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黃矮病毒—麥蚜—小麥互作的生理機制初探
【學位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435.1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麥蚜概述
1.2 小麥黃矮病概述
1.3 大麥黃矮病毒-麥蚜-小麥三者互作
1.3.1 大麥黃矮病毒對小麥的影響
1.3.2 麥蚜對小麥的影響
1.3.3 大麥黃矮病毒對麥蚜的影響
1.4 生物體內保護酶和解毒酶的作用
1.4.1 植物體內保護酶和解毒酶種類及作用
1.4.2 昆蟲體內保護酶和解毒酶種類及作用
1.5 植物病毒-昆蟲-植物三者互作的生理機制
1.6 研究目的、內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內容
第二章 大麥黃矮病毒-麥蚜-小麥互作對小麥體內主要保護酶和解毒酶的影響
2.1 材料與方法
2.1.1 供試小麥
2.1.2 供試毒源
2.1.3 供試蟲源
2.1.4 酶活測定主要試劑及儀器
2.1.5 實驗設計
2.1.6 酶活測定方法
2.2 數(shù)據(jù)分析
2.3 結果分析
2.3.1 大麥黃矮病及介體麥二叉蚜對小麥體內主要保護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2.3.2 大麥黃矮病及介體麥長管蚜對小麥體內主要保護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2.3.3 大麥黃矮病及非介體禾谷縊管蚜對小麥體內主要保護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2.4 討論
第三章 大麥黃矮病毒-麥蚜-小麥互作對蚜蟲體內主要保護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3.1 材料與方法
3.1.1 供試小麥
3.1.2 供試毒源
3.1.3 供試蟲源
3.1.4 酶活測定主要試劑及儀器
3.1.5 實驗設計:
3.1.6 酶活測定方法
3.2 數(shù)據(jù)分析
3.3 結果分析
3.3.1 大麥黃矮病對介體麥二叉蚜體內主要保護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3.3.2 大麥黃矮病對介體麥長管蚜體內主要保護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3.3.3 大麥黃矮病對非介體禾谷縊管蚜體內主要保護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3.4 討論
第四章 大麥黃矮病毒-麥蚜-小麥互作對蚜蟲體內主要保護酶和解毒酶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
4.1 材料與方法
4.1.1 供試小麥
4.1.2 供試毒源:BYDV-GAV
4.1.3 供試蟲源
4.1.4 基因表達水平測定主要試劑及儀器
4.1.5 實驗設計
4.1.6 基因相對表達量測定方法
4.2 數(shù)據(jù)分析
4.3 結果分析
4.4 討論
第五章 全文總結
5.1 主要結論
5.2 討論
5.3 創(chuàng)新點
5.4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海波;陳巨蓮;程登發(fā);劉勇;孫京瑞;;小麥間作豌豆對麥長管蚜及其主要天敵種群動態(tài)的影響[J];昆蟲學報;2009年07期
2 胡亮;謝芳芹;相建業(yè);曹海;;中國西北地區(qū)麥二叉蚜與禾谷縊管蚜對小麥黃矮病傳毒能力的分析[J];麥類作物學報;2009年04期
3 張文斌;安德榮;任向輝;;中國小麥黃矮病的發(fā)生及綜合防控研究進展[J];麥類作物學報;2009年02期
4 魯艷輝;楊婷;高希武;;禾谷縊管蚜和麥長管蚜玻璃管藥膜法敏感毒力基線的建立[J];昆蟲學報;2009年01期
5 李軍;趙惠燕;Udo HEIMBACH;Thomas THIEME;;兩種麥蚜取食誘導小麥抗性品種后對后來取食蚜生物學特性的影響[J];昆蟲學報;2007年02期
6 ;Obtained transgenic wheat expressing pac1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is resistant against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GPV[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年19期
7 曹雅忠;尹姣;李克斌;張克誠;李賢慶;;小麥蚜蟲不斷猖獗原因及控制對策的探討[J];植物保護;2006年05期
8 李永麗;史洪中;陳利軍;周洲;;轉基因小麥抗大麥黃矮病毒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21期
9 王美芳;原國輝;陳巨蓮;雷振生;吳政卿;;麥蚜發(fā)生危害特點及小麥抗蚜性鑒定的研究[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6年07期
10 唐林;林珠;李永明;王華;;不同大小機械牽張力對成骨細胞增殖及堿性磷酸酶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6年06期
本文編號:2880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288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