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乙烯和茉莉酸誘導水稻對紋枯病的抗性機理研究
【學位單位】:東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S435.111.42
【部分圖文】:
表 3-2 乙烯處理對水稻紋枯病的影響Table 3-2 Effect of ethylene on rice sheath blightoL/L)tration病斑高度Lesion Length/cm相對病斑高度Relative Lesion Length/%相對防Relativeeffec 8.18±0.5 18.44 a -oL/L 3.20±0.4 7.21 c 60.oL/L 1.60±0.2 3.61 d 80.oL/L 1.13±0.1 2.55 d 86.oL/L 3.67±0.8 8.27 b 55.植株高度 Plant height/cm 44.36±1.3字母表示在 0.05 水平上差異顯著。nt smal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the significant level at 0.05.0.2
結果與分析表 3-3 1-MCP 處理對水稻紋枯病的影響Table 3-3 Effect of 1-MCP on rice sheath blight度(μl/L)oncentration病斑高度Lesion length/cm相對病斑高Relative lesion leck 8.18±0.5 18.44 c0.1μL/L 7.92±0.9 17.85 c0.5μL/L 8.62±0.5 19.43 b1μL/L 9.47±1.2 21.34 a3μL/L 8.36±0.8 18.85 b植株高度 Plant height/cm 44.36±1.3字母表示在 0.05 水平上差異顯著。nt smal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the significant level at 0.05.CK
圖 3-1 乙烯處理后水稻 POD 活性的變化Fig.3-1 Changes of POD activity in rice after ethylene treatment乙烯處理對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響 3-2 可見,四種處理的水稻 PPO 活性整體變化趨勢相同且無顯著差異,呈勢,都在 24 h 達到活性高峰;可以看出,經乙烯處理的水稻 PPO 活性比活性高,但差異不顯著。由此可見,乙烯可以誘導水稻中 PPO 的活性升高,由此得出乙烯對植物體內 PPO 的活性沒有顯著的誘導作用。圖 3-2 乙烯處理后水稻 PPO 活性的變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日本合成茉莉香[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1987年02期
2 潘瑞熾;李海航;;茉莉酸——天然生長抑制劑[J];植物生理學通訊;1989年02期
3 吳德偉;汪姣姣;謝道昕;;茉莉素與植物生物脅迫反應[J];生物技術通報;2018年07期
4 張艷霞;史玲玲;戴向辰;Neo Christophine Mokgolodi;劉玉軍;;茉莉酸及其衍生物:一類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謝誘導子[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5 楊清;;茉莉酸類的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機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年12期
6 劉春;劉健暉;張志堅;;茉莉酸及其甲酯與植物抗蟲作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5期
7 谷麗萍,周阮寶;茉莉酸類在植物體內作用研究進展[J];植物學通報;1997年01期
8 江玲,周燮;茉莉酸類在植物生長發(fā)育和對傷害反應中的作用[J];生命科學;1998年01期
9 黃文峰;王立豐;田維敏;;茉莉酸反應基因轉錄抑制因子JAZ蛋白家族研究進展[J];熱帶作物學報;2009年09期
10 王妮妍,蔣德安;茉莉酸及其甲酯與植物誘導抗病性[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會陽;核質轉運受體AtImportin α作為轉錄抑制因子調控茉莉酸信號的分子機理[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6年
2 王青;桑樹茉莉酸生物合成與信號轉導途徑基因的鑒定和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17年
3 任春梅;擬南芥Cullin1點突變影響茉莉素信號傳導的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4年
4 劉艷;機械傷害誘導豌豆幼苗防御性反應及其調控機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李夢雅;茉莉酸轉運蛋白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系統(tǒng)傷害抗性中傳遞系統(tǒng)信號的功能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6 陳瑩;茉莉酸類植物激素膠束電動色譜分離與高靈敏度熒光檢測新方法[D];武漢大學;2014年
7 尹國英;茉莉酸輔助的煙草煙堿突變體篩選及分子生理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7年
8 楊艷麗;外源茉莉酸影響馬鈴薯對晚疫病抗性的初步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劉麗紅;茉莉酸和油菜素甾醇調控番茄果實類胡蘿卜素積累的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10 閆素麗;擬南芥響應昆蟲取食的早期信號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慶燕;外源乙烯和茉莉酸誘導水稻對紋枯病的抗性機理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9年
2 黃瀟;擬南芥IQM1介導茉莉酸信號轉導的機制研究[D];廣州大學;2018年
3 董文華;Lasiodiplodia iranensis發(fā)酵產茉莉酸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8年
4 何春梅;茉莉酸信號調控鋁抑制擬南芥主根生長的機理分析[D];山東大學;2016年
5 翟志文;茉莉酸誘導的粗山羊草轉錄組分析及JAZ基因家族功能初探[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8年
6 張小微;茉莉酸調控的二倍體馬鈴薯離體塊莖發(fā)育差異蛋白質組學分析[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7年
7 鄒正姍;茉莉酸在水稻幼苗根系響應氮素過程中的調控作用[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7年
8 廖巧;甲基茉莉酸誘導青蒿素積累的機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9 丁永強;茉莉酸和光照調控煙草葉片黃化的作用機制分析[D];西南大學;2017年
10 鄭玉玉;茉莉酸抑制擬南芥暗形態(tài)建成的分子機理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67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286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