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楚粵分界”說看族群邊界認知中的國家在場
發(fā)布時間:2021-12-16 04:39
康熙二年,圍繞發(fā)生在南嶺腹地即湘南桂北的一次沖突事件,官方與民間展開了有關(guān)"楚粵分界"的論爭,這些論爭體現(xiàn)出南嶺所具有的政治文化意義,對南嶺的政治文化闡釋也影響并反映著當(dāng)?shù)厝藢ψ迦哼吔绲恼J知。這一案例顯示出在中國本土的歷史文化語境下國家力量在族群邊界認知中的在場,由此對巴斯的族群邊界理論提出一點新的思考。
【文章來源】:青海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9,45(01)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前言:巴斯的“族群邊界”理論及其局限
一、“劫亂”事件及其余音:官方表述中的楚粵之別
二、現(xiàn)實中的五嶺:族群交融與邊界交錯
三、族群邊界認知中的國家在場或缺席
余論:邊界與越界
本文編號:3537500
【文章來源】:青海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9,45(01)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前言:巴斯的“族群邊界”理論及其局限
一、“劫亂”事件及其余音:官方表述中的楚粵之別
二、現(xiàn)實中的五嶺:族群交融與邊界交錯
三、族群邊界認知中的國家在場或缺席
余論:邊界與越界
本文編號:35375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5375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