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志漢族婚俗詞語文化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30 14:17
本文關鍵詞:四川方志漢族婚俗詞語文化義研究
【摘要】: 本文以四川地區(qū)婚俗演化為目標,主要通過對四川方志中漢族婚俗詞語的整理、研究,從文化義的角度挖掘出這些詞語背后所蘊藏的民俗內涵,將豐富的四川漢族婚俗文化立體地展示出來。 本文所收方志從地域上看,東有光緒十九年《巫山縣志》,南有光緒三十四年《敘永永寧廳縣合志》,西有咸豐七年《冕寧縣志》,北有民國16年《廣安州新志》,共100部方志,基本覆蓋了整個四川地區(qū)。從時間上看,最早的為嘉慶五年《清溪縣志》,最晚的有民國36年《郫縣志》,前后共跨148年;另外再輔以筆者及指導教師的實地調查所得材料,將本文所反映的婚俗大致定格于由乾嘉年間而訖如今的二百多年中。其目的是借研究四川方志中婚俗語料來探究四川漢族舊式婚俗。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簡介四川地理范圍、歷史沿革、人口狀況以及婚俗概況。由于“四川”一詞的地理外延在歷史上有著變化的特征,四川在地理范圍上主要指以四川盆地為中心,包括長江上游的廣大地區(qū),大致相當于今天的川渝兩地。在四川歷史上有過多次的以“湖廣填四川”為代表的移民浪潮,從而在境內形成了以漢族為主,多個少數民族雜居的情形。這對四川漢族婚俗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二章研究婚制詞語文化義。梳理了四川方志中關于四川漢族婚制內容的詞語,著重探討了“早婚、養(yǎng)媳、入贅、再醮、轉房”等詞語的文化內涵。第三章探究“訂婚”一詞的文化義。從不同角度挖掘“訂婚”的文化意蘊,展示了一幅豐富多彩的訂婚民俗畫卷,對訂婚儀式中的觀念、人物、禮物、過程等表現與內涵都逐一作了研究。 第四章概括“結婚”一詞的文化義。該章以結婚程序為線索,以“請期、過禮、加冠、加笄、迎親、送親、回車馬、下轎、升堂、拜堂、拜大小、討坐位、坐床、揭蓋頭、合巹、撒帳、同牢合食、鬧房、下廚、謝媒、回門”為核心,研究了結婚程序中一系列詞語的文化內涵。 第五章從語言學角度分析四川方志中漢族婚俗詞語,指出命名特點。我們發(fā)現既有同俗同詞,也有同俗異詞和異俗同詞的現象,提出這主要是由于人們造詞取象和組合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看法;同時還指出這一現象也反映了同一婚俗在不同地域和時間的共性與個性。 本文在文獻查閱的過程中貫以田野調查,在大量四川漢族婚俗語料基礎上,以“在婚俗邏輯中列詞語,在詞語文化義中談婚俗”為基本線索,將地域上的橫向比較與時間上的縱向推演結合在一起,從而翔實地展示出一幅四川漢族婚俗畫卷,既作了婚俗現象與理論的還原和探究,也作了婚俗詞語的語言認識。
【關鍵詞】:四川方志 婚俗 文化義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892.22;H131
【目錄】:
- 附圖3-19
- 摘要19-21
- Abstract21-27
- 前言27-32
- 一、本課題研究可行性分析27-28
- 二、本文學術價值28-29
- 三、本文研究、寫作的幾點說明29-32
- 第一章 四川概況32-41
- 一、四川地理范圍、歷史沿革及人口變遷32-34
- 1. 地理范圍32
- 2. 歷史沿革32-33
- 3. 人口變遷33-34
- 二、四川漢族婚俗34-41
- 1. 婚俗綜述34-35
- 2. 婚制概論35-36
- 3. 婚禮概論36-41
- 第二章 婚制41-52
- 一、早婚41-43
- 1. 定義41-42
- 2. 類型42
- 3. 危害及原因42-43
- 二、養(yǎng)媳43-46
- 1. 定義43-45
- 2. 原因及類型45
- 3. 完婚45-46
- 三、入贅46-50
- 1. 定義46
- 2. 類型46-48
- 3. 特點48-49
- 4. 婚禮49-50
- 四、再醮50-51
- 1. 定義50
- 2. 特點50-51
- 五、轉房51-52
- 1. 定義51
- 2. 特點51-52
- 第三章 訂婚52-84
- 一、訂婚(上)52-61
- 1. 擇偶觀52-54
- 2. 主婚權54-59
- 3. 書單59-61
- 二、訂婚(下)61-84
- 1. 議婚61-66
- 2. 看人66-69
- 3. 合八字69-75
- 4. 定婚75-83
- 5. 會親83-84
- 第四章 結婚84-140
- 一、結婚(上)84-110
- 1. 請期84-87
- 2. 過禮87-100
- 3. 加冠100-106
- 4. 加笄106-110
- 二、結婚(中)110-136
- 1. 迎親110-116
- 2. 送親116-121
- 3. 回車馬、下轎、升堂121-124
- 4. 拜堂、拜大小124-129
- 5. 討坐位、坐床、揭蓋頭、合巹、撒帳129-132
- 6. 鬧房132-136
- 三、結婚(下)136-140
- 1. 下廚136
- 2. 謝媒136-137
- 3. 回門137-140
- 第五章 四川方志婚俗詞語命名特點140-148
- 一、命名取象140-143
- 1. 名素分類舉例140-142
- 2. 名素選擇特點142-143
- 二、命名造詞143-148
- 1. 名素組合舉例143-147
- 2. 名素組合特點147-148
- 結論148-150
- 參考文獻150-152
- 附錄一152-153
- 附錄二 本書所用方志目錄153-157
- 附錄三 本文部分婚俗詞語索引157-165
- 后記165-167
- 在校期間科研成果167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董紅明;巴蜀牌坊銘文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文君;成都話詞語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春紅;泰安方言民俗詞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郇寧;《現代漢語詞典》78版和05版婚嫁詞對比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5 黃正昕;巴蜀漢族傳統(tǒng)育俗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946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59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