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對蠐螬的誘集機制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433.83
【圖文】:
齡)對3種不同植物根系的趨向行為反應結果如圖2.2所示。華北大黑鰓金龜幼蟲選擇花生根系這一側臂的蟲數為75頭,選擇對照一側的蟲數為39頭,處理極顯著的多于對照(P < 0.01)。試蟲選擇大豆根系的蟲數為80頭,對照蟲數為39頭,處理與對照間差異極顯著(P < 0.01)。玉米根系引誘的試蟲頭數為81頭,極顯著的多于對照蟲數(P < 0.01),對照蟲數為39。
25℃的恒溫箱中萌發(fā)。將長勢一致的花生幼苗定植于圖3.1的裝置中。15d后將樹脂柱連接到圖中A的下部,蠕動泵流速設置為5 mL/min,連續(xù)收集5 d后將得到的收集液用200 mL甲醇洗脫,然后加入50 mL蒸餾水和乙醚進行萃取,并40℃條件下減壓濃縮,得到根系分泌物(王小兵等, 2011)。
華北大黑鰓金龜幼蟲(3齡)對月桂酸在不同濃度下的趨向行為反應結果如圖4.1(A)所示,在濃度為400 μg/mL、600 μg/mL和800 μg/mL時,引誘蟲數極顯著多于對照蟲數(P < 0.01)。試蟲對肉豆蔻酸在不同濃度下的趨向行為反應結果如圖4.1(B)所示,在濃度為320 μg/mL時,引誘蟲數顯著多于對照蟲數(P< 0.05);在濃度為40 μg/mL、80 μg/mL、160 μg/mL時,引誘蟲數極顯著多于對照蟲數(P< 0.01)。圖4.1華北大黑鰓金龜幼蟲對月桂酸(A)和肉豆蔻酸(B)在不同濃度下的趨向行為反應Fig.4.1 Behavioral response of Holotrichia oblita larva to lauric acid(A) and myristic acid(B)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注:圖中數據均為總數。圖中“*”表示試蟲對處理與對照間差異顯著(卡方測驗,P < 0.05),“**”表示差異極顯著(P < 0.01)。下同。Data in the fig are represented as total number. “*”indicated that behavioral response of Holotrichia oblita larva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χ2 test, P < 0.05). “**”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P < 0.01). The samebelow.試蟲對棕櫚酸在不同濃度下的趨向行為反應結果如圖4.2(A)所示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曉明;李兆群;潘洪生;陸宴輝;;植食性害蟲食誘劑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8年01期
2 李陽;任麗;谷建中;鄧麗;殷君華;郭敏杰;;5種拌種劑對花生田蠐螬的防治效果研究[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7年08期
3 張鑫鑫;房遲琴;劉丹丹;Innocent Nyamwasa;張帥;尹姣;曹雅忠;于洪春;李克斌;;二氧化碳對三種蠐螬的引誘作用[J];植物保護;2016年06期
4 謝興偉;楊真;陳曉;蘇國連;陳斌;嚴乃勝;董文霞;;玉米雌穗揮發(fā)物對亞洲玉米螟幼蟲取食選擇的影響[J];植物保護;2015年06期
5 王培云;鄧麗;李陽;苗建利;;花生田蠐螬的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5年10期
6 劉蘋;趙海軍;唐朝輝;張玉鳳;林海濤;沈玉文;王江濤;萬書波;;連作對不同抗性花生品種根系分泌物和土壤中化感物質含量的影響[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5年04期
7 梁超;郭巍;陸秀君;李瑞軍;于浩海;王偉;趙丹;徐大慶;;華北大黑鰓金龜成蟲周年發(fā)生動態(tài)及影響因素分析[J];植物保護;2015年03期
8 張美翠;尹姣;李克斌;曹雅忠;仵均祥;;地下害蟲蠐螬的發(fā)生與防治研究進展[J];中國植保導刊;2014年10期
9 劉福順;王慶雷;劉春琴;席國成;馮曉潔;劉艷濤;吳娛;李靖宇;;大黑蠐螬活動規(guī)律及對農作物幼苗的取食趨性研究[J];環(huán)境昆蟲學報;2014年04期
10 張禹;王梓清;;大豆地下害蟲蠐螬的生物防治方法[J];大豆科技;201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陳愛端;李克斌;尹姣;曹雅忠;;殺蟲劑和氧氣濃度對昆蟲呼吸代謝的影響[A];公共植保與綠色防控[C];2010年
2 曹雅忠;李克斌;尹姣;;淺析我國地下害蟲的發(fā)生與防治現狀[A];農業(yè)生物災害預防與控制研究[C];2005年
3 孟玲;李保平;;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對植食性昆蟲的影響[A];昆蟲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昆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楊程;徐程揚;;根系分泌物及根際效應研究綜述[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朱寧;兩種星天牛的行為特性和引誘劑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7年
2 張鑫鑫;蠐螬對二氧化碳的趨性及分子機制初探[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6年
3 劉瑤;山東省花生田蠐螬類地下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7721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277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