2007(06)
[6]秀麗隱桿線蟲培養(yǎng)特性與保存方法研究[J]. 龐林海,杜愛芳,李孝軍,侯玉慧,高翔.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07(01)
[7]RTX毒素及其與靶細胞的相互作用[J]. 朱靜,徐建國.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 2004(10)
[8]根結線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汪來發(fā),楊寶君,李傳道.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1)
[9]淺談植物寄生線蟲的危害[J]. 林敏. 福建農業(yè)科技. 1995(03)
[10]滑刃線蟲綜述和滑刃屬線蟲種類[J]. David J.Hooper,林茂松. 植物檢疫. 1990(05)
碩士論文
[1]丁香假單胞菌MB03及銅綠假單胞菌中對線蟲毒性蛋白篩選與鑒定[D]. 范津.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2]秀麗線蟲miRNA/let-7調控固有免疫的分子機制研究[D]. 俞勇林.東南大學 2016
[3]3-溴丙酮酸對秀麗隱桿線蟲毒性和代謝的研究[D]. 付喜梅.蘭州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94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09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