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畬族史的幾個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1-01-10 14:00
元代東南各省畬漢人民大范圍長時間的抗元斗爭,與部分畬族首領和地方豪強對元朝統(tǒng)治者的投降效力,殊途同歸,都加速了畬族漢化的進程。伴隨畬族漢化進程的是客家、福佬兩個族群的發(fā)展以及畬族分布區(qū)域與人口數(shù)量的變化。通過對畬族發(fā)展進程的梳理,可以推進畬族、客家及福佬三大族群形成發(fā)展史的研究。
【文章來源】: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8,35(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客家與福佬的發(fā)展
(一) 畬民漢化為客家
(二) 北方流民南遷, 入籍贛閩粵邊地曠人稀處成為客家
(三) 淮軍安置
(四) 福佬的發(fā)展
二、畬族分布區(qū)域的變化與人口數(shù)的推測
(一) 元代畬族的分布地域
1. 泉州《宋季三朝政要附錄》:
2. 恩州《元史》卷132《哈剌□傳》:
3. 循州《元史》卷28“本紀·英宗二”:
4. 惠州《元史》卷39《本紀·順帝二》:
5. 廣州、建昌、南豐州《元史》卷16“本紀·世祖十三”:
6. 吉州、瑞州、撫州、龍興、南安、韶州、南雄諸郡《元史》卷15“本紀·世祖十二”:
7. 連州《天下郡國利病書》引《連州志》云:
8. 邵武、建昌《元史》卷10“世祖本紀七”:
9. 建寧路《元史》卷12“本紀·世祖九”:
1 0. 處州、溫州、婺州《元史》卷16“本紀·世祖十三”:
1 1. 衢州、信州《元史》卷29《百家奴傳》:
1 2. 袁州《元史》卷151《高鬧兒傳》:
三、畬族人口數(shù)的推測
本文編號:2968833
【文章來源】: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8,35(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客家與福佬的發(fā)展
(一) 畬民漢化為客家
(二) 北方流民南遷, 入籍贛閩粵邊地曠人稀處成為客家
(三) 淮軍安置
(四) 福佬的發(fā)展
二、畬族分布區(qū)域的變化與人口數(shù)的推測
(一) 元代畬族的分布地域
1. 泉州《宋季三朝政要附錄》:
2. 恩州《元史》卷132《哈剌□傳》:
3. 循州《元史》卷28“本紀·英宗二”:
4. 惠州《元史》卷39《本紀·順帝二》:
5. 廣州、建昌、南豐州《元史》卷16“本紀·世祖十三”:
6. 吉州、瑞州、撫州、龍興、南安、韶州、南雄諸郡《元史》卷15“本紀·世祖十二”:
7. 連州《天下郡國利病書》引《連州志》云:
8. 邵武、建昌《元史》卷10“世祖本紀七”:
9. 建寧路《元史》卷12“本紀·世祖九”:
1 0. 處州、溫州、婺州《元史》卷16“本紀·世祖十三”:
1 1. 衢州、信州《元史》卷29《百家奴傳》:
1 2. 袁州《元史》卷151《高鬧兒傳》:
三、畬族人口數(shù)的推測
本文編號:2968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9688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