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漢籍文獻所見蒙古族游藝競技民俗
發(fā)布時間:2020-09-24 18:02
本文旨在通過挖掘、整理關于蒙古族游藝競技民俗漢籍文獻的記載,進而與蒙古文文獻記載進行比較,并加以歸納,描述它的發(fā)展軌跡,為蒙古族傳統(tǒng)游藝競技民俗研究提供文獻依據(jù)。蒙古族是世界上歷史悠久,具有輝煌文化的民族,蒙古族游藝競技民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坝嗡嚒焙汀案偧肌笔敲袼咨钪械囊粋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的游藝民俗起源于狩獵、游牧的生產(chǎn)勞動,與祭祀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論文正文由兩章構成:第一章是漢籍文獻所見競技活動,主要以競技性這個特征將其重分為四個小節(jié)。第一節(jié)男兒三項競技,探究最早在漢籍文獻中的記載,并描述了它的發(fā)展軌跡。第二節(jié)蹴鞠,從蹴鞠的起源著手論及從古代到元代蹴鞠逐漸演變?yōu)閵蕵沸曰顒?并給蒙古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帶來了新拓展的發(fā)展進程。第三節(jié)擊髀石,擊髀石在元代很盛行,但是并非元代蒙古人所創(chuàng)始,擊髀石還有很多不同的叫法以及不同的彈法,最主要的是擊髀石,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民間游戲。第四節(jié)放走,放走也叫“貴由赤”,是元朝軍中開始廣泛起來的,現(xiàn)代所謂的“競走”運動。第二章是漢籍文獻中的民間娛樂活動,分為蒙古棋、蒙古歌曲、蒙古舞蹈三個節(jié)。蒙古棋是一種蒙古族民間的傳統(tǒng)體育游戲。對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的不同看法。蒙古族向來有“音樂舞蹈民族”的雅稱,從最早的記載《蒙韃備錄》到元代宮廷中出現(xiàn)草原長調(diào)胸腔發(fā)聲的表現(xiàn),到了明代廣泛的用樂器伴奏來歌舞,到清代說唱形式,以及樂器的獨特,而變得蒙古族獨有的民族音樂風格。蒙古舞蹈與宗教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蒙古秘史》中出現(xiàn)的“繞樹而舞”和佛教進入蒙古地區(qū)之后形成的“跳布叱”,始終與蒙古族的宗教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學位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K892.3
【學位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K89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振鶴;;和刻本漢籍與準漢籍的文化史意義[J];中國典籍與文化;2012年01期
2 朱影;唐代時日本對中國漢籍的攝取[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3年05期
3 鞏本棟;;關于漢籍東傳的研究[J];學習與探索;2006年02期
4 河野貴美子;葛繼勇;;《弘決外典鈔》所引漢籍考——具平親王的學問及周邊的漢籍[J];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05期
5 彭向前;;夏譯漢籍?眱r值舉隅[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啟后;;中日學者漢籍宏觀研究的又一碩果[J];日本研究;1993年03期
7 郁默;臺灣中央研究院漢籍全文資料庫[J];中國典籍與文化;1998年03期
8 余義林;;漢籍之路[J];中國作家;2014年02期
9 呂小蓬;;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nèi)學術界的越南漢籍研究[J];人文叢刊;2009年00期
10 劉棟;;海外漢籍,半島遺珍——評《o"籍西怞
本文編號:28260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8260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