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土家族梯瑪信仰的衰退與“復興”——基于公共機制變遷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17-05-16 10:00
本文關鍵詞:論土家族梯瑪信仰的衰退與“復興”——基于公共機制變遷的考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土家族梯瑪信仰的社會基礎,是以土家語為支撐的社會公共機制的確立及其運轉。自明清以降,以漢語為文化載體的公共機制強勢作用強化了中央政府對土家族地區(qū)的政治、社會影響力,土家社會從單語向漢語、土家語雙語轉變,再至形成漢語為主導的文化格局。發(fā)軔于土司高層的儒化、漢化,直至擴散到整個土家族社會而形成漢語支撐的教育、行政等公共機制,使得梯瑪信仰不斷去政治化、去公共化、祛魅化,在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中成功地使梯瑪信仰從政教同構、教從王政到徹底政教分離,最終收縮成為家庭和私人選擇解除困厄的觀念與儀式,從而走向全面衰退。當下梯瑪信仰的表面"復興"仍然只是在局部的母語存留區(qū)殘存或是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語境下地方政府與商業(yè)機構的文化符號征用而已,梯瑪信仰整體性衰退乃至消亡的趨勢不可逆轉。
【作者單位】: 湖北民族學院;
【關鍵詞】: 土家族 母語存留區(qū) 梯瑪信仰 公共機制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土家族梯瑪信仰與鄉(xiāng)村社會變遷研究”(項目編號:12XMZ047)
【分類號】:C912.4
【正文快照】: 促進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乃至于不同信仰的民眾融入國家主導的統(tǒng)一理性秩序,是現(xiàn)代“民族國家構建”(nation-state building)的基本命題。多民族國家的“民族國家構建”方法與衡量標準皆可以從能否成功地在民族地區(qū)構建起普遍遵循的國家主導的公共機制中去探尋。本文所指公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年,孫秋云,崔榕;宗族文化與社區(qū)歷史——以湖北土家族地區(qū)為例[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馬漓,
本文編號:3704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704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