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民國時期的回族史學
發(fā)布時間:2017-06-10 13:22
本文關鍵詞:試論民國時期的回族史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中國回族史學在20世紀20年代正式形成,受清末民初深重的民族危機和西方新思潮的影響,回族覺醒是其形成的深刻時代背景。而20年代到40年代,則是回族史學在系統(tǒng)研究中得到不斷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抗日戰(zhàn)爭時期,民族危機的加深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強則是其發(fā)展的艱巨環(huán)境。 民國時期的回族史學是回族史學發(fā)展的第一個重要的繁榮期,研究空前活躍,成果豐碩。在研究隊伍上,除了漢族、回族學者外,還有許多國外學者參加,當然回族學者是主力軍。在研究角度上,不光從學術角度,而且還從政治、經(jīng)濟、宗教、教育等角度出發(fā),從歷史和現(xiàn)實出發(fā),以不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事回族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開始引入西方近代史觀和民族觀,以全新的民族概念和民族平等思想來研究回族史;并出現(xiàn)了以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民族觀為理論指導的回族史研究,嘗試了族、教分離這種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促使回族史學科開始獨立,為新中國成立后回族史與回教史研究最終分立為并行學科打下了良好基礎。在研究范圍上,全國各地的回族都注意到了。在研究領域上,中西關系、民族源流、人物、歷史事件、經(jīng)著學說、文化教育、史料、當代社會問題及研究方法等,都涉及到了,特別在回回是否為民族,族稱、族源問題,回教與回族的關系,回漢關系,回族與中國文明的關系等的研究上都取得了重要進步。在論著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都成就空前。需要指出的是,民國時期的回族史研究是從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安定統(tǒng)一的目的出發(fā),圍繞回族乃至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進步來進行的。 因此,研究民國時期的回族史學,對推動回族歷史的深入研究,促進回族史學史研究和學科建設,提高回族民族素質(zhì),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和共同繁榮乃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甚至為當前和今后國家正確處理民族關系、制定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提供必要的借鑒和參考,都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民國時期 回族史學 成就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8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2
- 一、選題的意義和緣起8
- 二、研究現(xiàn)狀簡介與研究重點8-11
- 三、回族史學的內(nèi)涵11-12
- 第一章 回族史學的形成和發(fā)展12-28
- 第一節(jié) 回族史學的形成(1921-1930)12-17
- 一、回族史學溯源12-14
- 二、回族史學形成的時代背景14-16
- 三、陳漢章、陳垣的回族史研究16-17
- 第二節(jié) 回族史學的迅速發(fā)展(1931-1949)17-28
- 一、民族危機與民族凝聚力的增強17-21
- 二、回族史研究的深入、全面、系統(tǒng)21-24
- 三、延安時期的回族史研究24-28
- 第二章 回族史研究的成就(上)28-45
- 第一節(jié) 回族史料的整理與研究28-33
- 一、回族史料的特點28-29
- 二、學者對回族史料搜集整理重要性的認識29-30
- 三、回族史料搜集整理的成就30-33
- 第二節(jié) 族稱與族源、族教關系的探索33-45
- 一、族稱與族源33-39
- 二、族教關系39-45
- 第三章 回族史研究的成就(下)45-53
- 第一節(jié) 回漢關系的研究45-48
- 第二節(jié) 回族對中華文明貢獻的闡發(fā)48-53
- 結語 民國時期回族史學的特點與不足53-55
- 參考文獻要目55-61
- 后記61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春陽;李紅衛(wèi);;河南心意六合拳的傳承方式及其形成原因[J];體育學刊;2011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絢光;二十世紀后半期回族史學述論[D];蘭州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試論民國時期的回族史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86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4386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