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的民族志調查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ussian anthropologist Shi Luguo discusses his basic ideas for the ethnographic study of China. It includes the division of regional units, the making of ethnic map, the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and ethnographic documents, the establishment of ethnographic organization,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Shi also had a dialogue with the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Fei Xiaotong and GE Xuepu at that time and offered constructive criticism.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分類號】:C95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艷芳;;從文化角度透視美國多科幻劇而中國多古裝劇的深層原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2 朱萍;;辜鴻銘英譯《中庸》的策略[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3 楊純麗;祝嫦鶴;;從傳統(tǒng)節(jié)日看中英文化的差異[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葉海波;;略論憲政的文化研究[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1期
5 倪蓓鋒;;論譯者個性的介入[J];大連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6 張河川;辜鴻銘的英語特色[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2年05期
7 林凡;;中西面子觀會通初探[J];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12期
8 楊朝軍;;話語分析觀照下的典籍外譯批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9 吳紅梅;吳雄鷹;管瑩;;論高校英語專業(yè)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培育[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年05期
10 李志勝;;論馬克思法哲學的形上關懷與中國法治倫理[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09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劉國輝;英漢請求策略理論與實證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2 馮青來;文化與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陳愛釵;近現(xiàn)代閩籍翻譯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黃中習;典籍英譯標準的整體論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5 王勇;《論語》英譯的轉喻視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6 卞浩宇;晚清來華西方人漢語學習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唐慧麗;“優(yōu)雅的文明”:辜鴻銘的人文理想新論[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溫靜;十六大以來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660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26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