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論文 >

漢唐時期河西民族融合類型及其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2-01-01 19:05
  漢唐時期河西的民族融合,既有大量少數(shù)民族融合于漢族,也有漢族融合于少數(shù)民族和少數(shù)民族間的相互融合。這一局面的出現(xiàn),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河西宜農宜牧的自然環(huán)境為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創(chuàng)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中原王朝的政局變化和北方地區(qū)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流動,促進了各族間的交流融合。雖然戰(zhàn)爭給河西各族人民帶來了諸多災難和痛苦,也使經(jīng)濟文化遭到很大破壞,但民族融合不僅未曾中斷,反而更加活躍。在長期的交往交流中,民族差異逐漸縮小淡化,共同點和一致性則不斷增多,進而形成文化上的交融薈萃。因此,河西民族融合的核心在于文化上的取長補短。 

【文章來源】:河西學院學報. 2018,34(01)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漢唐時期河西民族融合的條件
    (一) 河西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 為各族間的融合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二) 漢代以來河西的大規(guī)模人口遷徙流動, 促進了各民族間的交流融合
        1. 河西歸漢前后大量游牧民族的遷出與漢族人口的遷入。
        2. 兩漢魏晉內地動蕩時期大量流民的遷入。
        3. 兩漢魏晉時期西、北游牧民族進入河西。
        4. 十六國割據(jù)政權的掠遷人口。
        5. 唐前期大量人口移入河西。
二、漢唐時期河西民族融合的不同類型
    (一) 少數(shù)民族融合于漢族
        1. 河西的匈奴。
        2. 河西的氐族。
        3. 盧水胡與禿發(fā)鮮卑。
    (二) 漢族融合于少數(shù)民族
    (三) 各民族間的相互融合
三、漢唐時期河西民族融合的特點
    (一) 漢唐時期各族間的交流融合并未因河西局勢的動蕩而中斷
    (二) 因各民族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和地區(qū)分布不平衡, 民族融合的主體也不盡相同
    (三) 民族融合的核心是文化上的取長補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與民族關系研究(下)[J]. 周偉洲.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2]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特點和類型[J].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2)
[3]論民族融合的不同類型及中華民族融合的不同狀況[J]. 孫進己.  史學集刊. 2003(01)
[4]十六國時期各割據(jù)霸主的人口遷徙(下篇)[J]. 史念海.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2(04)
[5]在我國歷史上有為數(shù)眾多的漢人融合于少數(shù)民族[J]. 谷苞.  新疆社會科學. 1989(04)
[6]論中華民族的共同性[J]. 谷苞.  新疆社會科學. 1985(03)
[7]河西吐蕃文書簡述[J]. 黃文煥.  文物. 1978(12)



本文編號:356265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56265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ba1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