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土司制度、土司文化和土司遺產(chǎn)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2-20 06:19
元、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在西南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推行土司制度,對該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管控,使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納入中央王朝的管理體系,推動了多民族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歷代王朝"大一統(tǒng)"政治理念得以實踐并最終形成。土司地區(qū)修建的城池、衙署、寺廟、宗祠、街道、墓葬等建筑,是土司制度的物質(zhì)文化載體,保護、利用這些土司遺產(chǎn),對于理解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的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
【文章來源】:昆明學院學報. 2019,41(02)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土司制度:區(qū)域管理的新模式
二、土司文化:民族文化的新發(fā)展
三、土司遺產(chǎn):物質(zhì)文化的載體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因俗而治”:明清時期土司地區(qū)的國家治理政策[J]. 李良品,談建成.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7(09)
[2]改土歸流后土家族擺手舞的嬗變與傳承研究[J]. 郗玉松.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7(04)
[3]論深化土司問題研究與“土司學”的構建[J]. 馬大正.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4]論土司地區(qū)的國家認同[J]. 陳季君. 中國史研究. 2017(01)
[5]論明清時期土司制度的構成——學理層面的詮釋[J]. 李良品,吳曉玲. 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 2016(03)
[6]土司遺址:歷史封存與文化傳承[J]. 羅中,羅維慶. 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 2016(03)
[7]試論“土司文化”的定義與內(nèi)涵[J]. 李世愉.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6(02)
[8]土司文化:溝通邊疆與中央的橋梁[J]. 李世愉. 文史知識. 2016(04)
[9]國權與民俗:試論改土歸流與土家族飲酒習俗的變遷[J]. 郗玉松. 銅仁學院學報. 2016(01)
[10]清帝“大一統(tǒng)”論[J]. 李治亭.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本文編號:3042361
【文章來源】:昆明學院學報. 2019,41(02)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土司制度:區(qū)域管理的新模式
二、土司文化:民族文化的新發(fā)展
三、土司遺產(chǎn):物質(zhì)文化的載體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因俗而治”:明清時期土司地區(qū)的國家治理政策[J]. 李良品,談建成.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7(09)
[2]改土歸流后土家族擺手舞的嬗變與傳承研究[J]. 郗玉松.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7(04)
[3]論深化土司問題研究與“土司學”的構建[J]. 馬大正.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4]論土司地區(qū)的國家認同[J]. 陳季君. 中國史研究. 2017(01)
[5]論明清時期土司制度的構成——學理層面的詮釋[J]. 李良品,吳曉玲. 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 2016(03)
[6]土司遺址:歷史封存與文化傳承[J]. 羅中,羅維慶. 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 2016(03)
[7]試論“土司文化”的定義與內(nèi)涵[J]. 李世愉.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6(02)
[8]土司文化:溝通邊疆與中央的橋梁[J]. 李世愉. 文史知識. 2016(04)
[9]國權與民俗:試論改土歸流與土家族飲酒習俗的變遷[J]. 郗玉松. 銅仁學院學報. 2016(01)
[10]清帝“大一統(tǒng)”論[J]. 李治亭.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本文編號:30423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0423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