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學人類學本土化、國際化的困境與方向
【文章目錄】:
一、中國民族學人類學本土化主張的解讀與反思
二、中國民族學人類學國際化策略的困境
三、文化交流:中國民族學人類學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途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史迪芬·王斯福,侯井榕;中國人類學:自我批評,起而迎接挑戰(zhàn)[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 彭軻;本土化:中國人類學追求新的關聯(lián)與平等的策略[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璐;;潛在的“人類” 顯在的“民族”——中國人類學的民族情結[J];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2 李德瑞;;鄉(xiāng)村問題如何“驚擾”了中國社會科學——以社會學、人類學與鄉(xiāng)村問題之間互動關系為例的分析[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3 陳興貴;;全球化與地方化語境下的中國人類學本土化[J];賀州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藍林友;義序與中國宗族研究范式[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5 周星;殖民主義與日本民族學[J];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哈正利;劉占勇;;中國民族學人類學本土化、國際化的困境與方向[J];民族學刊;2019年03期
2 楊圣敏;;新中國民族學之路——從研究部起始的60年[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3 宋蜀華;中國民族學的回顧與前瞻[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4 張海洋,陳長平,王慶仁,潘蛟,包智明,潘守永,賈仲益;面向21世紀的中國民族學筆談[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5 王建民;面向21世紀的中國民族學筆談(續(xù)) 民族學學術規(guī)范和本土化[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6 岳小艾;;淺析中國民族學理論的更新發(fā)展及其意義[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4年01期
7 趙荔;;海外中國民族學發(fā)展述評[J];國外社會科學;2011年02期
8 劉吉昌;劉勇;;滄桑百年中國民族學學者情感嬗變初探[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何星亮;;中國民族學與人類學30年的回顧與展望[J];民族研究;2008年06期
10 龍運榮;;湖南人與中國民族學理論的早期發(fā)展[J];民族論壇;200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菊;從“他者敘述”到“自我建構”[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耿雯;凌純聲與現(xiàn)代中國民族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2 魏志娟;“化洋入土”:基督教的本土化與包容性政治[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徐桂珍;我國公共行政學本土化的路徑選擇[D];中南大學;2012年
4 馬波;西南地區(qū)伊斯蘭教的本土化現(xiàn)象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83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88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