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論文 >

編輯視野下的李安宅研究:學術研究綜述的范式轉(zhuǎn)型

發(fā)布時間:2018-10-05 17:48
【摘要】:文章通過"篇名檢索"、"主題檢索"及"全文檢索"3種方式在中國知網(wǎng)上檢索"李安宅",并結合其他來源的相關論著,對當前學界李安宅研究作初步評估。這3種檢索結果直觀反映了李安宅研究"核心區(qū)"、"關聯(lián)區(qū)"及"邊緣區(qū)"的情況?傮w上看,1990年前后李安宅、于式玉夫婦遺著的出版,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2006年起,國內(nèi)李安宅研究的興起,汪洪亮、陳波等學者作用較大。文章結合林則徐等較為成熟的人物研究及任乃強等剛興起的人物研究,對李安宅研究的現(xiàn)狀及今后的可能進路進行分析。文章認為,撰寫具有人類學味道以及思想史、學術史意味的研究述評,改變當前學術綜述"述"多"評"少、過度依賴發(fā)表的文獻成果進行評述的狀況,是學界今后應該努力的一個目標。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on Li Anzhai through three ways of "title retrieval", "subject search" and "full text retrieval". These three retrieval results intuitively reflect the "core area", "related area" and "marginal area" of Li Anzhai's research. On the whole, the publication of Li Anzhai and Yu Shiyu's posthumous works around 1990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laying the foundation; since 2006, the rise of the study of Li Anzhai in China, Wang Hongliang, Chen Bo and other scholar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 Anzhai's research and its possible way in the future, combining with the more mature characters research such as Lin Zexu and the newly rising character study such as Ren Naiqiang. The article holds that writ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with anthropological flavor, ideological history and academic history will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ademic review with "more" reviews and less comments, and relying too much on published literature to comment. It is a goal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s should strive for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
【分類號】:C912.4;G35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汪洪亮;;藏學界的“天涯同命鳥”——于式玉與李安宅的人生與學術[J];民族學刊;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云飛;;歷史學含義的五個維度[J];北方論叢;2010年05期

2 胡亞軍;;《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的問題結構[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3 楊春密;;論史學工作者的語言文字修養(yǎng)[J];黨史博采(理論);2010年04期

4 王強;;如何優(yōu)化整合歷史與社會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06期

5 沈軍海;;論德羅伊森的“歷史”概念[J];傳承;2008年24期

6 史寧中;韓秋紅;;學科交融與方法創(chuàng)新[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7 何衛(wèi)平;;歷史意識與解釋學循環(huán)[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年02期

8 劉華初;;再析歷史中的偶然與必然[J];廣東社會科學;2014年03期

9 胡雯;;對“說明”與“理解”關系的再思考[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年06期

10 徐浩;;論德國古典歷史主義及其演變[J];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泱育;;新聞事件“原因分析”的歷史檢視[A];中國傳媒大學第四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利;律簡身份法考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葉一舵;臺灣學校輔導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卓立;歷史相對主義的脈絡[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吾斯曼江·亞庫甫;16至19世紀維吾爾族史學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焱;歷史的痕跡[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6 劉雄偉;歷史的客觀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亓光;政治詮釋學視域中的公正[D];吉林大學;2012年

8 楊萌芽;清末民初宋詩派文人群體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周保彬;海因里!の譅柗蛄炙囆g風格理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永;還原·想象·闡釋[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闡釋”與“史料”[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春亮;春宮畫厭勝的社會心態(tài)探析[D];山東大學;2011年

3 唐曉飛;延安魯藝歌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7年

4 張小忠;20世紀西方歷史相對主義論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孫士艷;伊格爾斯的德國歷史主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范麗;權力與文學經(jīng)典[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周文堯;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人文尺度探究[D];天津大學;2007年

8 袁立峰;詹京斯的后現(xiàn)代史學理論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袁文彬;狄爾泰的體驗概念與詮釋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羅斌;痛苦的煉金術——論技術在實踐中的可能性[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紹明;;評李安宅遺著《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J];中國藏學;1990年01期

2 李紹明;;《于式玉藏區(qū)考察文集》評介[J];中國藏學;1991年04期

3 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憶李安宅、于式玉教授[J];中國藏學;2001年04期

4 李紹明;關于完善中國民族學學科體系問題[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5 高云昌;;簡論于式玉與藏區(qū)邊疆教育——以1937-1942年為考察中心[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6期

6 汪洪亮;;變動時局中的中國基督教會——基于中華基督教會邊疆服務運動的歷史考察[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9年11期

7 汪洪亮;;建設科學理論與尋求“活的人生”——李安宅的人生軌跡與學術歷程[J];民族學刊;2010年01期

8 鄧銳齡;介紹李安宅著《拉卜楞寺》[J];民族研究;1983年03期

9 李紹明;從中國彝族的認同談族體理論——與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J];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10 汪洪亮;;中國邊疆研究的近代轉(zhuǎn)型:20世紀30-40年代邊政學的興起[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洪亮;;藏學界的“天涯同命鳥”——于式玉與李安宅的人生與學術[J];民族學刊;2011年03期

2 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憶李安宅、于式玉夫婦[J];黨史博覽;2012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孔令春 彭秀良;李安宅與“邊疆社會工作”[N];團結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趙志研;李安宅:現(xiàn)代中國藏學研究的開拓者[N];中國民族報;2008年

3 汪洪亮;在建設科學中尋求“活的人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溫凱 米瑪 涂顯鋒;一代代英才從這里走出[N];西藏日報;2010年

,

本文編號:225429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25429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088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