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禮制下的家族婚姻觀——以漆橋村孔氏家族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06:36
以周禮、儒家文化婚姻禮制為基礎(chǔ)的婚姻觀,一直在中國幾千年來的社會變遷中得以保留,并影響著幾千年來中國家庭的婚姻觀。由于封建統(tǒng)治的需要,原先孔子所提出的進步思想也日益向著男女不平等的方向發(fā)展。文章綜合了孔孟荀為代表的儒家的婚姻倫理觀念以及對漆橋孔氏家訓族規(guī)和當?shù)鼗橐鲲L俗的調(diào)查,探討了孔氏家族的婚姻觀:大致包括行六禮、同姓不婚、母黨不婚、傳宗接代、喪期不婚、出妻、告祖先、告親友,以期為當代婚姻觀念和儀禮的發(fā)展提供新的視角。
【文章來源】:百色學院學報. 2018,31(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周禮及儒家禮制
二、以孔孟荀為代表的儒家婚姻倫理觀念
(一) 孔子婚姻觀
(二) 孟、荀婚姻觀
三、漆橋孔氏家族婚姻觀
(一) 漆橋孔氏家族
(二) 孔氏家族族規(guī)
(三) 孔氏家族婚姻觀
1. 嚴格遵循六禮
2. 同姓不婚、母黨不婚
3. 傳宗接代為家族第一要務(wù)
4. 喪期不婚
5. 出妻——儒家思想的枷鎖和孔氏家族的寬容
6. 告祖先、告親友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儒家禮制與當代中國法治[J]. 孫春晨. 山東社會科學. 2015(12)
[2]先秦儒家禮制倫理及其現(xiàn)代價值[J]. 孫春晨. 倫理學研究. 2015(05)
[3]驛路要沖,圣裔名村——南京市漆橋村歷史文化價值研究[J]. 李新建,姚迪,海嘯. 鄉(xiāng)村規(guī)劃建設(shè). 2015(02)
[4]從禮制到禮學——先秦儒家對禮義的探尋[J]. 曹建墩. 河北學刊. 2015(02)
[5]人類學的婚姻研究[J]. 李利. 社科縱橫. 2010(07)
[6]魏晉南北朝家誡論略[J]. 張白茹,李必友. 安徽史學. 2002(03)
[7]從孔府檔案看孔氏族規(guī)家訓的內(nèi)容與特點[J]. 呂鋼文. 孔子研究. 1998(03)
[8]儒家德治、教化與禮制的現(xiàn)代沉思[J]. 鄭曉江. 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02)
[9]義門大家庭的分布與宗族文化的區(qū)域特征[J]. 黎小龍. 歷史研究. 1998(02)
[10]論孔子和孟子的婚姻觀[J]. 張彥修. 管子學刊. 1997(04)
博士論文
[1]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 劉華榮.蘭州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54828
【文章來源】:百色學院學報. 2018,31(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周禮及儒家禮制
二、以孔孟荀為代表的儒家婚姻倫理觀念
(一) 孔子婚姻觀
(二) 孟、荀婚姻觀
三、漆橋孔氏家族婚姻觀
(一) 漆橋孔氏家族
(二) 孔氏家族族規(guī)
(三) 孔氏家族婚姻觀
1. 嚴格遵循六禮
2. 同姓不婚、母黨不婚
3. 傳宗接代為家族第一要務(wù)
4. 喪期不婚
5. 出妻——儒家思想的枷鎖和孔氏家族的寬容
6. 告祖先、告親友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儒家禮制與當代中國法治[J]. 孫春晨. 山東社會科學. 2015(12)
[2]先秦儒家禮制倫理及其現(xiàn)代價值[J]. 孫春晨. 倫理學研究. 2015(05)
[3]驛路要沖,圣裔名村——南京市漆橋村歷史文化價值研究[J]. 李新建,姚迪,海嘯. 鄉(xiāng)村規(guī)劃建設(shè). 2015(02)
[4]從禮制到禮學——先秦儒家對禮義的探尋[J]. 曹建墩. 河北學刊. 2015(02)
[5]人類學的婚姻研究[J]. 李利. 社科縱橫. 2010(07)
[6]魏晉南北朝家誡論略[J]. 張白茹,李必友. 安徽史學. 2002(03)
[7]從孔府檔案看孔氏族規(guī)家訓的內(nèi)容與特點[J]. 呂鋼文. 孔子研究. 1998(03)
[8]儒家德治、教化與禮制的現(xiàn)代沉思[J]. 鄭曉江. 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02)
[9]義門大家庭的分布與宗族文化的區(qū)域特征[J]. 黎小龍. 歷史研究. 1998(02)
[10]論孔子和孟子的婚姻觀[J]. 張彥修. 管子學刊. 1997(04)
博士論文
[1]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 劉華榮.蘭州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54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1548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