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過程與群體記憶——伊犁回族百余年遷徙史的人類學調查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發(fā)展主題下的國家治理與民眾應對研究”(11CSH033)
【分類號】:C9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佐口透,章瑩;1760—1860年新疆回民簡況[J];回族研究;1992年02期
2 許伊娜;新疆撒拉族的歷史與現(xiàn)狀[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3 楊德亮;;東鄉(xiāng)宗教與宗族的互動與裂變——記憶與話語中的哈木則[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向權;;晚清民國時期新疆漢族移民及宗教信仰地理分布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2 王伯超;;基于土地調查成果數據的吐魯番地區(qū)土地利用/變化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年15期
3 賀萍;;新中國60年新疆民族工作的偉大實踐[J];實事求是;2009年05期
4 余志勇;清代回族農牧業(yè)經濟概論[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5 楊文炯;跨國民族的族群認同——“東干”與回族:族源、族稱與族群認同的人類學討論[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6 蓋金偉;;近二十年新疆回族史若干問題研究述評[J];西域研究;2007年02期
7 楊文炯;張嶸;;跨國境遇下民族認同的討論——以“東干”和回族為個案[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路偉東;清代陜甘人口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阿達來提;中國烏孜別克族語言使用現(xiàn)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3 賈毅;臨夏回族自治州民族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劉向權;晚清至民國時期新疆漢族移民民間信仰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2 彭森鵬;民國時期新疆災害與荒政研究(1912-1949)[D];新疆大學;2010年
3 高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通婚圈變遷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4 王二建;新形勢下對口支援新疆的實踐研究[D];新疆大學;2012年
5 張京丹;柯爾克孜族史學初探[D];蘭州大學;2013年
6 海媛;新疆伊寧縣撒拉族語言使用現(xiàn)狀調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7 張琪琳;對口支援喀什地區(qū)實踐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3年
8 張愛春;新疆塔吉克族宗教現(xiàn)狀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廖楊;東鄉(xiāng)族宗法文化論[J];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2 馬有錄;“范格勒”簡述[J];回族研究;1996年02期
3 馬成俊;撒拉族文化對突厥及薩滿文化的傳承[J];青海社會科學;1995年02期
4 馬兆熙;東鄉(xiāng)哈木則宗族形成與發(fā)展的考察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5 張承志;祝福北莊[J];天涯;2001年03期
6 賴洪波;伊犁歷代移民開發(fā)與世居民族的形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文友;;歷史過程視角下的政府作用[J];社會主義研究;2006年03期
2 田孟清 ,盧輝 ,黃嵐;民族融合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與申三等同志商榷[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4期
3 孫懿;;中國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歷史過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年01期
4 孫春日;沈英淑;;論我國朝鮮族加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歷史過程[J];東疆學刊;2006年04期
5 張春照;;中國信訪制度的歷史及現(xiàn)狀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1期
6 陳光福;;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歷史過程[J];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學報;1991年Z1期
7 朱曉明;;從歷史過程中認識分裂與反分裂斗爭的規(guī)律[J];中國藏學;2010年02期
8 ;廣角鏡[J];中國民族;1990年07期
9 施九青,王蘭垣;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歷史過程(上)[J];理論與現(xiàn)代化;1994年10期
10 劉惠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保障思想形成的歷史過程[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喬耀章;;略論政府和諧[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2 喬耀章;;略論政府和諧[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田敏;;略論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民族問題和民族關系[A];第七次全國民族理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汪向東;;解放思想提高行政效率[A];陜西省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曾玲;;新加坡福德祠綠野亭文獻的學術價值與出版狀況[A];《譜牒研究與華僑華人》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金柄珉;;試論跨國民族的多重認同——以對中國朝鮮族認同研究為中心[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族群交往與宗教共處”社會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李萍;;多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與共處歷程——以云南省怒江州丙中洛為個案[A];宗教與民族(第六輯)[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成都傳媒集團深度報道課題組;永留天地的銘記[N];成都日報;2010年
2 郭延成;和諧社會中的宗教及其走勢[N];中國民族報;2007年
3 張義軍;在歷史遺存中探尋羌族的起源和文化[N];中國民族報;2008年
4 哈地軒;加強黨對宗教工作的領導[N];哈密報(漢);2008年
5 記者 黃鈺珍 韓倩 實習生 農開梅;推動我市和諧文化建設[N];北海日報;2008年
6 中共常德市委黨校校委 萬傳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行為方式[N];常德日報;2005年
7 張子泉(作者單位:保定市人民防空辦公室);用科學發(fā)展觀評價政績[N];保定日報;2006年
8 涼山州民宗委 白云;民族工作的基本經驗[N];涼山日報(漢);2006年
9 省信訪局 吳行;強化做好信訪工作的新理念[N];安徽日報;2007年
10 市民委;保障民族平等權利 促進民族和諧發(fā)展[N];沈陽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生;當代中國生態(tài)移民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楊華鋒;論環(huán)境協(xié)同治理[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杜娟;西部地區(qū)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4 李占樂;現(xiàn)代城市社會福利事業(yè)的興起、變遷與模式轉換[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5 康宗基;我國民間組織的發(fā)展及其與政府的互動關系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6 陳晶;甘肅藏區(qū)民族鄉(xiāng)村社會階層分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陳太輝;腐敗的成因與遏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何康平;中國提高行政效率的實踐與理論研究的歷程[D];湖南大學;2005年
3 馮笑;論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其歷史思考[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金良;全球化時代我國民族主義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D];山西大學;2006年
5 羅芳;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6 郭文慧;改革開放以來新疆游牧民族定居問題研究[D];新疆大學;2010年
7 王坤姣;中國推行省直管縣體制改革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蔣佳寧;對牛街回族社區(qū)的人類學回訪[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冉騰;阿克塞縣牧民定居后生活方式變遷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5527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552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